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代宦官是如何掌握朝政大权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1 20: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历史上,宦官一直是政治发展的伴生品,宦官掌权、后宫干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现象。宦官掌握朝政大权的现象在明代尤为突出,特别有趣的是一代改革家张居正,居然借助宦官掌握权力,推进改革,可见,明代的宦官的权力至大。那么明代宦官是如何掌握朝政大权的呢?

一是皇帝的猜忌和多疑,使得采取不正当手段监视大臣,这样,从机制和制度的角度给了宦官掌权的机会。

在太祖朱元璋时代,就有锦衣卫这个机构,专门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刺探官员的隐私。当然,朱元璋时代的锦衣卫不是由宦官组织,但是,已经有宦官参与。还比如明成祖朱棣时代的“郑和下西洋”,其带队领导郑和和副官王景弘是明代有名的宦官。郑和下西洋的说话之一,就是寻找海外建文帝的下落。如果这一结果成立,那么就从一个侧面证明皇帝借助宦官来实现自己打击政敌的目的。这样,无形之中就给了宦官以实权。

据历史记载,成祖在夺取帝王的过程中,得到了宦官的大力帮助,因此将宦官视作心腹。自永乐朝开始,宦官并可以出使外国(郑和),地方征税,采办、监军,甚至可以担当镇守地方、边防的重任。

在宣宗时代(英宗的父亲,朱棣的孙子),在宫中设立书堂,选小太监为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为教习,使宦官读书成为定制。

这是皇帝倚重宦官、把宦官当做主要政治力量培养的表现之一。自然,宦官就会有权力。

明成祖时代设立的东厂,还有后来的西厂,就是宦官的机构。

二是皇帝的怠于政事与过分溺爱宦官,也是宦官掌权的形式机制之一。

这主要表现在英宗时代的王振乱政。

英宗是宣德十年(1435年)继位的,当时英宗九岁。对此,宦官王振依仗宣宗的不明事理和过分宠信,入掌司礼监。

明朝的司礼监是干什么的呢?就是掌握皇帝印信,替皇帝整理各类奏章的机构。在明朝,这一机构大都有太监掌握,这样,明代无形之中把最重要的事务交给了太监。

英宗时满15岁开始掌握朝政的。这时,宦官凭借着英宗的宠信,培养了自己的实力,加上英宗软弱无能,王振利用英宗的过分信任开始左右朝政。

据说,英宗时代奉天殿等明代的主要皇宫建成,于是按照皇室规定,大宴群臣。这是,宦官无论如何是不能参加的,宴会上,英宗想念王振,便派人前往问候。王振见来人,生气的说:“我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辅佐皇上,难得我就不能到宴会上坐一坐吗?”英宗听到这话后,也觉得王振受了委屈,便应召王振。对此,当大臣看到如此情况后,就更加害怕振,王振更加专权。到最后导致了“土木堡之变”,英宗被擒。

还有就是明武宗时代的宦官刘瑾专权,也是这方面的例子。神宗时代的魏忠贤也是利用神宗的怠于政事,独掌朝政大权。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明代的宦官这么厉害,最为主要的就是明代中后期的皇帝怠于政事,沉闷女色,信奉妖术导致的,但是他们又不信任朝臣,这样,宦官自然成了皇帝掌握朝堂的得力助手,于是宦官党政的历史就形成了。

三是后宫干政,借助宦官力量,宦官成为集团联盟。

在宪宗时代,贵妃万氏专权。但是,万氏作为后宫的一个女人,想要专权,必须借助一定的力量,否则不方便干政,这样,宦官便是最为可信的力量,同时,也是能天天接触到的人员,这样,宦官便成为后宫干政的集团联盟,自然,赋予了很大的力量。

宪宗时代的宦官梁芳、韦兴就是例子。据历史记载,万贵妃祸乱宫廷,她的三个兄弟和太监梁芳、韦兴勾结在一起,将大明的国库挥霍殆尽。宪宗得到消息后,视察国库,“见累朝金七窖俱尽”,说道:“靡费币藏,实由汝二人”。可见,宪宗对梁芳和韦兴的不法行为是清楚的,但是由于万贵妃,他没有治罪,宦官更加肆无忌惮的挥霍国家的财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祖母太皇太后张氏居中主持,“三杨”等大臣在外辅佐,宦官王振凭借与英宗自幼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也在正统朝拥有极大权势。然而《明英宗实录》文本给人的感觉却是英宗即位之初便独自决断朝
2023-11-30 14:48: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王振(?-1449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2024-06-24 22:01:00
明代第一误国的太监竟把朱元璋的铁牌丢到了爪哇国!
...,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当时宫中也有很多宦官,论奸佞、论狡黠他也未必是超群的,如宣宗宠爱的太监金英等人就比王振吃香儿,王振并没能夺去金英在宣宗心目中的地位。但他侍候
2024-02-22 22:20:00
王振:明权宦第一人,自比周公辅政,六坑朱祁镇,致英宗被俘
...有十分浓厚的传宗接代的观念,所以逼不得已不会入宫做宦官;永乐末年,朝廷下了一道旨意,大概的意思是:凡是各省各市在教育局的官员,如果长时间表现不好的,可以调入京城做官。王振是河
2024-12-08 09:35:00
宦官问题,历来是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
2023-04-18 16:07:00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朝政,对宦官控制很严。但是,靖难之役后,朱棣因夺帝位曾得助于宦官,故视他们为亲信,设东厂,由宦官主持。宦官开始逐渐干预朝政,乃
2024-05-29 06:59:00
聊一聊明朝名气最大的五位太监
...相制,导致皇帝对朝政疲于应付。在此背景下,皇帝重用宦官来加强对朝政的掌控,这促使明朝涌现出了一批名震朝野的宦官。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明朝名气最大的五位太监。一、王振王振(
2023-07-22 14:01:00
明朝宦官专权的始末及其影响
...无开一代风气的雄主。大多碌碌无为、昏庸无道,或宠信宦官任其恣意妄为如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武宗朱厚照、明熹宗朱由校之流;或沉迷于方术不理朝政如明世宗朱厚熜;或荒糜奢侈
2023-11-10 08:47:00
朱元璋严防死守宦官专权,为何明朝还经常出现宦官乱政?
“宦官”群体乱政之事由来已久,在东汉、唐等朝代宦官群体深度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甚至能对皇帝行弑杀拥立之事,权势煊赫一时。正因通晓宦官群体乱政之害,所以后世王朝君主对宦官的态度一方面
2023-06-14 12: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