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不知疲倦的“夜行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06 05: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侯悦林

常年上夜班,十几年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头一天眼睛里的血丝还没有消除,第二天又开始挑灯夜战,她的微信名是“夜行者”。

不管加班到多晚,第二天清晨又迎着朝阳,元气满满地出现在单位,她曾说,热爱和责任,可抵所有疲惫。

她,就是阜新市传媒中心原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魏彤欣。用一辈子的执着与奋斗,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阳而生,为时代鼓与呼、为奋斗聚力量。

夜行者:披星戴月一路向前

一生为党的新闻事业活着,魏彤欣用宝贵的生命诠释着忠诚与信仰、责任与担当。

她是随时都不在家的母亲,家庭聚会经常缺席的那一位,在城市沉睡时行走的“夜行者”……

热爱和责任,让她成为一路向前、不知疲倦、无惧险阻的那一个。在一线、在现场,用镜头、用笔端、用声音,记录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变化、身边的感动。

魏彤欣曾在朋友圈解释了“夜行者”的由来:当年在总编室,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或凌晨,所以给自己起了这个网名。但不管多么紧张、疲惫、辛苦,也无法抵消她心中的那份热爱与责任。

2005年8月,魏彤欣担任阜新日报总编室主任,从这时起每天上夜班,从稿件的观点、立场,到整体架构、细节处理,从数字、图表到字号、字体,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如陀螺一般高速地运转着。阜新市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孙希强说,夜班是新闻采编流程的最后一道关口,不容有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工作常态。

这是一段魏彤欣女儿的回忆: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总是码放着一摞摞报纸,我像寻宝一样趴在上面找妈妈的名字。有时半夜醒来,看到书桌上的台灯依然亮着,妈妈还在伏案写稿。上了中学,上完晚自习回到家发现,妈妈还在单位上夜班。即便到了高三,我也不是家里最辛苦的那一个。

这是魏彤欣对女儿的真情告白:成为新闻人是妈妈一生的骄傲,为了肩上的责任和心中的热爱,即使披星戴月超负荷工作,妈妈也无怨无悔。

“付印,下班!”2019年9月30日3时47分,魏彤欣发出这条朋友圈,那份职业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一路夜行,让她见惯了凌晨静谧而安详的阜新城。如今,这位夜行者已化作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清晨时那抹最靓的彤云。

奉献者:工作是最好的止痛药

家人、同事和朋友的含泪讲述,在清晰还原魏彤欣人生最后轨迹的同时,映射出她的品行操守,照见她一生的挚爱追求——

2023年2月初,魏彤欣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当时,她正和同事们策划总计20块版的“绿水青山润阜新”系列报道。得知病情后,她一边积极治疗,一边忘我地工作,把病房当成办公室。她说:“工作是最好的止痛药。”

阜新市传媒中心副总编辑佟文杰说:“魏总编历经3次化疗,身体异常虚弱,到后来说几句话都要吸氧。大家心疼她,劝她多休息。可她不听,只要还有一点点气力,立马开工。”

2023年整个5月,魏彤欣都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度过,每天和同事微信交流近千条之多。佟文杰记得,5月11日,为了“绿水青山润阜新”的一个“润”字,两人在微信里讨论了一个小时,当时她刚刚做完第二次化疗,躺在病床上还发着高烧。

为让魏总编的职业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全体编辑记者都憋着一股劲儿,齐心协力、日夜奋战。6月5日,“绿水青山润阜新”系列报道首篇面世,魏彤欣当即转发。6月19日,转发新篇,并配发评语:“每读一遍都会感到震撼”。9月26日,报道收官。其家人回忆说,她甜甜地笑了,发出生前最后一条朋友圈。本来还想写句评语,可是手抖得厉害,一个字也敲不出来,只能遗憾作罢。

此后,她的病情急转直下。10月29日,已经双目失明的魏彤欣给中心领导打来最后一个工作电话,建议加大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力度。“我的身体不行了,但是党的新闻事业要后继有人。”去世前半个月,魏彤欣给阜新市传媒中心报社采访部部长张玉飞打电话,嘱咐她:“一定要带好队伍。”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阜新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传媒中心主任孟庆辉说:“她热爱新闻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用一辈子去完成的承诺。”

保持热爱,燃烧自己,这是魏彤欣一生的无悔选择。

知心者:没有架子的“小魏”“魏姐”

追光者,亦成为光。

魏彤欣的名字,有旭日东升、欣欣向荣之意。向前走,迎着光,迎着希望,造就她乐观、豁达、要强的个性。在同事眼中,她性格开朗、有亲和力、善解人意,没有一丁点儿架子,大家都习惯称她为“小魏”“魏姐”。记者陈力华回忆说:“她说话时总是面带笑容,身体微微前倾,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这份尊重令人感动。”

在90后记者姜楠眼中,爱笑的魏彤欣很“暖”,有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在参加“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时,姜楠紧张得手直抖。魏彤欣拉着她的手笑着说:“我相信你,一定行!”获取“能量”的姜楠从容登台,圆满完成了比赛。

斯人已逝,英名长留,佳作永存。魏彤欣温暖的笑容,鼓舞着新闻战线的后来人。多年前,魏彤欣写过一段激越有力的文字:“我们生逢在这个气势磅礴而又大有作为的时代,场景更加壮阔,舞台更加宏大,我们应该用笔、用心、用燃烧的激情,去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新闻人众志成城,砥砺前行,为你而歌,以你为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6 08: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基层新闻工作者魏彤欣“树碑”前的追忆
树葬,是56岁的魏彤欣为自己做的最后选择。辽宁阜新市公墓的东南角,一棵挺拔翠绿的柏树树干上,挂有一个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小木牌,上写有“魏彤欣之墓”,一束花环环绕周围,在阳光
2024-01-12 15:29:00
...魏彤欣走了,带着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眷恋。魏彤欣生前是阜新市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因患肺癌去世。她的遗嘱是树葬,在阜新市公墓东南角,有一棵苍翠挺拔的柏树,这就是魏彤欣之墓。
2024-04-05 05:47:00
...展、振兴。东北冬日的凛冽里,有着不曾冷却的心。传承阜新市政府旁人民大街街心公园中,有座雕塑——小男孩戴着矿工帽,努力地套着长靴。这样的雕塑,时时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与煤矿的联系
2024-01-19 07:19:00
...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1月7日,记者从辽宁省阜新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2023年,该局以努力当好“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公平竞争环境的维护者、安全底线的守护者、消费维权
2024-01-08 16:33:00
...,辽宁凯莱英医药化学有限公司等 4 家企业的工作人员在阜新市生态环境局办理完环评手续后,无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年初以来,阜新市各部门结合实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办事效率,
2023-04-23 15:25:00
辽宁阜新:信鸽养殖促增收
...网10月19日,工作人员为信鸽投放饲料。近年来,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地制宜引进特色信鸽养殖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农
2023-10-19 20:16:00
辽宁阜新举办“五一”人才招聘会提供岗位逾1500个
...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阜新5月1日电 (李晛)5月1日,阜新市“才聚阜新 职引未来”“五一”人才招聘会在阜新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5月1日,阜新市“才聚阜新 职引未来” “五
2024-05-01 19:09:00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本报讯 记者田甜报道 8月12日,阜新市社会福利院22岁养员阜楠羽收到了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自小听力、视力和语言都有障碍的阜楠羽,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
2023-08-22 06:06:00
时隔27年沉冤昭雪,辽宁阜新女子被碎尸案告破
9月25日,据法治日报消息:近年来,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始终把命案积案侦破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刑侦主责,特别是“平安护航”行动开展以来,充分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创新侦查破案手段
2023-09-26 09: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海外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严冰)从交通运输部获悉,8月10日中午,随着省道S104线兴隆段最后一个断点难点打通,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因山洪灾害受损的51条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全部抢通
2025-08-10 18:24:00
眼下正值升学季、招生季,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家长和学生的“升学焦虑”,通过虚假宣传、违规承诺等手段设置“招生陷阱”,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2025-08-10 18:30:00
每周25班!支支串飞打卡贵州美景
贵州的“空中旅行网”又上新了。8月10日起,贵阳往返兴义航线每周再增7班,加密后达到25班,相当于每天平均3-4班,两地往来更灵活
2025-08-10 19:14:00
江苏移动“爱家小屋”扬州亮相 科技赋能智慧家
8月9日,在千年运河的潋滟波光与现代光影交织的扬州运河大剧院,“爱家·爱音乐”——江苏移动2025爱家小屋环省行第三站如约启程
2025-08-10 17:52:00
来贵州,一“浪”接一“浪”
这个暑假,贵州正以23℃的平均气温,把欢腾藏进了山野与溶洞,以及市井的烟火气中,将独属多彩贵州的“浪”演绎得淋漓尽致。黔东南施秉县杉木河漂流贵州的“浪”
2025-08-10 18:12:00
鲁网8月10日讯为切实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8月7日,莒南县道口镇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抢险及群众转移演练活动,以实战化训练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2025-08-10 11:26: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名单公布,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创排的黄梅戏《太阳山上》入选
2025-08-10 11:50:00
消防员张一:冰冷江水中的生死大营救
【抢险救灾 先锋力量】连续数小时浸泡在冰冷的激流中,体温一度降至34.7℃,29岁的黔西市消防救援大队金凤大道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士张一冷得浑身发抖
2025-08-10 13:30:00
8月10日上午,津沽文化学者、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甄光俊先生在新华社区学院为观众作了《70年回顾与思辨:我的津沽文艺之路》的主题讲座
2025-08-10 14:53:00
在人工智能都能写论文、验真伪的2025年,一位自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却大摇大摆走进全国中小学、医院和企业。荒诞的是
2025-08-10 15:04:00
记者从广东省疾控局了解到,8月3日0时至8月9日24时,广东全省新增报告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
2025-08-10 15:20: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8月10日13时30分,经过现场30多台套大型机械设备、近200人连续24小时的抢险作业,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境内的S104线兴隆2号桥成功通车
2025-08-10 15:5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乃彰 崔萌华 通讯员 戚丽丽暑假期间,环翠楼街道各社区精心策划系列文化活动,以“儿童友好”为底色
2025-08-10 16:49:00
警方通报“树拍”涉嫌集资诈骗案:多名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8月10日,山东临沂市公安局罗庄分局发布通告,称对王某庆、崔某龙等人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侦查。经查,2024年3月以来,犯罪嫌疑人王某庆
2025-08-10 16:57:00
避暑纳凉贵州行|从江加榜梯田景区:“全员服务官”让游客宾至如归
清晨七点,加榜梯田的云海还未散去,摆渡车司机张秀贵已擦拭好车窗,在后备箱备好雨具和医药箱。“您好,小心台阶!”见到拖着大箱子的广东游客李雯
2025-08-10 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