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一个被忽视的强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3 18:09:00 来源:戏说三国

宋国作为殷商之裔,在春秋战国时代虽然实力仅属二流,但具有起点高、地位高、逼格高等优点。到了战国时代,宋国更是经历了一波爆发,同时殴打齐楚魏,令人大跌眼镜,不过这也是宋国最后的光芒了。

郑昭宋聋成为过去

宋国在春秋时期,长期是中原霸主晋国的铁杆跟随者,这大概也算是继承了宋襄公善待重耳的遗风。后世的《春秋》三传研究者,甚至有言“郑昭宋聋”,就是说

郑国善于看风使舵改换门庭,而宋国却长期跟随晋国不动摇。

但事实上,“聋”的宋国反而比郑国要活得好,郑国在战国初年依然“昭”,面对着韩魏楚三国天天变脸,虽然对韩国一度取得过胜利,但还是早早就被韩国削掉。可见,郑国的“昭”还真是不如宋国的“聋”。

可是随着宋景公的突然死亡(前469年),事情发生了一点变化。宋景公生前无子,就收养了公室中的两个孩子,公孙周之子得与启,却未将二人中的某一位立为继承人。

司职传令官的大尹,常常向众卿歪曲国君命令,于是他就与各路卿家都很不和睦。大尹在宋景公突然死在外面以后,带着甲士6000人奉其尸首回国都,拥立启为国君,而右师皇缓,大司马皇非我、司徒皇怀、左师灵不缓、司城乐茷、大司寇乐朱鉏等六卿反对,大尹和启投奔楚国,六卿拥立得继位,为宋昭公。

《宋微子世家》提到宋景公死后,公孙纠的儿子特为父报仇,杀死景公的太子继位,特即是宋后昭公。宋景公有太子,大概是司马迁的误记。不过宋公启跑路了以后被人杀害,大概属实。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因为宋国内部的动乱,所以宋国人也需要他们先前比较敌视的楚国的力量了。

这位宋国的第二个昭公,算是一个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这段缺少记录的时代的见证者。他在位期间,还是主要跟随晋国-魏国政权的,也受到过楚国的威胁,墨子与公输盘玩沙盘卫宋的事情,就发生在他的时代。

这位国君还有过因为“内外不闻吾过”而被迫出亡于宋国边境地区的故事,这可能也是因为卿族中的亲楚派将他驱逐的缘故,不过他在外边呆了三年,还是成功回国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一个被忽视的强国

作为殷商之裔,地位颇高

宋国存在感一向不差

宋后昭公大体上还是亲附于魏-越联盟,敌视齐、楚二国的,可到了他儿子宋悼公这里,就发生变化。

他在楚简王七年(前425年)就去楚国朝拜楚简王,希望楚国干涉一下宋国内部威胁公室的司城,楚简王就下令莫敖阳出师相助,在黄池、雍丘两地筑城,这明显威胁到了三晋之中向东发展的韩魏两家的利益,于是魏赵韩三家的家主魏斯、赵浣、韩启章就发兵围黄池,一度击败楚宋联军,但不久楚人又将其夺回。

两年后,楚人出师,占领了韩氏的新总部宜阳(韩氏迁宜阳在前424年),包围了赤岸(地不详,大概也在洛水沿岸地区)。后楚军失败解围,又与三晋联盟在长城之战中落败,但从此楚国也与三晋有了新的矛盾,这也是楚国与三晋联盟(或言之是韩魏联盟,毕竟赵氏跟魏氏一直不大对付)新矛盾的开始,而

宋国(起码是公室)也从此开启了亲楚的道路,跟春秋时候不一样了。

宋国的下克上与集权

到了楚声王元年(前407年),宋悼公又去跑到晋国那一边要会见晋烈公,不料路上就去世了。他死以后,继位的宋休公又在楚声王四年(前404年)去朝见楚声王去了。宋国也成了楚国在东线对抗晋-魏政权的桥头堡。

同时秦国也策应楚国在西线敲打魏国(《系年》:王率宋公以城赎关,是武阳。秦人败晋师于洛阴,以为楚援),弄得魏国只能和越国搭伙去东线刷战绩殴打齐国,俘虏齐康公,换来了第二年周天子对三晋封侯的承认。

但到了最后,宋休公还是被韩人俘虏,没多久就死了(前385年)。此时宋国都已经放弃雎阳(今河南商丘)为国都,东迁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去了,郑国也改变了亲楚的立场,转向亲附更耀眼的魏国,但还是改变不了被韩国逐步削弱最后灭亡的情况。

宋休公以后的宋桓侯,光顾着享乐,国家大事委托于戴族中的司城子罕,但还是架不住被人撵跑了,

这就是“戴氏取宋”事件(前356年)

,这背后,可能也有魏惠王为了对付楚国的而出的力气,因为这一年宋国加入了齐、赵的反魏同盟。

但魏惠王还是扭转不了宋国的外交倾向,在他报复赵国伐卫,征讨赵国的那一年(前354年),也派人去宋国征召人马配合魏国,不料宋君(司城子罕)却派使者奔赴赵国说明了情况,于是宋国就派了兵跟随魏国,不过却对赵国的边城围而不打,从此两国都不难过,这算是一种小国的生存智慧,也能看出可能是魏惠王影响的这次下克上事件,远不如后面的“子南氏取卫”(前343年)来得成功。

不过后来,司城子罕的弟弟偃大概是由于亲附于楚而非齐,又将其兄驱逐出国自立为君,他就是宋国的末代君主宋康王。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一个被忽视的强国

据说被宋康王迫害致死的韩凭夫妇

精魂化为连理树

四处跳反,遭遇乱刀群插

后来宋康王就在齐楚之间来回摇摆,总之就是和扶植皇氏取得宋国的魏国不对付了,但到了最后,宋国还是抱住了最稳的大腿,就是在积极推动“连横”战略的秦国,宋康王甚至派使者曹商去拼命巴结秦惠文王,弄得此人回国后,被庄子嘲讽为一定是干了比给秦王舔痔疮(秦惠文王确有此疾)还卑下的事情。

仗着有秦国撑腰,宋国果然开始嚣张起来,宋康王在其十一年称王(前318年),《宋微子世家》里面还说宋康王学祖宗武乙射血袋当射天一类的行为,我怀疑大概是出于齐国人的污蔑。但他给秦帝国主义充当二鬼子,敲打齐、魏、楚三国,当是确有其事。毕竟宋国还曾经趁着孟尝君组织合纵攻秦那会儿,灭掉过齐国的小弟滕国。

随后,宋国就被齐国加燕国敲打了一番,去求援于楚国,楚国也不愿意得罪齐国,打了空头支票,结果就被齐国占领了五座城(估计是从前宋国发飙时候占领的地方)。

后来经过燕国间谍苏秦的一通活动,联络了赵、魏、楚三国一同伐宋。加上此时秦昭襄王为了夺取魏国的河东重镇安邑,害怕齐魏联合,索性也放弃了对宋国的盟友感情,坐视东方诸侯联军攻打宋国。

宋国在此时还有内部矛盾,宋国的太子敌视宋康王的宠臣,国内立太子为王。后来康王又将其太子逼走,所以联军一举得胜,因为宋国人对宋康王离心离德,根本就不守,跟当初齐宣王伐燕时候一样。

宋康王逃到了魏国的温邑才死(《六国年表》《秦本纪》《魏世家》),若此说有根据,大概宋康王在逃亡路上也有秦国派来的特战队保护,但最后特战队还是被魏国人给击败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一个被忽视的强国

富得流油的宋国被齐楚魏瓜分

魏国甚至因此焕发第二春

不过《战国策·宋卫策》说宋康王逃到了“倪侯之馆”,此地大约是一处房舍,有可能是从前郳(小邾)国之宫室。我觉得后说似乎更为准确,因为当时的情形,只怕宋康王跑不了太远。宋康王死了以后,子姓诸侯,也只剩下远在半岛的箕子朝鲜了。

宋国的灭亡,也是齐湣王的丧钟,两年后,他就招来了五国伐齐的报应(宋国亡于前286年,五国伐齐在前284年),弄到齐国差点亡国,复兴后的齐国,也被人日削月割,不复威王宣王时期的景况了。

宋国虽然比起春秋时代一直“昭”得可以的郑国显得“聋”一点,可到了前5世纪中期以后,宋国也日渐郑国化了,在魏、楚之间来回跳反,

它之所以灭亡得晚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地理位置上不像郑国那样更处于晋-魏政权与楚国争霸的前沿,显得偏一点,而且自己也算实力还行(“五千乘之劲宋”),勉强算得上是“准七雄”了。

当然,如果宋康王不那么死抱秦国大腿还作死,加上联系一下越国继续打通邗沟-鸿沟水运通道,可能宋国还能死得晚一点,像鲁国一样撑到长平-邯郸战役以后也有可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朝遗脉宋国,为何没能挤进战国七雄?
...乘之劲宋”的强大宋国,为什么不仅没能被后人视为战国强国,反而在秦灭六国之前就被自己的邻国打得节节败退?曾经在东部战场打压齐国,南下大败楚国,向西一路挺进让魏国闻风丧胆的强大宋
2023-01-05 17:01:00
秦始皇与宋康王:同样的野心,不同的命运
...为了保证宋不被吞并,而选择臣服于齐——毕竟齐在战国时期的实力曾经一度可以和秦分庭抗礼。甚至齐王和秦王还都有互尊对方为帝的想法(所谓东帝、西帝)。当然寻求大国保护,是需要支付一
2024-04-01 06:16:00
春秋五霸之一,却惨被三个国家联合灭国
春秋时期,由于周王朝衰落,分封各地的诸侯已不再听命于周天子,随之而来的是各大诸侯国激烈的争霸战争,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五个最强大的诸侯国,史称“春秋五霸”,今天要介绍的,是五霸中的
2023-06-30 04:42:00
宋康王:从夺位到亡国,一代君主的悲歌
...,是暴君,后人据此就把宋康王说成是“桀宋”,在整个春秋战国来看,能够获得这个称号的诸侯,可说少之又少,晋国有个晋灵公,卫宣公,宋辟公勉强可算,不过能说是“桀”的,唯宋康王而已
2024-05-01 14:37:00
传统经济强国齐国,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纵观整个春秋战国时期,能称为传统大国和强国的国家屈指可数,这其中就有春秋时的晋国,齐国;战国时的魏国、楚国、齐国、秦国;其中秦国自战国中期,商鞅变法之后才强大起来,之前存在的状况
2024-04-11 22:10:00
魏国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纵横家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时期,这期间诸侯争霸,战争四起,这时期先后出现春秋三小霸、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在乱世纷争中,充满着阴谋狡诈,纵横跋扈,远交近攻,这里有“挟天
2023-04-28 11:27:00
《东周列国志》故事:春秋战国时期亲自上阵杀敌的诸侯有哪些?
诸侯国之间发生战争,诸侯率领军队上战场的有好多,亲自指挥作战的也有很多,但在战场上不但指挥作战,还亲自杀敌的君主,却不多见。一般在战败的情况下,才会逼迫君主自己动手杀敌。有哪些诸
2023-07-08 14:51:00
马陵之战后:齐国与三晋关系的演变
...、卫国三国联军,齐国被迫向魏国求和。魏国打败了东方强国齐国,又打败了西方强国秦国,魏王开始飘飘然,于是“逢泽会盟”率先称王,从而引起天下诸侯的公愤;魏国因为韩国抵制会盟,于是
2024-02-27 02:33:00
盘点战国诸侯手里那些千奇百怪的“烂账”
...,地处天下之咽喉,为秦、魏之门户,夹在魏、秦和楚等强国之间,且无险要关隘可以防御,常常是强国兼并土地、扩充实力的对象,故有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战国战争之多者莫如韩之说。结果
2024-05-18 20: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