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正安吉他 奏响产业集聚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0 06:00: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莉君 牟绍莉 通讯员 王谆胤

视点

“国内每生产5把吉他,就有1把来自这里;全世界每生产7把吉他,就有1把出自这里。”说到吉他,正安人底气十足。

从业人员超1.5万人;年产吉他200余万把;年综合产值29.15亿元;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安因此被称为“中国吉他制造之乡”。

一把吉他,何以风行海内外?近日,记者走进正安,探寻其中的奥秘。

从无到有

134家企业集聚成势

从贵阳乘车去往正安,还未下高速进入城区,高速旁的山顶上一把吉他造型的地标映入眼帘,诠释着吉他产业与这座黔北小城的不解之缘。

1987年,正安县组织“300娘子军”南下广东进厂务工,浩浩荡荡的“民工潮”拉开序幕,前后有6万余人从事吉他行业。2013年,正安县探索从“劳务输出”转为“雁归兴业”的新路,制定系列优惠政策“引才回流”,将吉他产业引回正安。

步入正安县吉他文化产业园,54个吉他自主品牌整齐排列在展示墙上,这里聚集了134家吉他生产企业。

在塞维尼亚乐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3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产品将销往法国、土耳其、英国等海外市场。该公司总经理魏友兵介绍,去年自主品牌产值2000万元,今年争取做到3000万元。

2014年,魏友兵带着自创品牌Sevinia入驻园区,是最早落地正安的吉他生产企业之一。为何落地正安?魏友兵说看中了政府的发展策略和吉他制造人才基础。

“政府来广东招商,他们目标很明确,只招吉他及相关配套生产企业,这让我看到吉他产业在正安发展的前景。当时入职的吉他厂,我管理的部门很多都是正安人,发展吉他产业有人才基础。”魏友兵介绍,公司160多名员工中正安本地人占99%。

“在这里不仅有厂房,还享受落地前三年免租、后两年租金减半的优惠,而且吉他产业链很成熟,产业集群性好,我需要买旋钮,一个电话,5分钟就能送货上门。”美华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蓉介绍,2016年公司落地正安后,不仅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更高。

从2013年开始发展吉他产业,5.33平方公里的正安吉他产业园目前已囊括了吉他研发、生产、配套、物流、销售等全产业链相关企业。

传承创新

自主品牌闯入大市场

产业集聚成势,产品质量及市场贴合度也在不断提高。

“琴身没有背板和侧板,却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连接上蓝牙就能通过耳机倾听避免打扰其他人;整个吉他制造采用竹子而不是常规木头。”在娜塔莎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公司行政部负责人韦林飞给记者演示去年5月研发的全竹智能静音吉他,“木头原料主要靠进口,成本高,现在改用竹子,以后就可以在赤水两岸的竹林取材。”

作为一家完全自主的中国吉他品牌,娜塔莎注重传承创新,在生产传统木质吉他的同时,还根据市场不断创新,从2016年落地正安,每年都会推出一到两款新产品。

“我们根据用户反馈,分析市场,将新技术运用进去,生产出更加适合现代群体多样化需求的产品。”韦林飞说,产品的不断创新给了企业扩大市场的底气,该公司拥有300多家代理商,2023年的出口量从2022年的10万把增长到180万把。

一手研发新品,一手瞄准市场,正安吉他玩出新花样,闯出大市场。靠着研发创新,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内的企业已研发并注册60个吉他自主品牌,拥有专利288项。

“这是一个壶口,我新设计的,符合人体工学,这样弹奏者手部会很舒服,这个口大小合适,也不影响音质。”在大师工作楼,49岁的制琴大师张维义正在制作一把新的民谣吉他。

为了让演奏者更好演奏出小众曲目的音准,张维义将吉他上的品丝制作成曲线,且20条品丝弯曲度都不一样,这对制作者的技术要求颇高。

“每把吉他都是有灵魂的,是和弹奏者高度契合的。”作为正安县的12位“吉他大师”之一,张维义对吉他制作有很高的标准。凭借着高标准严要求,张维义团队的手艺深受市场青睐,吉他订单已排至7月。

带热文旅

全域产业融合发展

驱车行驶在正安县城务本路上,半山腰上伫立的“音乐让生活更美好”几个五彩大字极为醒目。

在4月4日正安县和溪镇首届桐花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幕现场,3000多亩桐油花洁白似雪,引来大量游客。为丰富活动内容,主办方将吉他演奏融入其中,给游客带去立体的观花体验。

吉他制造业的发展,让正安成为全球规模最大、集聚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全的吉他生产基地和占领吉他产销市场份额最多的地区,也进一步撬动全县文旅产业发展。

在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景区,在吉他文化风情街,吉他销售体验馆、吉他文化餐厅、吉他音乐酒吧等排布在街道两旁。

沿着风情街6把吉他造型的摆件延伸,悦耳的吉他声从正安县吉他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传出。该中心负责人田飞和团队正进行曲目排练。作为一个吉他演奏指导培训、正安吉他文化推广为一体的专门机构,该中心自去年3月组建以来,直接培训近400人,覆盖全县各个领域。

正安吉他旅行社销售员郑继芬介绍,碰上节假日或者县里组织活动,一天能卖100多把吉他,客流量有近千人。

以吉他工业、吉他文化、吉他旅游“三位一体”集群发展、融合发展为总思路,正安正全力建设世界著名吉他产业集聚地,让吉他文化融入正安方方面面,打造独具魅力的“吉他之都·音乐之城”。

2022年,正安吉他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在2023年被文旅部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数据显示,在吉他产业的带动下,2023年,正安县全年新增涉旅市场主体33家、上规入统涉旅企业2家,接待游客增长12.55%,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8.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工行正安支行:金融助力吉他奏响“协奏曲”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正安吉他文化广场。工行遵义分行供图走进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贵州正安娜塔莎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厂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冬日的早晨,工人们已经开始热闹地忙碌起
2023-01-16 17:53:00
...底,17辆装载100台CNC加工辅助设备的大货车有序驶入贵州正安经济开发区内的正霸铝产业园。自此,遵义市正安县卫浴全产业链发展开启新篇章。10月中旬,正安30余家企业奔赴上海
2024-11-15 06:21:00
...天眼新闻记者 覃淋澳门,国内中西文化的重要交汇地;正安,芙蓉江边的一座黔北小城,被誉为“中国吉他之都”;横琴,地处广东珠海南端,与澳门一水一桥之隔,具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三
2024-06-17 06:04:00
...……3月19日,不少热爱吉他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在遵义市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里尽情徜徉。湖南小伙杨新宇平时喜爱弹吉他,早已听闻这里的名气,趁休假时间,从长沙自驾而来,“正安是很多
2024-03-23 06:04:00
建设银行助力谱写“爱乐之城”金融文化乐章
...透亮,低频浑厚,欢迎大家试用。”建设银行贵州省遵义正安支行的营业大厅里,大堂经理兴致勃勃地为客户讲解吉他知识,客户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场景发生在正安并不稀奇。这里虽深藏于贵
2024-06-03 16:08:00
遵义正安:金融“金手指”振兴吉他产业链
...琴弦时,或许未曾想到,全球每7把吉他就有1把来自贵州正安这座黔北小城。漫步正安街头,吉他造型的路灯、音符跃动的雕塑,无不诉说着吉他对于正安的重要意义。这里曾经是贵州省16个深
2025-03-20 15:01:00
吉他“深扎根” 能矿“冒新芽”|“开发区迈向增长极”系列报道之贵州正安经开区篇
...天眼新闻今天推出“开发区迈向增长极”系列报道之贵州正安经开区篇,敬请关注。在贵州正安经开区,各企业生产发展繁忙且有序,满载吉他及生产配套产品的车辆进进出出;在专注铝合金卫浴细
2024-12-10 00:22:00
杨媛媛如何回答乡村振兴这一时代命题?正安,这座偏居西南一隅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描绘“产业兴村、文化兴村
2024-01-01 06:31:00
盛夏,夜幕降临,正安这座小城便热闹了起来。“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在正安县吉他文化广场,一场“周末Music”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拉开序幕,市民跟着音乐律动,周末狂欢夜热辣
2024-08-09 06:1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