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近段时间,多家知名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疑似跑路,引发广泛关注。(1月9日《法治日报》)
机构跑路、钱款难寻,问题出在哪里?
从流程上看,支付环节风险最大。为什么?因为合规的培训机构收取费用,必须经过指定银行的专用账户,也就是“监管账户”。在诸多要求下,机构的收费管理更加规范,消费者的权益也能得到保护。然而,调查显示,一般的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并没有经过对公账户,有的是电子支付,信用卡、平台扫码、转账都能支持;有的则是线下门店直接付款。这就导致了一种难以避免的情况,一旦机构出现入不敷出、卷钱跑路等情况,消费者退款可谓“难如登天”。
何解?监管得跟上。钱款难寻说起来虽然是程序上的问题,但本质上还是校外培训的生态不够健康。市场准入门槛低,一些不符合资质的机构涌入其中,影响整个生态的质量。所以说到底,还是要让监管的步子跟上市场发展的路子,才能引导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规范经营。
那怎么管?
简单关停培训机构?这显然是“一刀切”,没有技术含量,也忽视了市场的真实需求,不可取。加强日常监管的频次密度?这对很多人员不够、配备不足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很难执行,所以也不见得可取。正所谓,治病求于本。监管的宏观逻辑是善治,或许从法治角度思考什么是好的规范和监管,从管理角度推进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平台建设,才能有针对性地强化对培训机构收费行为的监管,逐步改善校外培训的生态环境。(庹亚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