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Sora背后团队:成立不到1年,站在谷歌肩头,应届博士带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19 15:59:00 来源:财经风云

2月16日,OpenAI的AI视频模型Sora炸裂出道,生成的视频无论是清晰度、连贯性和时间上都令人惊艳,一时间,诸如“现实不存在了!”的评论在全网刷屏。

Sora是如何实现如此颠覆性的能力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其背后的两项核心技术突破——SpacetimePatch(时空Patch)技术和DiffusionTransformer(DiT,或扩散型Transformer)架构。

Sora背后团队:成立不到1年,站在谷歌肩头,应届博士带队

Sora官网截图

记者查询这两项技术的原作论文发现,时空Patch的技术论文实际上是由谷歌DeepMind的科学家们于2023年7月发表的。DiT架构技术论文的一作则是Sora团队领导者之一WilliamPeebles,但戏剧性的是,这篇论文曾在2023年的计算机视觉会议上因“缺少创新性”而遭到拒绝,仅仅1年之后,就成为Sora的核心理论之一。

如今,Sora团队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关注的技术团队。记者查询OpenAI官网发现,Sora团队由Peebles等3人领导,核心成员包括12人,其中有多位华人。值得注意的是,这支团队十分年轻,成立时间还尚未超过1年。

Sora背后团队:成立不到1年,站在谷歌肩头,应届博士带队

William(Bill)Peebles社交账号截图

Sora背后团队:成立不到1年,站在谷歌肩头,应届博士带队

核心突破一:

时空Patch,站在谷歌肩膀上

此前,OpenAI在X平台上展示了Sora将静态图像转换为动态视频的几个案例,其逼真程度令人惊叹。Sora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该AI视频模型背后的两项核心技术——DiT架构和SpacetimePatch(时空Patch)。

据外媒报道,SpacetimePatch是Sora创新的核心之一,该项技术是建立在谷歌DeepMind对NaViT(原生分辨率视觉Transformer)和ViT(视觉Transformer)的早期研究基础上。

Patch可以理解为Sora的基本单元,就像GPT-4的基本单元是Token。Token是文字的片段,Patch则是视频的片段。GPT-4被训练以处理一串Token,并预测出下一个Token。Sora遵循相同的逻辑,可以处理一系列的Patch,并预测出序列中的下一个Patch。

Sora之所以能实现突破,在于其通过SpacetimePatch将视频视为补丁序列,Sora保持了原始的宽高比和分辨率,类似于NaViT对图像的处理。这对于捕捉视觉数据的真正本质至关重要,使模型能够从更准确的表达中学习,从而赋予Sora近乎完美的准确性。由此,Sora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视觉数据,而无需调整大小或填充等预处理步骤。

记者注意到,OpenAI发布的Sora技术报告中透露了Sora的主要理论基础,其中Patch的技术论文名为Patchn'Pack:NaViT,aVisionTransformerforanyAspectRatioandResolution。记者查询预印本网站arxiv后发现,该篇研究论文是由谷歌DeepMind的科学家们于2023年7月发表的。

Sora背后团队:成立不到1年,站在谷歌肩头,应届博士带队

核心突破二:

扩散型Transformer架构

相关论文曾遭拒绝

除此之外,Sora的另一个重大突破是其所使用的架构,传统的文本到视频模型(Runway、StableDiffusion)通常是扩散模型(DiffusionModel),文本模型例如GPT-4则是Transformer模型,而Sora则采用了DiT架构,融合了前述两者的特性。

据报道,传统的扩散模型的训练过程是通过多个步骤逐渐向图片增加噪点,直到图片变成完全无结构的噪点图片,然后在生成图片时,逐步减少噪点,直到还原出一张清晰的图片。Sora采用的架构是通过Transformer的编码器-解码器架构处理包含噪点的输入图像,并在每一步预测出更清晰的图像。DiT架构结合时空Patch,让Sora能够在更多的数据上进行训练,输出质量也得到大幅提高。

OpenAI发布的Sora技术报告透露,Sora采用的DiT架构是基于一篇名为Scalablediffusionmodelswithtransformers的学术论文。记者查询预印本网站arxiv后发现,该篇原作论文是2022年12月由伯克利大学研究人员William(Bill)Peebles和纽约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谢赛宁共同发表。William(Bill)Peebles之后加入了OpenAI,领导Sora技术团队。

然而,戏剧化的是,Meta的AI科学家YannLeCun在X平台上透露,“这篇论文曾在2023年的计算机视觉会议(CVR2023)上因‘缺少创新性’而遭到拒绝,但在2023年国际计算机视觉会议(ICCV2023)上被接受发表,并且构成了Sora的基础。”

据文汇报19日报道,针对有自媒体称Sora发明者之一是毕业于上海交大的天才少年谢赛宁,谢赛宁在朋友圈表示自己和Sora并没有关系,但是他也谈到,对于Sora这样的复杂系统,人才第一,数据第二,算力第三,其他都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

谢赛宁目前是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在此之前他是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科学家。

作为最懂DiT架构的人之一,在Sora发布后,谢赛宁在X平台上发表了关于Sora的一些猜想和技术解释,并表示,“Sora确实令人惊叹,它将彻底改变视频生成领域。”

“当Bill和我参与DiT项目时,我们并未专注于创新,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两个方面:简洁性和可扩展性。”他写道。“简洁性代表着灵活性。关于标准的ViT,人们常忽视的一个亮点是,它让模型在处理输入数据时变得更加灵活。例如,在遮蔽自编码器(MAE)中,ViT帮助我们只处理可见的区块,忽略被遮蔽的部分。同样,Sora可以通过在适当大小的网格中排列随机初始化的区块来控制生成视频的尺寸。”

不过,他认为,关于Sora仍有两个关键点尚未被提及。一是关于训练数据的来源和构建,这意味着数据很可能是Sora成功的关键因素;二是关于(自回归的)长视频生成,Sora的一大突破是能够生成长视频,但OpenAI尚未揭示相关的技术细节。

Sora背后团队:成立不到1年,站在谷歌肩头,应届博士带队

年轻的开发团队:

应届博士带队,还有00后

随着Sora的爆火,Sora团队也来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引发了持续的关注。记者查询OpenAI官网发现,Sora团队由WilliamPeebles等3人领导,核心成员包括12人。从团队领导和成员的毕业和入职时间来看,这支团队成立的时间较短,尚未超过1年。

从年龄上来看,这支团队也非常年轻,两位研究负责人都是在2023年才刚刚博士毕业。William(Bill)Peebles于去年5月毕业,其与谢赛宁合著的扩散Transformer论文成为Sora的核心理论基础。TimBrooks于去年1月毕业,是DALL-E3的作者之一,曾在谷歌和英伟达就职。

团队成员中甚至还有00后。团队中的WillDePue生于2003年,2022年刚从密西根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在今年1月加入Sora项目组。

此外,团队还有几位华人。据媒体报道,LiJing是DALL-E3的共同一作,201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19年获得MIT物理学博士学位,于2022年加入OpenAI。RickyWang则是今年1月刚刚从Meta跳槽到OpenAI。其余华人员工包括YufeiGuo等尚未有太多公开资料介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着力破解三个“孤岛”
...江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创下新纪录。一年摘得三项奖的背后“一年获得三项殊荣的背后,是市、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支撑,3项相关科技项目财政补助经费达209.9万元。”衢江区科技局
2024-02-06 00:41:00
...日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震动全球科技界,其背后的研究团队也浮出水面。根据OpenAI官网介绍,Sora团队包括两名研发负责人威廉·皮伯斯和蒂姆·布鲁克斯,系统负责
2024-02-28 10:40:00
清华团队提出新型光计算架构,光训练速度提升1个数量级
...左和图右分别为论文共同一作薛智威与周天贶(来源:该团队)研究团队通过建立光子传播对称性模型,未采用传统的电训练反向传播范式,化“反”为“前”。这种新范式挣脱了前向-反向光场传
2024-08-09 09:57:00
采用MoE大模型,清华创业团队医者AI构建健康管理Agent
...问题、小样本训练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现状,医者团队采用自研MoE架构大模型。通过混合架构,将大模型与全科医生AI、专科专家AI、运动教练AI、营养师AI等联合起来共同服务
2023-10-31 11:44:00
用最古朴思路“苦熬”光芯片
...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戴琼海课题组组成交叉研究团队,在智能光计算芯片领域实现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他们首创干涉-衍射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研制出全球首款大规模通用
2024-05-28 23:16:00
这项技术部署,一年帮小红书省下几个亿
...发,包含中间件、存储、缓存、DB、SRE 和质量保障等不同团队。土生土长在云上的架构让小红书拥有很好的先发优势,也使得团队在对新技术的采用上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在如何用好云上
2023-03-16 16:00:00
Sora背后团队:应届博士带队,00后入列,还专门招了艺术生
本文授权转自量子位(ID:QbitAI)克雷西 鱼羊 发自 凹非寺现在世界上最受关注的技术团队是哪一支?Sora团队,已经来到聚光灯中心。不仅项目负责人评论区被挤爆,成了????
2024-02-19 03:00:00
...源于昨日持久蓄力的“慢”。此刻,时代在召唤,使命在肩头!让我们以扎根的沉潜,为冲刺的劲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书写灿烂的青春华章!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025-10-09 18:51:00
Intel自研AI开发工具:6周芯片设计变几分钟
...程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架构师Olena Zhu博士领衔增强智能团队开发的这款AI工具,可以帮助系统架构师将数千个变量纳入未来的芯片设计中,包括精确分析激活CPU核心、I/O和
2024-04-18 01: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南报网讯(通讯员胡晓靓记者夏思宇)走进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制冷站,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稳定运转,维持药品生产GMP车间的恒温恒湿环境
2025-10-17 08:13:00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打卡数字展馆 体验未来生活
10月16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展区工作人员在调试机器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借助VR设备沉浸在古城往事中
2025-10-17 08:23:00
我从事科技研发工作,出生在一个三代从商的家庭。我的祖父是一名民营企业家,在枣强县这片土地上开启了玻璃钢产业创业之路;我的父亲骑着一辆摩托车闯荡天津
2025-10-17 09:11:00
博物馆“抢票”成第一关,中轴线打卡、汉服妆造让历史游玩出沉浸新花样……音乐节、演唱会与国际顶级体育赛事一票难求,“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常态
2025-10-17 09:15:00
新闻纵深·县域特色产业新力量|借力京津,机器人产业双链融合
阅读提示唐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机器人新赛道上频频发力,已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特种机器人为亮点、服务机器人为特色
2025-10-17 09:19:00
旭客民宿出租车广告上线,金华房东的“生意牌面”正在刷新
旭客民宿出租车广告上线,金华房东的“生意牌面”正在刷新最近在金华街头,不少人注意到一组频繁穿梭的出租车广告:“住旭客民宿
2025-10-17 09:25:00
AI EMPOWERS ALL丨神州泰岳亮相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碳硅共生,合创AI+时代——第13届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于今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启幕。神州泰岳作为中国移动长期重要合作伙伴
2025-10-17 09:25:00
内容觉醒·生态共创 | 2025瑞派短视频大赛职人组培训圆满落幕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由瑞派股份市场营销中心倾力打造的“2025年度瑞派短视频大赛职人专属赛道培训”在热烈氛围中圆满收官
2025-10-17 09:55:00
市场销售疲软,高档卷烟销售增速放缓,中低档卷烟却因消费需求旺盛出现供应紧张的问题,这是当前卷烟销售工作面临的瓶颈。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2025-10-17 10:02:00
浪潮科技三款平台产品或升级认可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拟入选第九批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公示名单。浪潮科技研发的“焱宇行业大模型服务平台 V1
2025-10-17 10:03:00
旅服会媒体开放日:全产业链盛会引关注
16日,由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旅游集团主办的2025首届国际旅行服务大会暨交易展(以下简称“旅服会”)迎来媒体开放日。来自30余家主流媒体
2025-10-17 10:04:00
把听劝搬到线下!海尔智家双11邀500+达人发起智慧科技众测
今年双11,海尔智家把“听劝”从线上搬到了线下,在黄岛东方影都打造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智慧科技众测”现场,让“用户声音”与“产品研发”真正零距离对话
2025-10-17 10:07:00
微光照公信:32 名贵州师生北京研学,解码体彩阳光密码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3日,为期三天的“2025微光行动·希望工程”体彩旭日研学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贵州民族大学
2025-10-17 10:15:00
“绽放杯”区域赛获佳绩,5G融合应用助力产业智变升级
10月15日,第八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山东区域赛决赛及颁奖典礼在济宁落下帷幕。本次大赛以“5G扬帆再启航,智绘齐鲁新篇章”为主题
2025-10-17 10:34:00
小米SU7事故后雷军首度发声!呼吁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
据澎湃新闻消息,雷军在小米汽车成都事故后首次公开露面演讲。10月16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小米CEO雷军在演讲中表示
2025-10-17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