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山亭区彻底解决农村供水历史性难题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2-27 11:56: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

2月26日,记者从山亭区“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主题系列(乡村振兴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山亭区围绕“实施工业倍增 加快产业突破”目标任务,聚焦城乡融合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彻底解决农村供水历史性难题。

山亭区彻底解决农村供水历史性难题

据山亭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赵传甲介绍,2024年,山亭区将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作为本届区委、区政府“一号民生工程”,成立区委书记任指挥长的工程建设指挥部,顶格推进、全面发动,5690余名干群日夜奋战,利用近2年时间,建成了经得起历史检验、实践检验、人民检验的“民心工程”,提前1年完成省定目标任务。规模化供水覆盖率由2.49%提高到97%,水质达标率由87.5%提升至100%,供水时长由6小时提高到24小时,彻底解决建区以来农村群众愁盼的吃水难题,“大厂小站、高池细管”山丘区供水模式成为全省样板。

依托特色资源,山亭区打造出了百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现今,山亭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9万亩、产量14.8万吨。新改建绿色生态林果8000亩,新增设施农业2500亩,改扩建规模养殖场4家、“美丽鱼塘”35处。柔性引进高层次农业人才8名,先后建成大健康食品、豆制品等农业产业园区8处,豆制品孵化基地建成启用,城头镇连续三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总数达43家,农产品加工产业营收首次迈进“百亿大关”。

坚持品牌赋能,山亭区在2024年还持续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山亭火樱桃、山亭地瓜枣等4个农产品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新创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4个,总数达30个。华宝牧业创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获评全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县。“山亭火樱桃”完成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认证,品牌价值达11.88亿元,龙潭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生态农场。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共4处,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山亭区还注重融合联动,探索实施闲置小院“复活”工程,发展特色民宿、共富工坊600余套,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经验成为全国样板。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新培育网零额过千万元电商企业4家,网络零售额达10.5亿元、实现翻番,水泉镇创成省级数字乡村试点镇。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165个、占比6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万元,同比增长7.2%。

下一步,山亭区将进一步巩固完善“大厂小站、高池细管”山丘区农村供水模式,建设集取水、制水、输水、用水、节水为一体的全流程智慧水务平台,不断提高供水保障监管信息化水平。并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加快推进禾源、凯润果蔬产业园,桑村智能化循环肉鸡养殖、城头益佳得肉鸡养殖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畜禽废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省级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项目和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助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力争农产品加工业年营收增长10%以上、突破110亿元。通过持续培壮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为建设“不墨山亭、幸福小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7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枣庄市山亭区聚焦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鲁网2月27日讯(记者 杜伟 张宗帅)2月26日,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山亭区“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乡村振兴专场)。枣庄市山亭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赵
2025-02-27 11:48:00
有水喝 喝得起 喝好水
本文转自:枣庄日报有水喝 喝得起 喝好水——山亭区让群众切身感受主题教育实效本报记者 杨晓斐“以前吃水都是靠俺村里自己的小型水厂,水质浑浊不说,还分时段供水,用水很不方便。现在水
2024-01-25 07:18:00
山亭:从“源头”到“龙头”,全面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9月7日,记者从山亭区城乡水务局了解到,山亭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整体进度已完成80%,其中桑村镇、水泉镇已率先完成施工任务,其他镇(街)也进入集中攻坚期。为确保农村供水工程质量达标
2024-09-08 11:51:00
山亭区城乡水务局:城乡供水一体化解决“老大难”
枣庄市山亭区地形复杂,村庄分散,东西高差达370米,农村多为单村供水,规模小、水量低、时长短,水质安全难以保障,守着好水却出现“吃水之难”。截至2022年底,全区自来水普及率为9
2024-01-08 14:52:00
22万山亭群众用上安全水
... 孟令洋通讯员 孙海锋 报道本报枣庄讯 前不久,枣庄市山亭区润泽水厂投入使用。看着水龙头里哗啦啦流淌的自来水,桑村镇张宝庄村村民徐怀成欣喜不已:“现在用水真方便。以前光白天有
2024-04-26 09:48:00
山亭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履职亮屏、靶向监督”工作新闻发布会
记者 韩微 沈壮10月27日,山亭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张延鹏,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履职亮屏、靶向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张延鹏介绍,2022年以来,在山亭区委的坚强领
2023-10-28 14:52:00
...随枣庄润远农村供水有限公司的水管员徐瑞鑫,一同来到山亭区山城街道格上村,了解居民用户供水情况。在王大爷家中,徐瑞鑫轻车熟路地开始检查水管,他仔细查看水管接口处是否有渗水迹象,
2025-01-26 16:06:00
2023年,枣庄市在现代水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
...首单小型水库保险、全省首单水库综合保险“库安保”。山亭区科学谋划、全力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探索出“大厂小站、高池细管”山丘区城乡一体化供水“山亭模式”。责任编辑:杜伟
2024-04-08 15:47:00
2024山亭将实现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
记者韩微沈壮为增强公共服务厚度,记者从山亭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了解到,2024年山亭区将提高公办幼儿园覆盖面,优化调整幼儿教育集团,推动优质资源向镇街延伸,实现学前教育
2024-01-05 13:3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沧州海关在全省率先实行远程视频核查核查时间压缩50%以上河北日报讯(记者戴绍志)日前,石家庄海关在所属沧州海关进行试点
2025-10-07 08:29:00
为营造浓厚中秋节日氛围,山东省招远阜山镇在中秋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中秋故事阅读活动。活动以“品读中秋故事,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
2025-10-07 08:35:00
记者走基层丨新河县南马庄村:田间菌飘香 村民日子甜
10月6日中午,新河县南马庄村村民孙良合一家在吃团圆饭。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10月6日,中秋佳节。记者走进邢台市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
2025-10-07 08:36:00
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盛装归来 助力阿坝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文旅+生态”“文旅+文化”深度融合,9月29日,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焕新启幕。同时,主题为 “最孤独的咖啡屋
2025-10-07 08:36:00
城墙根下、石板路上、古树旁……老门东流动舞台带来独特“消费引力”别开“声”面 街区客似云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通讯员郁培媛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7 08:41:00
月圆阅江楼
10月6日,中秋月圆夜,南京阅江楼与圆月相映成趣。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2025-10-07 08:41:00
长江引航中心今年前8月引航船舶4万余艘次,其中引航南京港船舶4298艘次引航出海“新航道” 通江达海向全球□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吴春霞近日
2025-10-07 08:41:00
中秋佳节,市民游客纷纷出门赏明月、品民俗、看焰火此月同辉 家国共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敬清夏思宇刘全民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假期
2025-10-07 08:42:00
“先看金陵图,再逛南京城”打开游玩南京新方式一键“入”古画,穿越千年游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0月5日晚
2025-10-07 08:42:00
江南东延线已穿过城门,江北主线桥顺利贯通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持续推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吴春霞“我们已成功下穿仪凤门
2025-10-07 08:42: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通讯员李青“中秋快乐!”10月6日,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齐修社区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不断
2025-10-07 08:42:00
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
志愿者假期组织精彩演出、送上温暖关怀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10月6日,志愿者在悦华延龄护理院为老人表演节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我和我的祖国
2025-10-07 08:42:00
三羊里社区举办“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科普培训活动
为深化青少年环保教育,推动垃圾分类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10月5日,大兴区亦庄镇三羊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青少年志愿者团队
2025-10-07 09:05:00
平安月饼庆中秋
10月6日,保定公安交警在西大街向游客赠送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10月6日保定市公安交警在西大街为游客送上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倡导平安出行共庆中秋佳节10月6日
2025-10-07 09:22:00
播州区:红色文旅掀起假日热潮 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多彩贵州网讯 “今天来到这里参观,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并铭记这段历史。”10月4日
2025-10-07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