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上回说到博士狄山在与御史大夫张汤的一次廷辩中,因为一句话没有说到位导致丧失性命。
而酷吏张汤的下场也很悲催,司马迁用了这么几个字:“汤为御史大夫七岁。败。”
“败”字该怎么理解?毁坏,荒废,衰落,失败……
张汤之败大概是有征兆的。
“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操”,张汤的朋友田甲,虽是商人,但品德不错。“始汤为小吏时,与钱通,及汤为大吏,甲所以责汤行义过失”,张汤做小官时,两人以利相交;当张汤做大官之后,田甲却勇于批评指正其道德行为的过失之处。
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司马迁不由地称赞“亦有烈士之风”!
汉武帝画像。
“河东人李文尝与汤有隙”,李文曾经与张汤有点矛盾。“已而为御史中丞,恚,数从中文书事又可以伤汤者”,不久李文成了张汤的副手(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副手),为了泄私愤,多次从奏书中寻找可以中伤张汤的证据。
“不能为地(也)”,此处用字不同,理解有区别。李文不留余地的中伤张汤,又或者李文始终没有得逞。
“汤有所爱史鲁谒居”,御史大夫属吏鲁谒居深受张汤器重。司马迁为证明张汤对鲁谒居的重视,举例鲁谒居生病。“谒居病卧闾里主人”,鲁谒居患病借住在里巷的一户人家,“汤自往视疾,为谒居摩足”,张汤亲自探望并为其按摩双足。
对于张汤的器重,鲁谒居给予厚报。“知汤不平,使人上飞变告文奸事”,鲁谒居知道张汤对李文心怀不满,于是便指使他人上奏李文图谋不轨。“变告”指上书告发谋反作乱之事。“飞”通蜚,指用流言蜚语来影射。
“事下汤,汤治论杀文,而汤心知谒居为之”,汉武帝将此事交给了张汤处理,张汤审理判决李文死罪,但是张汤心里明白此事为好基友鲁谒居暗中相助。
张汤在政坛树敌不仅仅是李文一人。
“赵国以冶铸为业”,赵国靠冶炼铸造营利。因为连年对外用兵,汉武帝财政捉襟见肘,于是设立盐官与铁官垄断盐铁专卖。“王数讼铁官事,汤常排赵王”,赵王刘彭祖多次与铁官打官司,张汤为维护铁官而排挤赵王。
“赵王求汤阴事”,赵王因此嫉恨张汤,而私下探寻张汤不可告人的事。“谒居尝案赵王,赵王怨之,并上书告”,鲁谒居又曾审理赵王的案件,赵王又怀恨在心,于是上书告发两人。
“汤,大臣也,史谒居有病,汤至为摩足,疑与为大奸”,赵王刘彭祖告发的内容并没有证据,只是怀疑,而事由便是张汤为属下按摩。
“事下廷尉”,汉武帝将此事交给了廷尉审理。(此时廷尉负责人是谁?)
张汤没啥可以担心的,心底无私天地宽。更何况,查一查更能证明自己的清白,而且廷尉曾经是自己的地盘。
然而,意外是不经意地出现了……
“谒居病死,事连其弟,弟系导官”,鲁谒居本来身体有病,进了监狱不久便病死了,事情又牵连到他的弟弟,被拘押在导官那里。
“汤亦治他囚导官”,张汤也到导官的官衙审理其他囚犯。“见谒居弟,欲阴为之,而佯不省”,看到鲁谒居的弟弟,想要暗中帮助他,表面上却装作不认识。
但是,鲁谒居的弟弟并不清楚张汤的用意,反而怨恨他,“谒居弟弗知,怨汤”。“使人上书告汤与谒居谋,共变告李文”,让人上书告发张汤与鲁谒居的阴谋,共同以谋反罪陷害李文。
“事下减宣”,此事交由减宣审理。减宣也是汉武帝时代的酷吏之一,以“敢决疑”闻名。汉武帝将此事交由减宣而不是廷尉,意图有点明显了。
毕竟,在李文案审结后,汉武帝问张汤“言变事纵迹安起?”询问张汤李文叛乱是怎么发现的。张汤假装吃惊地说,“此殆文故人怨之”,这大概是李文以前的熟人怨恨引起的。
而且,减宣曾与张汤不和,“宣尝与汤有隙”。“及得此事,究竟其事,未奏也”,接手此案后,减宣将此事追查到底,还没向汉武帝汇报。
“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恰巧发生了汉文帝陵园的下葬钱被盗一事。“丞相青翟朝,与汤约俱谢”,丞相庄青翟上朝,与张汤商量一起谢罪。
汉武帝画像。
“至前,汤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汤无与也,不谢”,到了武帝跟前,张汤心想只有丞相在四时到陵园拜祭,他应当请罪;而跟自己并不相干,没有必要谢罪。
“丞相谢,上使御史案其事”,丞相谢罪,汉武帝派御史彻查此事。“汤欲致其文丞相见知,丞相患之”,张汤想用“见知故纵法”控告丞相庄青翟,庄青翟为此深感忧虑。“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丞相府三位长史都嫉妒张汤,准备陷害他。
三位长史分别为朱买臣、王朝、边通,“故皆居汤右”,他们过去官职都曾比张汤高。“已而失官,守长史”,不久失官降职,任守丞相长史。
三人素来傲慢,如今“诎体于汤”,向张汤拜伏屈体行礼。而“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凌折之”,张汤多次越权代理丞相职务,知道这三位一向尊贵,常故意凌辱折磨他们。
以故三长史合谋曰:“始汤约与君谢,已而卖君;今欲劾君以宗庙事,此欲代君耳。吾知汤阴事。”——《史记·列传第六十二酷吏》
三人不堪张汤的羞辱,所以一起商量计策。想当初张汤与庄青翟丞相约定谢罪,转眼却欺骗了丞相;如今又想用宗庙之事弹劾丞相,这是想要取代丞相啊。我们知道张汤的不可告人之事。
“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曰汤且欲奏请,信辄先知之”,三长史派属吏逮捕并审讯了张汤的佐证田信等人,供辞表明张汤每向武帝奏报,田信都事先知道。“居物致富,与汤分之,及他奸事”,因此得以囤积取利,与张汤平分。他们还说张汤有其他奸邪之事。
“事辞颇闻”,这些话很快传到汉武帝那里。
汉武帝就问张汤,“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我有什么打算,商人总是事先就知道了,所以加倍囤积货物。这是有人泄露我的事情。
张汤并不知汉武帝这是有所指,“汤不谢”,张汤没有谢罪,“又佯惊曰:‘固宜有。’”恰巧,减宣又给添了一把火,“亦奏谒居等事”,将查处鲁谒居案上奏了。
“天子果以汤怀诈面欺”,汉武帝认为张汤果然是表里不一的险诈之人。“使使八辈簿责汤”,于是汉武帝派了八批官吏以供辞对质张汤。
司马迁用“果”字正回应了此前博士狄山曾指责张汤“诈忠”。而“八辈”特使对质张汤,说明汉武帝不容忍张汤“泄密”,更无法容忍身边重臣的欺骗,所以必欲除之而后快。张汤前后多番涉案都没有扳倒,岂料却载倒在三个瞧不起的长史手中。
然而,“汤具自道无此,不服”,张汤却一一予以否认,拒不认罪。“于是上使赵禹责汤”,汉武帝因此又派赵禹斥责张汤。
作为老朋友赵禹见到张汤,根本没有按照簿册的供辞一一核实,而是推心置腹的责备张汤。司马迁轻描淡写只用了两个字,“让汤”。
“君何不知分也?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今人言君皆有状,天子重致君狱,欲令君自为计,何多以对簿为?”——《史记·列传第六十二酷吏》
阁下怎么没有数呢?你办案灭族杀害了多少人呢?如今别人检举你都有证据,天子难以处理你的案子,想让你自己做裁决,何必多对证答辩呢?
赵禹所说击溃了张汤的心理防线。其实,张汤是否有罪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他杀戮太重,仇人太多,“罪证”都会有的。而关键的问题是,汉武帝需要张汤的脑袋来平复民怨!
“汤乃为书谢曰”,张汤于是留下了遗书给汉武帝,“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
张汤写完给汉武帝的遗书便自杀了。
在遗书中,张汤感谢汉武帝,自己没有什么功劳,却从刀笔吏位居三公。同时,再次申诉陷害他的是丞相府三位长史的阴谋。
酷吏宁成画像。
张汤之死说明了一个道理,当皇帝需要维护专制时,酷吏就是能臣干将;当皇帝平复民怨时,酷吏又是牺牲品。或许还有一点启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无论多受荣宠,越能干就越容易招致仇怨。
张汤死后,“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家里的财产不超过五百金,都是皇上的赏赐,没有其他产业。“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坚决反对,“载以牛车,有棺无椁”。
汉代有钱人一般用马拉车,用牛拉车又是贫贱象征;“椁”是套在内棺外的棺材,大概富人如此安葬。
汤母坚持薄葬,“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张汤作为天子的大臣,被恶言污蔑致死,有什么可厚葬的!
汤母这举动替张汤完成了最后的“复仇”!
汉武帝听说之后,心中明白张汤被三长史诬告,并未“泄密”囤积货物谋利。因此三位长史被处以死罪,丞相庄青翟被迫自杀,而田信竟被释放了。
当然,汉武帝还感慨汤母说,“非此母不能生此子”。“上惜汤,稍迁其子安世”,汉武帝为张汤之死感到惋惜,提拔了其子张安世。
汉武帝真的后悔了吗?
未必!
张汤毕竟是为了维护帝王权威而树敌,汉武帝想继续利用酷吏,就不能冷了他们的心,安抚一下张安世便是为了让酷吏看到希望。所以,张汤之后杜周等酷吏前赴后继,不断崛起。
人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来评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2 09: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