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理财奔向30万亿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6-20 00:58:00 来源:北京商报

在日益下行的存款利率面前,投资者的偏好已然发生了变化。6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相较购买存款产品,如今不少投资者更愿意将资产配置至银行理财市场,购买净值波动较小、风险表现稳健的理财产品。来自机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理财规模已接近30万亿元,多位分析人士认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有望在年末突破30万亿元。

理财奔向30万亿

来买理财的投资者多了

过去,大多数客户来到银行,往往直奔主题开设储蓄账户或购买定期存款,然而今年以来,理财经理杨光(化名)发现,投资者的需求开始多样化,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存款产品,转而开始寻求风险适中、收益相对更高的投资渠道。

“‘资管新规’刚落地时,不少投资者无法接受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表述,担心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杨光回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的理财产品市场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层次分明的产品体系,净值型理财产品不再是陌生的概念,而是成为了主流。”

在杨光看来,投资者从偏好存款产品转向理财产品,是市场成熟与个人理财意识提升的必然结果。

白领聂雨萱(化名)正是这一转变的典型代表。多年来,她一直将大部分流动资金存入银行定期存款,享受着安心却不算丰厚的回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理财经理的推荐下,了解到低波稳健产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决定尝试性地将一部分资金配置到中低风险净值型理财产品中。几个月后,当看到自己的资产在稳健增值,远超同期定期存款的收益时,她逐步增加了在理财市场的投资比例。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为了吸引投资者的目光,6月以来,已有多家理财公司大打折扣,降费让利举措不断。例如,信银理财6月19日起,对“安盈象固收稳健三个月持有期11号理财产品”的多类份额销售服务费给予阶段性优惠;6月18日起,招银理财对“招睿安泰封闭15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给予阶段性费率优惠。

在销售端,理财经理们利用市场对稳健投资需求的高涨,也开启一波火热营销,“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七日年化能达到2.09%”“我行新一期明星理财开始募集了,成立以来年化收益最高6.75%,有需求的客户私我”。一位理财经理介绍称,“相较于传统存款产品,部分理财产品不仅在收益上更有竞争力,设计也更加灵活,最近有不少投资者前来咨询”。

投资者的理财观念已从过去的“保本为先”转变为“风险认知下的资产增值”,再次引发了有关存款“搬家”的探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分析称,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存款搬家至理财是一种市场自我调节的现象。其次,由于理财产品的收益往往高于存款,这使得投资者寻求更高的回报,因此选择将资金从存款转移至理财市场。再次,这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资产配置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对理财市场的信心。然而也应看到,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理财产品,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艾亚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存款搬家至理财这一现象,存在着存款利率下行的客观因素,也反映出居民对财富保值增值需求的不断提升,银行理财产品中的现金及货币类理财产品、中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且风险整体不高,吸引了不少偏保守型的投资者。

理财奔向30万亿

理财产品规模剑指30万亿

存款搬家并不是一个新词,以往大多是居民储蓄资金从存款搬至了股市,如今,理财产品市场日趋成熟,提供了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结构性理财产品等多种类型的产品,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这促使一部分原本可能存入银行的储蓄转向了理财市场。

此外,手工补息被禁止降低了存款收益,也直接加速了存款搬家的必然性。今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明确,银行应将手工补息纳入监测管理范围,严禁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

彼时多机构研报就指出,受银行降息、禁止“手工补息”等影响,“存款搬家”现象或有抬头迹象。据人民银行发布的信息,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1.59万亿元,同比增长6.6%,但单月人民币存款减少3.9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缩减了1.85万亿元。那么少的这近2万亿元存款去哪了?根据普益标准发布数据,截至4月30日,银行理财存续产品总量为41386款,存续规模总计约为28.72万亿元,环比增加约2.52万亿元。

5月单月虽然人民币存款余额相较4月有所增加,但理财产品规模增速态势并未减少。6月19日,根据普益标准最新监测数据,截至5月末,银行理财存续产品规模约为28.98万亿元,相较4月末继续上涨,截至6月19日,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接近30万亿元,达到29.29万亿元。

普益标准研究员张涛指出,6月理财规模波动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现金管理类产品缩减,债市表现强势,中长期限收益率下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增幅略有收窄。同时,存款利率下调和手工补息的余波仍在影响理财规模的变化。跨季资金面趋于稳定,理财回表风险不大,但需要注意银行季末存款流入的压力和理财赎回规模不及历史同期的现象。未来理财市场的波动还将取决于金融政策和市场流动性。

从2023年资管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彼时银行理财走向净值化、“破净”带来的两次“赎回潮”使得市场感受到不小压力,去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一度降至25.34万亿元被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实现反超,一度让业内哗然。

但如今来看,资管行业“老大哥”地位不会轻易被改变。正如艾亚文所言,从今年以来理财规模的增速来看,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超过30万亿元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可能在年底赎回潮前冲击更高的位置,长久来看,理财规模有望保持相对强劲的增长。

江瀚也持有同样看法,他进一步指出,针对存款搬家或将推动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超过30万亿元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其次,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行,投资者寻求更高收益的动力增强,因此更可能将资金投向理财产品。同时,随着理财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财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新金融专家余丰慧也提到,随着存款搬家的趋势,更多的资金可能会流入理财市场,这将直接推动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的增长。同时,这也意味着银行需要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理财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银行的一把“双刃剑”

存款搬家至理财市场是投资者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后的选择,而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从优势方面看,理财产品的资金成本相对更为灵活,有助于银行调整负债结构,减轻利息支出压力,这是银行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和成本控制的一种方式”,余丰慧进一步指出,另一方面,存款的减少确实限制了银行的可用资金量,可能影响其信贷投放能力和盈利能力。对于那些依赖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中小银行来说,存款搬家带来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些银行可能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进而影响其信贷投放能力。

“此外,存款搬家也可能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在一定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下,存款的搬家可能会导致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同时,对于一些依赖于存款的支付清算、客户保证金等基础金融服务,存款搬家也可能对银行的金融服务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余丰慧如是说道。

对银行来说,虽然存款作为核心负债的地位依旧稳固,但面对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趋势,还需要适应新形势,主动调整负债结构以应对存款搬家带来的挑战。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起存额较低,收益率较高 银行特色存款产品成香饽饽
...银行特色存款产品成香饽饽专家:在利率下行大趋势下,投资者应形成多元化资产配置□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近年来,面对资管新规和“降息潮”,金融消费市场上,大额存单一单难求
2023-08-02 07:52:00
· 低利率环境下如何配置资产
...,不少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这对习惯于存款理财的投资者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是收益降低。其实,从2023年以来,银行已多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面对这一情况,居民财富增值保值将面临
2024-10-06 14:36:00
存款为何“搬家”理财市场
...要投向债券市场,债券价格上涨带动理财收益提高,吸引投资者购买理财。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手工补息被禁止等降低了存款收益,也促使投资者将存款转向投资理财,这也是理财规模大幅增长的重
2024-05-27 05:58:00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国有大行存款不香了?数字银行或成新宠
三季度以来,随着股市的持续升温,投资者对股市的热情高涨,“跑步入场”的投资者不在少数,然而股市与投资存款和银行理财的风险等级截然不同。近期,A股市场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波动性明
2024-12-05 12:54:00
[ 记者从居民侧了解到,通过银行渠道配置资产的投资者更为看重投资品的安全属性,更青睐具备稳健收益特性的理财产品。业内人士称,存款利率下行趋势下,“存款搬家”将成为长期趋势。 ]继
2023-12-29 09:50:00
银行理财罕见遭遇两次破净潮,还能成为投资者心中的“小甜甜”?
...来?还是在净值化转型中积累经验,重新赢回市场,成为投资者心中的“小甜甜”?2022年,银行理财罕见地遭遇两次破净潮。在3月的股市下跌中,由于银行理财在权益市场占比相对较小,波
2023-01-28 15:28:00
利率高至8%,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稳妥吗?
...对比了一圈,发现有些结构性存款的收益还不错。”一位投资者称。他看好长三角绿色金融的未来,于是选择了一款挂钩相关指数的结构性存款。该产品期限为365天,1万元人民币起投,预计收
2025-01-25 15:44:00
钱袋子如何越来越鼓?加大多元投资力度,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3.39%
...资产成了亟需考虑的问题。“现实情况是,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不足,他们依然会将储蓄作为一种保护财富的方式”,10月27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
2023-10-31 16:15:00
理财、结构性存款齐上阵 银行等机构大举“掘金” 值得“上车”吗
...”量的投资产品。不过,在金价前期屡创新高的背景下,投资者也要关注相应风险,谨慎投资。“含金”产品频出3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近期,已有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
2024-03-27 18:2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