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王善龙
大河潮起可期,“起步”岁满展翼。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济南起步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迎来三周年,济南起步区党工委、管委会挂牌也已满一周年,每个节点都是对济南起步区的一次考验。
这一年,济南起步区紧紧围绕“五个着力”,全力推进建设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这一年,济南起步区也迎来了收获的喜悦,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同口径增长23%,增速居济南市各区县第一位,引爆性产业项目投产、重点园区陆续转入运营、主要路网相继贯通也使得起步区展露新颜。展望2023年,济南起步区信心满满,将牢牢抓住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强势赋能,加快聚势突破,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强劲引擎。
绿色发展名片持续擦亮 黄河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唯一支持建设的“实体性”新区,济南起步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近年来通过水网生态护岸修复和沿线生态环境提升、鹊山山体治理等一系列措施,辖区整体环境得到提升,景色宜人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作为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起步区拥有鹊山水库、龙湖湿地等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2022年初冬时节,起步区的鹊山水库沉砂池如期迎来越冬的天鹅。大桥街道南范村党支部书记周克奇告诉笔者:“自然环境好了,来我们村越冬的天鹅从几年前的不到10只,达到了现在的80多只。”
天鹅眷恋之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地。越冬天鹅数量的不断增加,是济南起步区加快构建水安全格局,积极开展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的结果。
此外,在全力保障黄河安澜的基础上,济南起步区还加快建设黄河生态风貌带示范段,打造人河城相协调的生态风貌廊道。2022年春天以来,油菜花、滨菊、油葵花在黄河公园竞相开放,让这条生态廊道一次次成为网红打卡地。从油菜花田到油葵花田,济南起步区正在通过打造多个标志性景观节点,推进黄河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下一步济南起步区将统筹保护水系、岸线、林地等自然资源,通过加强龙湖湿地等生态节点保护修复,提升都市阳台片区、鹊山周边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加快建设绿色智慧宜居新城,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幸福感。
建设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 幸福生活水准将实现跃升
山大二院起步区新院建成后将成为济南市黄河北首家三甲医院,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全部建成后具备承接APEC、G20等国际峰会能力,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设计容纳6万余人观赛……济南起步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落地建设的一个个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将带动辖区市民生活水准实现跃升。
“过两年,咱们黄河北的老百姓看病就方便了。”眼看着自己参与建设的山大二院起步区新院(一期)项目已实现主体封顶,起步区崔寨街道解营村村民老陈非常兴奋,他期待着这一天早点到来。
山大二院起步区新院(一期)项目按照1000床规模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按照工程节点计划将在2023年底前建成交付,届时将极大改善起步区群众就医环境,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医疗功能将辐射济南北部片区。
《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快建设宜居城市,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
起航实验小学2022年已正式开学,大桥组团西安置区北地块15个班的幼儿园工程项目也已完成验收,省实验鹊华中学已全面开工建设……除三甲医院外,济南起步区还加快学校建设,一批优质教育资源相继落户。目前,济南起步区在建及拟落地教育配套项目达20多个。
在济南起步区黄河大道南侧、济南黄河凤凰大桥西侧,济南市首个专业足球场已初显雄姿,作为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一期项目重点工程,该足球场将采用世界杯FIFA最新标准,预计2024年底竣工。
路网建设融入创新理念 城市发展“大动脉”逐步打通
开局起步,交通先行。2022年8月17日,起步区黄河大道一期(青银高速以南段)正式通车,成为济南起步区成立后首条正式建成启用的骨干道路。这条高标准建设的交通“大动脉”,将极大助力起步区完善区域配套,加快高质量发展,成为带动沿线千亿产业集聚的经济隆起带。
黄河大道全线是起步区未来新城“三横七纵”快速路网的骨干道路之一,也是济南“三环两廊十二射”高快路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该道路不仅北接济阳组团、西连桑梓店组团,而且南北串联市区现有及在建共10余条过河通道,是名副其实的助力省会济南南北两城拥河发展的沿黄交通大走廊,也被称为黄河北的“经十路”。
此外,随着张仙寨路跨青宁沟大桥的沥青面层摊铺完成,济南起步区崔寨北一期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实现全线贯通。起步区崔寨北片区“三纵两横一支”路网结构已然形成,将为该片区提供有效的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支撑。
《意见》指出,起步区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畅达城市,充分有效利用地下空间。伴随着地面道路的建设,一张地下综合管廊网络也在济南起步区铺展开来。据悉,当前济南起步区已累计开工27公里综合管廊建设,其中萃清路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
“通信、电力等管线进入综合管廊将有效消除城市上空的‘蜘蛛网’及地面上竖起的电线杆,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同时,管廊内部则成为地下施工项目的建设空间,能够有效消除‘马路拉链’现象。”济南起步区建设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新动能引擎逐步发力 绘就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蓝图
2022年11月,《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济南起步区在国家级新区中领先提出“产业规划+四张清单”规划闭环模式,进一步明确了“6+4+2”产业主攻方向和“八个一”产业生态体系。经过前期布局和紧张建设,2022年以来,济南起步区面向产业主攻方向新动能引擎逐步发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愈发清晰。
2022年11月30日,济南起步区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首台整车如约下线。据了解,该项目目前是济南起步区投资规模最大、示范引领最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总投资150亿元,四大工艺厂房全部建成后年产15万辆整车以及电动总成和电机等核心零部件。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中,氢能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当前,济南起步区正全面推进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该项目一期氢能创新中心、中试生产线、产业园项目已于2022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是国家电投集团布局的五大氢能产业基地之一,四大燃料电池产业基地之一,将建设氢能产业研发创新中心、高水平研发实验室、燃料电池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并在交通运输、分布式发电、氢进万家、工业用氢等领域开展多场景应用。
《意见》指出,济南起步区要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引擎,着力搭建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载体。2022年9月,济南起步区前期布局的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全面投入运营,成为济南起步区首个建成投用的科创型园区。
如今,该园区逐步搭建起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融合“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将更加有力地服务落地园区3家中科院分支机构和入园企业。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一流营商环境汇聚强劲新动能
“敢创新、讲速度、有温度”是辖区企业对近年来济南起步区不断优化的良好营商环境的评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背后,是济南起步区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在新征程中蹚路子、当引领、作示范的不断实践。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济南起步区出台“一揽子”便民便企政策,全力打造政务服务品牌,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起步区建设发展。
2022年5月23日,济南起步区发出全省首张自动制售设备食品经营许可证,填补省内空白。在工程建设领域已承接诸如“建筑师负责制”等多项试点工作,推出省内首个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一系列创新性项目的基础上,2022年济南起步区再次承接济南市首批最高投标限价改革试点任务。
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进一步合作;首批25条合作机会清单亮相上海进博会;依托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探索打造机器人及空天信息领域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2022年,济南起步区不断创新招商模式,以智库招商、区域协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持续增强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
截至2022年底,济南起步区累计签约141个高端优质项目、总投资超过3300亿元,世界500强(含中国500强)企业项目43个、央企项目29个、省企项目35个。如今,在济南起步区这片广阔的发展沃土上,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源源不断,正在奏响全面起势的最强音。
源源不断的项目从世界各地接踵而至,假以时日,济南起步区这一“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必将闪耀大河之畔,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强劲引擎。
①黄河风貌
②鹊山龙湖湿地
③济南黄河体育中心效果图
④起步区崔寨组团
⑤起步区中科新经济科创园
⑥济南黄河凤凰大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0: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