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邦:从名门子弟到乱世英雄的养成之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6 20:27: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帝王,他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然而,令人不禁好奇的是,刘邦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气派和性格究竟是如何养成的呢?

我们知道,刘邦贺万钱赴吕公酒宴的轻松豁达,戏弄客人的幽默风趣,似乎透露出他特有的气质和个性。究竟是他在乱世中历经沧桑,还是他在平凡岁月中磨练出的一种豁达与幽默?这种气派和性格的养成,是源自刘邦个人的天赋才情,还是来自他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刘邦:从名门子弟到乱世英雄的养成之路

一、刘邦的家世使然,不将权力金钱看在眼里

刘邦是沛县人士,他的高祖父刘清曾是魏国大夫,后来刘氏一族迁居到沛县丰邑地方。所以严格意义上,刘邦是有着名门望族背景的。

刘邦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刘交,这证明刘邦的父亲有钱有势,能续娶续纳妾。刘交年轻时就在著名学者门下学习《诗经》,可见刘家在刘邦的父辈那儿,家境尚好,还重视读书教育。

所以刘邦本身就不是普通农民百姓,他有着士族子弟的娇生惯养。这也让他不像常人那样看重权力和金钱,更看重人情世故和建立人脉。正因如此,刘邦才能莽莽撞撞闯进县官的宴会现场,看似目中无人。

刘邦:从名门子弟到乱世英雄的养成之路

其实,刘邦之所以大摇大摆闯进吕公宴会现场,主要也是看在县令的面子上。县令府中设宴,各路官员汇聚,刘邦哪里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更何况,他和县令也熟稔已久,所以刘邦才会如此光明正大前来凑热闹。

不过,刘邦当然不是单纯为了蹭饭才来的。对他而言,人脉关系远比美食温饱更为重要。刘邦深谙要想在乱世求生存,最好的法门就是广结善缘。他坚信,县中各色人等今日能聚在一起欢饮,就是结缘的大好良机。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来往往之间,说不定便能结识知音、获得提拔、开创前程呢?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刘邦的心目中,权力和金钱远不如人脉关系来得珍贵。这一点,和寻常人大不相同,却也奠定了他后来能在乱世闯出一番事业的重要基础。

刘邦:从名门子弟到乱世英雄的养成之路

二、刘邦仗义疏财,深得乡亲们的拥戴

虽然有官宦世家的背景,但到刘邦这一辈,家道已经中落了。刘邦考中秦朝科举,当上了泗水亭长,边管理本地军政,边和乡亲们打成一片。

刘邦为人很仗义,每次碰上县里有官司的事,他都会帮乡邻说话,有时甚至磕头请命。这让很多老百姓都对他又敬又怕。

比如县中有官吏欺压百姓,刘邦便会挺身而出,词数要求,为小民讨个公道。一些白丁小民碰到官兵欺负,也会跑到刘邦这里告状。刘邦自有一套处理方法,使他们能免受刑罚,这在本地也称为“刘相救”。

刘邦:从名门子弟到乱世英雄的养成之路

这些举动无疑让他在本地小民百姓心目中极具正义感,被视为兄弟们的大哥人物。刘邦也很疏财,自己银子不多,但只要有酒在,他就会叫上一帮兄弟痛饮。倘若钱不够,他也会赊账。为此,县城的酒楼每次刘邦来买酒,总是卖出好几倍的数量。刘邦自有一帮死党小弟,人人崇拜仰慕他,只要他一声令下,立刻就能聚集十几二十人饮酒作乐。

由此可见,刘邦在本地的口碑之好,实在是有目共睹。在本地乡邻百姓心目中,刘邦就是那个威风凛凛、说一不二的“大哥”人物。这也让刘邦在县城里可以任性妄为。

刘邦:从名门子弟到乱世英雄的养成之路

三、刘邦担任亭长,手握军政大权,令官吏们也要敬他三分

在秦末乱世之时,刘邦通过考试担任了沛县的泗水亭长,这是个管辖百余家的小行政单位。别小看了,泗水亭长也称小官,是乡里最基层的政府官员。他手下有军士,可以调动兵力,手握着军政大权,在本地的地位相当崇高,比一般百姓高出好几等。

由于能调动武力,刘邦被视为地方上的枭雄。平日里连县城里的各路官吏都要敬他三分薄面,生怕惹上这个不好惹的角色。

比如在酒肆买醉之后,刘邦率领几名兵卒在县街上打扰治安,县令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让刘邦得寸进尺,更加我行我素起来。

刘邦:从名门子弟到乱世英雄的养成之路

再如,原本吕公宴请的县官们,也多是刘邦的熟人,甚至还受过他的戏弄。这次刘邦大摇大摆杀到宴会上,也不过是一如既往罢了。

那些县官当然气愤,但也无可奈何。谁让刘邦手底下那些兵痞们甚至还与山贼匪类有勾结?这要真动怒了刘邦,只怕整个县城都要乱套。况且刘邦背景不小,父兄官宦,也不是等闲之辈,总不能公然得罪。

所以这些县官只好咽下气来,由头面人物萧何帮刘邦圆场,打圆场说他口快但成事不足,这才没把气氛弄僵。

刘邦:从名门子弟到乱世英雄的养成之路

四、简朴淳朴成就英雄本色,刘邦气度不凡

刘邦之所以气度不凡,成就其后大业,很大程度上源自他简朴淳朴的性格。比如,刘邦曾带着一帮朋友去家里蹭饭吃,被嫂子刮锅底赶走,刘邦就一直记恨那个嫂子。后来刘邦称帝,特地不封那个外甥任何官职,可见刘邦性情中人。

再如,刘邦喜好痛饮,在酒肆往往酣畅淋漓饮尽数倍的酒水,可谓今朝有酒今朝醉。百姓们也因此打趣他是酒桶,而他自己也以此为荣。从不避讳这类玩笑话,可见他性格直爽,颇有侠客气概。

刘邦:从名门子弟到乱世英雄的养成之路

甚至在吕公宴会上,刘邦还敢戏弄县官,占据主位,这些举动中透出的都是他率性爽朗、正气凛然的性格。或许正因他不计较身份地位,常在老百姓中生活打滚,所以性格上保持着淳朴本色。

这种率真性情,也正是刘邦日后能深得民心,取得军心的重要因素。大到军中的将士,小到本地的百姓老少,无不被他这份鲜明个性所感染,甘愿追随。

或许正因刘邦长期生活在乡村老百姓中间,深入民间疾苦,所以性格上保持着淳朴本色,这才成就他后来的英雄气概和骁勇善战的本领。这份本色,也正是刘邦最宝贵的政治资本,让他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成大业的重要因素。

刘邦:从名门子弟到乱世英雄的养成之路

结语

最后,我们不得不感叹,刘邦这样的奇才,千百年来可遇不可求。当年他在小小的县城宴会上大放异彩的气派,也就不足为奇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个时代也都会涌现出英雄人物。但想来想去,像刘邦这样既有才干又富个性,将来必成大器的人,也实在少之又少。

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人时,切不可停留在表面的成败得失,而要洞察其性格与本色。只有内外兼修、本色不忘的人,才能在乱世中真正发光发亮、称王称霸。这是千古不变的历史真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叔孙通:从乱世漂泊到辅佐汉室,实现自我价值的非凡历程
...主导地位的人。此时,出身名门的儒生通叔孙走上了漂泊之路。他本可以定居家乡,过上悠闲的读书生活,命运却把他推入了乱世的汪洋大海。面对前所未有的动荡,他将何去何从?应该坚持自己的
2024-04-23 07:03:00
叔孙通是如何在乱世中存活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
...,他将何去何从?是坚守理想抑或随波逐流?第一章投靠刘邦叔孙通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对礼法颇有研究。可谁曾想,在他二十岁那年,秦始皇一统天下,连他的家乡鲁国也被并吞。为了生存
2024-04-18 16:26:00
项羽败给刘邦后,为何宁死也不肯过乌江?
...鸿门宴上,错失良机然而,就在项羽即将问鼎天下之际,刘邦却悄然崛起,成为了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中,攻占咸阳,迫使秦王子婴投降。项羽闻讯大怒,欲发兵攻打刘
2024-08-21 11:18:00
秦末乱世:陈胜、项梁与刘邦的起义之路
秦朝末年,关东豪强纷纷起兵,反秦的烈火燃遍六国大地,在诸多势力中,影响力最大的一共有三支:一个是定都陈县的陈胜吴广,一个是江东的项氏家族,还有一个就是沛县刘邦。秦末农民起义陈胜第
2024-03-01 05:33:00
魏晋南北朝的乱世英雄:宇文护的传奇人生
...是其中的一个。宇文家族一直都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而宇文护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宇文护是北周的著名皇帝宇文泰的侄子,虽然出生于名门,但是宇文护并不是和其他的贵族子弟一
2023-09-24 14:59:00
乱世里的忠诚,有什么底层逻辑
...雄凭什么去逐鹿?当然是凭能力。而能力却有不同,正如刘邦点评三杰所言:韩信有“战必胜,攻必取”之能,萧何有“镇抚国家”之能,张良有“运筹帷幄”之能。虽然能力有不同,但要逐鹿天下
2024-04-25 22:29:00
这四人离一统天下近在咫尺,却偏偏走错了最后一步
...后,项羽部离心离德,已经彻底孤立,走上了败亡的不归之路。最终,在垓下的楚歌声中,穷途末路。爱姬自刎,自己所带八千江东子弟死伤殆尽,看着前来争功的汉将,项羽高呼着“此天之亡我,
2023-05-09 18:14:00
揭秘袁绍:东汉末年四朝元老,备受争议的乱世英雄
...发动了对董氏家族的讨伐之战,结果董氏被杀。二、崛起之路袁绍少年时期就已经展露出非凡的才能,曾师从于东汉太学的名士郭嘉,他还善于骑射,精通兵法,与曹操、张邈并称“三绝”。由于家
2024-03-09 13:04:00
历史上的六大军师你知道几个?榜首被称为兵家鼻祖
...人浮躁自大,主公可以趁着他轻敌之时,在陈友谅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等诱敌深入之后一网打尽。朱元璋深以为然,按照刘伯温指明的战术果然歼灭了陈友谅的先行军,更在随后的鄱阳湖一战中
2023-01-26 18: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