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17日 07版)
【一线讲述】
讲述人:湖南怀化市泸阳国有林场护林员 袁章清
我是土生土长的林场子女,父亲是林场第一代护林员。20世纪80年代,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南下创业。我看到林场护林员紧缺,于是追随父亲的足迹,主动向林场递交申请,成了一名护林员。
我带着妻子长期住在深山里的工棚,在没有通信与电灯的环境里,白天在防火瞭望台观测和记录森林里的动态变化,晚上则在煤油灯下分析和思考护林情况。年复一年,我先后写下了150余本护林记录,巡山16万公里。
在林子里,防火瞭望台就是我的家。我不仅要守住2000余亩林子,还要在瞭望台上观测2万亩可视区内的所有森林。在长期观测下,我摸索出了一整套观察规律,为准确判断和及时扑救火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20世纪90年代是木材最畅销的时期,偷砍盗伐林木现象时常发生。为了守护好一草一木,我带着自卫工具,白天不间断在林子里穿行,晚上携着妻子巡林到深夜,发现不法行为就及时处置。37年来,我先后劝返携带火种进山人员1560余次,制止偷砍行为50余次。
在干好护林工作的同时,我经常利用雨季等时间,在附近的空坪荒地义务植树。多年来,我先后完成造林100余亩,抚育林地近300亩。
看着青山连绵不断、林子郁郁葱葱,我对当初接力护林的选择无怨无悔。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李晓东、周洪双、张士英、常河、张文攀、闫磊、禹爱华、龙军、姚亚奇 本报通讯员 阳林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