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她叫郭凤莲,是农民副总理陈永贵提拔上来的铁娘子,她在陈永贵调到县里工作后,成为大寨村的实际带头人。
随着毛主席的那声号召“全国农业学大寨”,大寨村彻底走上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后,郭凤莲因为某些原因被调离大寨村。
之后十年她不断到先进的村庄学习成功经验。
10年后,她重新回归,带着大寨村再一次创造辉煌。
郭凤莲是如何带领大寨村再创辉煌的呢?农业学大寨
旧社会的大寨村既小又穷,出了名的三穷五多,甚至在县志上都没有留下名字。
那时的大寨村完全是靠天吃饭,遇到风调雨顺的年景,勉强能糊口;遇到干旱洪涝就只能全家出去讨饭吃。
解放后,陈永贵当上了村支部书记,他为了改变大寨村靠天吃饭的恶劣局面,带领着村民开始了战天斗地的奋斗之旅。
陈永贵带着村民种树、挖塘、挖河沟、造梯田。
十年时间,大寨村旧貌换新颜,不仅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还做到了家家有余粮。
郭凤莲是继陈永贵之后大寨的又一位带头人。
她可以说是大寨村人,也可以说不是。
她的外婆家在大寨村,母亲嫁到了邻村,母亲生下她不久就去世了。父亲忙于生计,只好把她寄养在外婆家,从此3岁的郭凤莲便在大寨村扎下了根。
1963年,洪水肆虐,大寨村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家园被毁,很多村民都接受不了,纷纷抱头痛哭。
陈永贵从县里赶回来,不断安慰鼓励村民,这才让村民重新燃起希望,决心重建大寨。
当时年仅16岁的郭凤莲十分积极,她号召了20多位女同志一起组成了一支“娘子军”,她们干活儿完全不输男人,脏活累活抢着干,被人戏称为“铁姑娘”。
陈永贵注意到了干劲儿十足的郭凤莲。他觉得这个姑娘行,身上有一股韧劲,好像天大的困难在她面前都不是事儿一样。
陈永贵开始亲自带她,郭凤莲也争气,没多长时间就做到让村民信服。陈永贵十分欣慰,介绍郭凤莲入了党。
后来陈永贵被调到县里,郭凤莲就成了大寨村的带头人。
1964年,毛主席发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大寨村彻底出名,天天有全国各地的人前来参观学习。
郭凤莲积极做好接待工作,她不厌其烦地向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朋友讲解大寨的发展历程,分享成功经验。
那十年是大寨村的高光时刻,村民们都以自己是大寨人而深感光荣。家庭联产承包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及全国。
大寨村不再有人来参观学习,变得十分冷清。
大寨人还没适应这种巨大转变,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光荣不再。
郭凤莲也同村民们一样,她没有顺应新政策,带着村民积极搞家庭联产承包,而是继续沿用集体经济的模式。
这种倒行逆施注定是会被历史淘汰的,即使大寨村的人再怎么抗拒,也得顺应国家的政策。
1980年,郭凤莲被调离大寨村。
临走前她看着奋斗了17年的村子,十分不舍。她不禁自问:“难道真的是我错了吗?”
村民在郭凤莲走后依旧不接受家庭联产承包,这项政策一直拖了两年多。
后来在新上任的村书记的不断努力下,才终于艰难地完成了改革。
1980年到1990年间,郭凤莲先后担任了晋中果树研究所副所长、昔阳县公路段党支部书记的职位。
以前,是全国人民学大寨,她作为东道主向别人传输大寨的成功经验。现在,她抱着开放的心态积极走访其他先进村庄,学习他们的经验。
郭凤莲心里始终牵挂着大寨村,尤其是她看到十年间大寨村毫无长进,村民眼中也没了光彩时,她决定重回大寨村,带领村民一起搞建设。再创辉煌
1991年底,郭凤莲重新担任了大寨村的书记。村民们欢呼雀跃,十分欢迎。
在他们心里,陈永贵和郭凤莲两个人就是大寨村的精神支柱,只要他们在,大寨村就能再创辉煌。
郭凤莲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了一场村民动员会。
有的村民发牢骚:“以前的大寨村多让人稀罕啊,现在这田间地头冷冷清清的,心里不得劲儿啊!”
郭凤莲明白村民们的心情,但她还是明确告知村民:“我也怀念当初的大寨村,但是我们不能陷在往日的荣光里不能自拔,我们要往前走。”
在郭凤莲的鼓励动员下,村民们重拾信心,决定跟着郭凤莲往前走。
郭凤莲意识到了村民思想的局限性,这就跟当初的自己一样。
于是,她决定带上一些村民去先进的村庄考察,学习别人的经验。
她跟村民们说:“以前都是别的村子千里迢迢来学习我们,这次我们也去别人的地界转转,看看人家是怎么发展的。”
郭凤莲带着他们参观了好些个发展好的村子,村民们也打开了眼界,回去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向别的村民一宣传,人们顿时惊呼,觉得不可思议。
有人问:“五里铺村真有那么厉害,办了十几个厂子,还跟外国人做生意?”
参与考察的村民回道:“那还有假,人家那村里整的,气派得很,咱们的县城都比不上。”
有些上了年纪的,对此不屑一顾:“咱农民的本分就是种地,那些花里胡哨的我是看不惯。”
郭凤莲决定要搞企业,可村里很多人都不支持,依旧尊崇自己的老一套。
那段时间郭凤莲头疼不已,想着如何才能说服大部分村民呢?
她挨家挨户地走访那些反对她的村民,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村民问她:“办企业不就学坏了吗?”
郭凤莲把领导说的话摆出来,给村民解释:“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共同富裕。”
在郭凤莲的不懈努力下,大寨村民的思想终于转变了过来。
郭凤莲除了说服村民,还不断外出学习。
她明白,经营一家企业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得有人懂经营,会管理。
她亲自选了几个有潜力的后生跟着她一起参观学习。
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大寨村跟江苏江阴合作的第一家工厂——羊毛衫厂终于建成。
之后又有了新的问题,厂子是建起来了,但他们没有钱买机器设备。
对此郭凤莲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向银行借钱。
可是郭凤莲来大寨村之前,大寨村有个小工厂因为经营不善还欠着银行的钱呢。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前边的钱还没还上,就想再借,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郭凤莲跟政府立了“军令状”,表示这家工厂肯定能经营好,早日还上银行的钱。政府这才出面把钱借给了她。
郭凤莲这次没有让大家失望,羊毛衫厂的效益很好,不仅成功还上银行的钱,村民们还拿到了不少。
一时间整个村子都喜气洋洋的。
之后几年,大寨村陆陆续续建起了水泥厂、面粉厂等多个工厂。
村民手里有钱了,纷纷盖起了小洋楼;集体有钱了,开始修路,建学校。大寨村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心中充满希望。
到了21世纪,大寨村的发展遇到瓶颈。由于大寨村以轻工业为主,发展到后来逐渐变成高耗能低产出,这让大寨村的企业慢慢失去竞争力。
郭凤莲为此请教了不少专家,也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最终,她做出决定,产业升级。
摒弃那些高耗能低产出的厂子,把重心放到高新技术产业上。
后来,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郭凤莲抓住了这个机遇,把大寨村打造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因为旅游业,大寨村再一次热闹起来,就跟五十年前全国农业学大寨一样,大寨村又一次迎来了南来北往的参观者。
每年有超过40万的游客来到大寨游玩,听当地人讲述大寨的往日荣光和今日辉煌。
大寨村富裕起来之后,没有忘记社会使命。
他们参与了对口扶贫,扶持的是安徽省的金刚台村。
大寨给金刚台村修了路,建了学校,还帮助他们发展红色旅游。没多长时间,金刚台村也脱贫致富成功。
如今郭凤莲已经77岁了,但她仍旧担任着大寨村的书记,带领着大寨村一路高歌前进。
郭凤莲从陈永贵手中接过大寨村时,大寨充满荣光,十几年后,随着集体经济的没落,大寨也荣光不再。
所幸,经过十年的磨砺,郭凤莲重整旗鼓,开始在大寨村“二次创业”。
这次创业是艰难的,因为需要亲手推翻第一次创业的所有理念,一切从零开始。
还好,郭凤莲顶住了压力,带领着大寨村再一次创造了辉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