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实现产业化应用,“成都造”科技成果攻克世界难题
近8700万吨钛资源被盘活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随着试车启动键按下,超微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创新示范工程生产线正式投运。9月14日,超微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创新示范工程试车启动仪式在攀枝花举行。
超细粒级矿物回收,一直是选矿领域的世界级难题。据介绍,岩矿型钛铁矿工业回收一般是在钒钛磁铁矿选铁之后,从选铁尾矿再进行钛资源回收。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现有强磁+浮选工艺限制,对超细粒级钛铁矿回收较差,造成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切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国家钛资源安全,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十三五”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联合龙佰四川矿冶公司成功研发“精细分级-梯级磁选预富集技术、选择性磁团聚-剪切絮凝浮选技术、高紊流矿化-低紊流浮选与微泡强化浮选新工艺”三项关键技术,攻克超微细粒钛铁矿选矿高效回收的行业世界性难题。
记者了解到,率先实现的超微细粒钛铁矿选矿工业回收应用,大幅提高我国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攀西钒钛磁铁矿中TiO2回收率可在现有基础上实现11%的增幅,钛回收率由现在的29%提升至40%左右,大幅提高了我国钒钛磁铁矿中钛资源的利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该成果还首次突破了氧化矿浮选的粒度下限,钛铁矿浮选的粒度下限由原先的38μm降低至19μm甚至10μm,科学定义了超微细粒钛铁矿的概念,构建了超微细粒钛铁矿高效回收成套技术理论体系,促进了学科发展。
此外,该研究成果成功实现了科技增储,盘活了钛资源近8700万吨,降低钛精矿对外依存度10%以上,对实现科技增储上产、有效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我国战略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项成果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2022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技术成果被专家、院士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
“在该研究成果中实现的尾矿中钛资源高效回收,显著减少了尾矿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助力了国家‘双碳’目标,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样一来,又一个“成都造”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应用。“超微细粒级钛铁矿强化回收创新示范工程生产线此次在攀枝花龙佰四川矿冶有限公司正式投运,标志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的该研究成果正式实现产业化应用。”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