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四川: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01 10:4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11月28日,新建的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宁铁路(以下简称“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运营。当天,位于德阳市孝德镇年俗村的绵竹南站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便捷的交通将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文化旅游注入新活力。

对于年俗村的未来,大家充满了期待。而刚刚结束的四川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也为下一步推动全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在会上指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要把握其活的灵魂和精髓,并贯穿到全省具体实践中。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战略定力,坚持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既集中力量打好一批标志性战役,取得可感可及的具体成效,又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四川: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

来自四川各市州的与会代表参观典型示范村。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深挖资源 因地制宜 打造向往的生活

行走在绵阳市游仙区铁炉村,幢幢特色夯土房点缀其中。夯土建筑俗称“老土房”,以川东民居为主的老土房冬暖夏凉,拥有上百年的历史。

凭借诗意田园风光,铁炉村通过翻修老旧的夯土老屋,保留小青瓦、土墙等传统乡村元素而打造的民宿颇具特色,如今已是远近有名的“网红”村。铁炉村改建了铁炉书院,开设“数字”商城,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村集体的闲置资产也得到有效利用。2022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万元。在保护原村落的同时,铁炉村还设置了川剧脸谱陈列室、竹编艺术工作室、扎染制作工坊、黄荆凉粉制作工坊,打造非遗文化阵地。

村民曹富兴过去是一位小学老师,退休后,他向董氏扎染第四代传承人欧阳曼娘学习了染布手法。“暑假有游学的小学生,我负责教他们学习扎染,让他们认识、接受民俗艺术,了解自然与生活的关系。”在曹富兴看来,非遗文化阵地让村庄活起来,既有文化魅力,又增强了乡村吸引力。

四川: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

铁炉村村民曹富兴正在制作扎染。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吃土菜、穿土布、住土屋、亲土地”,家乡生活场景,这几年也吸引在外人才返乡投资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的铁炉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和美乡村建设模式。据铁炉村党总支书记涂先国介绍,当地以十八湾地形地貌创设“山湾长”,实施“湾人治湾”。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民主评议,评选出致富带头能力强、威望高、群众口碑好的“山湾长”,依托“祖屋议事堂”,开展民主评议,认真落实村民公约。

和铁炉村不同,德阳市孝德镇年俗村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群众向往的环境美、设施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和谐美为主线,奏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四重奏”。

舒适、文化氛围浓厚的民宿是年俗村的特色。由村内一栋村级集体资产的闲置房舍改建而成的“年俗·年舍”,今年2月底在原有基础上实施了“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增设休闲庭院、书吧、木屋房,打造出一步一景的诗情画意空间,为客人提供了走出房间也可以随时休憩、互动的另一个空间,增添了民宿的“露营体验”。

四川: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

民宿“年俗·年舍”由年俗村内一栋村级集体资产的闲置房舍改建而成。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目前年俗村有4家餐饮、3家民宿,都在进行提档升级,准备接待游客。”孝德镇党委书记侯科说,突出一个“融”,让乡村更宜业。年俗村深挖文化内涵,开发旅游、观光、住宿服务等24类经营项目,打造一站式年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形成多元格局。

循序渐进 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

作为远近闻名的精品示范村,铁炉村与年俗村的蝶变,是四川全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缩影。

近年来,四川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省乡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8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个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分别达98%和65.6%,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连续5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徐芝文称,接下来,四川将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升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方法策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注重体现乡土味道、自身特色,不追求整齐划一,更防止千篇一律,让万千乡村各展其长、各美其美。”在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上,省委书记王晓晖指出,要着眼建设“宜居”乡村,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努力做到优质、均衡、集约、高效,不断提升可及性、便利度和群众获得感;要着眼建设“宜业”乡村,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整体提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着眼建设“和美”乡村,坚持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持续提升治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传承保护乡土特色,打造具有巴蜀韵味、彰显各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 张守帅)11月28日,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2023-11-29 04:30:00
林岩村:党群同心共绘乡村宜居新蓝图
...升,林岩村充分释放乡村的内生动力,党群同心共绘乡村宜居的美好新蓝图。
2023-11-08 04:03:00
从一条路展开调研
...,切实推动乡村产业落地、帮助村民致富增收、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压紧压实作为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支撑单位的责任,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质量,紧盯乡村规划落地问题,助力
2023-06-26 06:14:00
...和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舞动规划之笔,绘就美好蓝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呼之欲出。六盘水市水城区在规划、建设上做足文章,打造产业型、文旅型、康养型、工矿型、生态型“五型”村居,勾勒
2023-08-22 05:13:00
四川青神: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厚植生态本底
...现全县萤火虫栖息群数量达51个。提高绿色品质,构建“宜居青神”。改善人居和生态环境,打造美丽宜居青神,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46个。深入贯彻“公园城市”理念,建成竹里桃花
2024-01-11 18:40:00
...济等方面的情况,将杉林湾村整体发展目标定位为“山水宜居好家园、乡村振兴新示范”。 在整体结构布局方面,围绕“强农、拓产、兴旅”的总体发展思路,以高效现代农业、田园休闲产业为重
2024-05-15 13:32:00
...来,黄舣镇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落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标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以绣花功夫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内外兼修 提升颜值
2024-06-18 14:09:00
四川集中财力支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转自:巴中日报每年支持建设2000个村四川集中财力支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4年计划筹集到村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47
2024-04-03 13:33:00
四川省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布会现场据了解,近年来,四川省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91%,行政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分别达到了65.6%、98%以上,农村自来
2023-03-15 16: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