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酷吏张汤死后,汉武帝后悔了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2 07:14:00 来源:戏说三国

上回说到博士狄山在与御史大夫张汤的一次廷辩中,因为一句话没有说到位导致丧失性命。

而酷吏张汤的下场也很悲催,司马迁用了这么几个字:“汤为御史大夫七岁。败。”

“败”字该怎么理解?毁坏,荒废,衰落,失败……

张汤之败大概是有征兆的。

“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操”,张汤的朋友田甲,虽是商人,但品德不错。“始汤为小吏时,与钱通,及汤为大吏,甲所以责汤行义过失”,张汤做小官时,两人以利相交;当张汤做大官之后,田甲却勇于批评指正其道德行为的过失之处。

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司马迁不由地称赞“亦有烈士之风”!

酷吏张汤死后,汉武帝后悔了吗?

汉武帝画像。

“河东人李文尝与汤有隙”,李文曾经与张汤有点矛盾。“已而为御史中丞,恚,数从中文书事又可以伤汤者”,不久李文成了张汤的副手(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副手),为了泄私愤,多次从奏书中寻找可以中伤张汤的证据。

“不能为地(也)”,此处用字不同,理解有区别。李文不留余地的中伤张汤,又或者李文始终没有得逞。

“汤有所爱史鲁谒居”,御史大夫属吏鲁谒居深受张汤器重。司马迁为证明张汤对鲁谒居的重视,举例鲁谒居生病。“谒居病卧闾里主人”,鲁谒居患病借住在里巷的一户人家,“汤自往视疾,为谒居摩足”,张汤亲自探望并为其按摩双足。

对于张汤的器重,鲁谒居给予厚报。“知汤不平,使人上飞变告文奸事”,鲁谒居知道张汤对李文心怀不满,于是便指使他人上奏李文图谋不轨。“变告”指上书告发谋反作乱之事。“飞”通蜚,指用流言蜚语来影射。

“事下汤,汤治论杀文,而汤心知谒居为之”,汉武帝将此事交给了张汤处理,张汤审理判决李文死罪,但是张汤心里明白此事为好基友鲁谒居暗中相助。

张汤在政坛树敌不仅仅是李文一人。

“赵国以冶铸为业”,赵国靠冶炼铸造营利。因为连年对外用兵,汉武帝财政捉襟见肘,于是设立盐官与铁官垄断盐铁专卖。“王数讼铁官事,汤常排赵王”,赵王刘彭祖多次与铁官打官司,张汤为维护铁官而排挤赵王。

“赵王求汤阴事”,赵王因此嫉恨张汤,而私下探寻张汤不可告人的事。“谒居尝案赵王,赵王怨之,并上书告”,鲁谒居又曾审理赵王的案件,赵王又怀恨在心,于是上书告发两人。

“汤,大臣也,史谒居有病,汤至为摩足,疑与为大奸”,赵王刘彭祖告发的内容并没有证据,只是怀疑,而事由便是张汤为属下按摩。

“事下廷尉”,汉武帝将此事交给了廷尉审理。(此时廷尉负责人是谁?)

张汤没啥可以担心的,心底无私天地宽。更何况,查一查更能证明自己的清白,而且廷尉曾经是自己的地盘。

然而,意外是不经意地出现了……

“谒居病死,事连其弟,弟系导官”,鲁谒居本来身体有病,进了监狱不久便病死了,事情又牵连到他的弟弟,被拘押在导官那里。

“汤亦治他囚导官”,张汤也到导官的官衙审理其他囚犯。“见谒居弟,欲阴为之,而佯不省”,看到鲁谒居的弟弟,想要暗中帮助他,表面上却装作不认识。

但是,鲁谒居的弟弟并不清楚张汤的用意,反而怨恨他,“谒居弟弗知,怨汤”。“使人上书告汤与谒居谋,共变告李文”,让人上书告发张汤与鲁谒居的阴谋,共同以谋反罪陷害李文。

“事下减宣”,此事交由减宣审理。减宣也是汉武帝时代的酷吏之一,以“敢决疑”闻名。汉武帝将此事交由减宣而不是廷尉,意图有点明显了。

毕竟,在李文案审结后,汉武帝问张汤“言变事纵迹安起?”询问张汤李文叛乱是怎么发现的。张汤假装吃惊地说,“此殆文故人怨之”,这大概是李文以前的熟人怨恨引起的。

而且,减宣曾与张汤不和,“宣尝与汤有隙”。“及得此事,究竟其事,未奏也”,接手此案后,减宣将此事追查到底,还没向汉武帝汇报。

“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恰巧发生了汉文帝陵园的下葬钱被盗一事。“丞相青翟朝,与汤约俱谢”,丞相庄青翟上朝,与张汤商量一起谢罪。

酷吏张汤死后,汉武帝后悔了吗?

汉武帝画像。

“至前,汤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汤无与也,不谢”,到了武帝跟前,张汤心想只有丞相在四时到陵园拜祭,他应当请罪;而跟自己并不相干,没有必要谢罪。

“丞相谢,上使御史案其事”,丞相谢罪,汉武帝派御史彻查此事。“汤欲致其文丞相见知,丞相患之”,张汤想用“见知故纵法”控告丞相庄青翟,庄青翟为此深感忧虑。“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丞相府三位长史都嫉妒张汤,准备陷害他。

三位长史分别为朱买臣、王朝、边通,“故皆居汤右”,他们过去官职都曾比张汤高。“已而失官,守长史”,不久失官降职,任守丞相长史。

三人素来傲慢,如今“诎体于汤”,向张汤拜伏屈体行礼。而“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凌折之”,张汤多次越权代理丞相职务,知道这三位一向尊贵,常故意凌辱折磨他们。

以故三长史合谋曰:“始汤约与君谢,已而卖君;今欲劾君以宗庙事,此欲代君耳。吾知汤阴事。”——《史记·列传第六十二酷吏》

三人不堪张汤的羞辱,所以一起商量计策。想当初张汤与庄青翟丞相约定谢罪,转眼却欺骗了丞相;如今又想用宗庙之事弹劾丞相,这是想要取代丞相啊。我们知道张汤的不可告人之事。

“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曰汤且欲奏请,信辄先知之”,三长史派属吏逮捕并审讯了张汤的佐证田信等人,供辞表明张汤每向武帝奏报,田信都事先知道。“居物致富,与汤分之,及他奸事”,因此得以囤积取利,与张汤平分。他们还说张汤有其他奸邪之事。

“事辞颇闻”,这些话很快传到汉武帝那里。

汉武帝就问张汤,“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我有什么打算,商人总是事先就知道了,所以加倍囤积货物。这是有人泄露我的事情。

酷吏张汤死后,汉武帝后悔了吗?

张汤并不知汉武帝这是有所指,“汤不谢”,张汤没有谢罪,“又佯惊曰:‘固宜有。’”恰巧,减宣又给添了一把火,“亦奏谒居等事”,将查处鲁谒居案上奏了。

“天子果以汤怀诈面欺”,汉武帝认为张汤果然是表里不一的险诈之人。“使使八辈簿责汤”,于是汉武帝派了八批官吏以供辞对质张汤。

司马迁用“果”字正回应了此前博士狄山曾指责张汤“诈忠”。而“八辈”特使对质张汤,说明汉武帝不容忍张汤“泄密”,更无法容忍身边重臣的欺骗,所以必欲除之而后快。张汤前后多番涉案都没有扳倒,岂料却载倒在三个瞧不起的长史手中。

然而,“汤具自道无此,不服”,张汤却一一予以否认,拒不认罪。“于是上使赵禹责汤”,汉武帝因此又派赵禹斥责张汤。

作为老朋友赵禹见到张汤,根本没有按照簿册的供辞一一核实,而是推心置腹的责备张汤。司马迁轻描淡写只用了两个字,“让汤”。

“君何不知分也?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今人言君皆有状,天子重致君狱,欲令君自为计,何多以对簿为?”——《史记·列传第六十二酷吏》

阁下怎么没有数呢?你办案灭族杀害了多少人呢?如今别人检举你都有证据,天子难以处理你的案子,想让你自己做裁决,何必多对证答辩呢?

赵禹所说击溃了张汤的心理防线。其实,张汤是否有罪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他杀戮太重,仇人太多,“罪证”都会有的。而关键的问题是,汉武帝需要张汤的脑袋来平复民怨!

“汤乃为书谢曰”,张汤于是留下了遗书给汉武帝,“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

张汤写完给汉武帝的遗书便自杀了。

在遗书中,张汤感谢汉武帝,自己没有什么功劳,却从刀笔吏位居三公。同时,再次申诉陷害他的是丞相府三位长史的阴谋。

酷吏张汤死后,汉武帝后悔了吗?

酷吏宁成画像。

张汤之死说明了一个道理,当皇帝需要维护专制时,酷吏就是能臣干将;当皇帝平复民怨时,酷吏又是牺牲品。或许还有一点启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无论多受荣宠,越能干就越容易招致仇怨。

张汤死后,“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家里的财产不超过五百金,都是皇上的赏赐,没有其他产业。“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坚决反对,“载以牛车,有棺无椁”。

汉代有钱人一般用马拉车,用牛拉车又是贫贱象征;“椁”是套在内棺外的棺材,大概富人如此安葬。

汤母坚持薄葬,“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张汤作为天子的大臣,被恶言污蔑致死,有什么可厚葬的!

汤母这举动替张汤完成了最后的“复仇”!

汉武帝听说之后,心中明白张汤被三长史诬告,并未“泄密”囤积货物谋利。因此三位长史被处以死罪,丞相庄青翟被迫自杀,而田信竟被释放了。

当然,汉武帝还感慨汤母说,“非此母不能生此子”。“上惜汤,稍迁其子安世”,汉武帝为张汤之死感到惋惜,提拔了其子张安世。

汉武帝真的后悔了吗?

未必!

张汤毕竟是为了维护帝王权威而树敌,汉武帝想继续利用酷吏,就不能冷了他们的心,安抚一下张安世便是为了让酷吏看到希望。所以,张汤之后杜周等酷吏前赴后继,不断崛起。

人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来评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2 09: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为什么重用酷吏治国?
汉武帝刘彻一直对儒家很感兴趣,在即位初年就曾经重用儒生,后来虽然受到祖母窦太后的干扰,但仍然没有放弃用儒生治国的想法。窦太后死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
2023-08-28 06:12:00
西汉酷吏张汤杀人如麻,他为什么要自杀?
作为西汉时期“酷吏”的代表人物,张汤是汉武帝(刘彻)一朝的重要大臣,位居三公之列,执法严酷无情,深受汉武帝的信任。可以说,汉武帝前期的每项重大政治举措几乎都少不了张汤的参与,他既
2023-06-08 20:33:00
太子刘据被害死后,汉武帝后来是怎样报仇雪恨的?
...,自己遭到清算。江充是怎么得罪太子的呢?当初江充被汉武帝宠信,任命他为直指绣衣使者,专门负责缉捕京城盗贼、监察王公贵族以及官员们的违规行为。江充到任之后,作为酷吏,他自然是严
2023-02-22 16:17:00
从童年烙印到攀附权贵,酷吏张汤的成长历程
...及出为侯,大与汤交,遍见汤贵人”,田胜后来被释放,汉武帝时又被封侯,与张汤交情极深,引荐张汤遍见京城贵族。而自从张汤依附于田胜,升官通道算是打通了。“汤给事内史,为宁成掾”,
2023-05-19 08:52:00
...。张汤熟读《尚书》、《春秋》,精通法律,又擅长揣摩汉武帝的心思,由此深得龙宠。汉武帝想做什么事,张汤总能从经典中找到法律依据,为汉武帝独揽皇权、打击豪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4-03-12 21:13:00
汉武帝时期的酷吏张汤,是个刑讯天才,铁面无私、冷酷无情,杀人时甚至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因此他很快成为武帝统治臣民的一把利剑,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官声更是让人闻风丧胆。但是酷吏
2023-03-14 11:31:00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什么灭了他全家
...汉时期的名将,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霍去病的舅舅,在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中,他曾七战七捷,他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又为大汉开疆扩土。卫青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其去世后,谥号
2023-04-30 16:43:00
张汤凭借断案能力得到汉武帝重用,为何最后自杀?
...老鼠的事情让张汤的父亲发现了张汤这方面的天赋,后来汉武帝刘彻上位后将张汤重用,成为了刘彻的得力帮手,但就是这样一个努力为皇帝工作的人竟然自杀了。张汤一开始任职的时候只是一名小
2023-04-20 16:15:00
聊聊汉武帝时期的最高法院院长——张汤
张汤,长安杜陵人,汉武帝时期的最高法院院长。司马迁写《史记》时,将张汤归入了《酷吏列传》。说张汤是酷吏,倒也没有冤枉他。我们可以看看经他手办理的案件。张汤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是从他
2023-01-10 14: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