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四部史书的记载很明确:刘备取得汉中,首功之臣是赵云而不是黄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2 10:52:00 来源:戏说三国

赵云有没有资格位列蜀汉五虎大将?这个问题,在网文兴起之前并没有出现,也正是因为有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文,才有了吹捧陈到而贬低赵云的爆文——有时候骂名人和自己挨骂,都是流量密码。

近年来喜欢读正史的人越来越多,“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被称为笑话,“神将陈到”也被打回原形——史料中关于陈到的记载不超过五句,“司空军谋祭酒”郭嘉也被翻了个底朝天:他跟随曹操十一年,官职连半级都没晋升,一向以知人善任善法分明著称的曹操尚且不重用的郭嘉,如何跟顾命丞相诸葛亮相提并论?

黑诸葛亮而吹郭嘉不灵了,黑赵云而捧陈到,也经不起正史验证,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根据正史(不仅限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一看赵云在汉中之战所起的作用:刘备取得汉中之战胜利并自立为汉中王,首功之臣是赵云还是黄忠?

四部史书的记载很明确:刘备取得汉中,首功之臣是赵云而不是黄忠

熟读三国史料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汉中之战从建安二十三年就开打了,刘备应该算首战失利:“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先主次于阳平关,与渊、郃等相拒。”

打败仗的就是马超和张飞——马超主动投降刘备后,只参加了一次战役,还打输了:“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建安二十三年)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

击败张飞马超的,是曹洪和曹休,但起主要作用的是骑都尉曹休,在迎战张飞马超之前,曹操就授予了曹休很大权力:“汝虽参军,其实帅也。”

曹洪有些贪财和莽撞,但是对曹老板的命令,还是不折不扣执行的,所以把指挥大权全交给了侄子曹休,那一战曹休也不负曹操重望,识破了张飞的虚张声势之计,先击败了吴兰,迫使张飞马超不得不退兵。

四部史书的记载很明确:刘备取得汉中,首功之臣是赵云而不是黄忠

张飞被曹洪击败,心里肯定很郁闷,因为就连后来不可一世的张郃,也不是张飞的对手,在宕渠、蒙头、荡石也被张飞打得仅剩十几个人弃马缘山而逃。

汉中之战,张飞小败大胜,马超有败无胜,黄忠阵斩夏侯渊立下大功,但刘备并不太满意:“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张郃),用此何为邪(杀了夏侯渊有啥用)!’”

黄忠杀了夏侯渊,刘备表示不满,肯定是做给娶了夏侯渊侄女的张飞看的,事实上刘备围点打援,就是想消灭夏侯渊,而夏侯渊之死,张郃也要负很大责任:“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夏侯渊之所以战死,完全是因为张郃顶不住刘备的进攻,夏侯渊为了救部下而陷入刘备包围,可以说是虽死犹荣,但刘备和张飞却未必高兴:刘备可能是假生气,张飞则是真为难——回家可能要规搓板了。

四部史书的记载很明确:刘备取得汉中,首功之臣是赵云而不是黄忠

有据可查的刘备集团汉中之战有功之将,除了讨虏将军黄忠(后受封后将军)、扬武蒋军法正(后受封尚书令、护军将军),就是翊军将军赵云(后受封为中护军、征南将军)了。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赵云的中护军、征南将军并不是刘禅继位后才加封的,精通古文的读者诸君当然能理解《三国志·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这句话的意思:“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建兴元年和章武三年是同一年,“为”的意思是赵云此前已经是中护军、征南将军,刘禅继位后加封为永昌亭侯,改任镇东将军——这是当时的惯例:高级将军外出征战,封征某将军,战事结束到某方镇守,就封镇某将军,征某将军麾下有兵,镇某将军有地盘,比如曹仁打周瑜、关羽的时候,都是征南将军(前期有个“行”字,也就是代理,襄樊之战时转正了),驻扎在潼关防守马超的时候,就是行安西将军。

赵云的征南和镇东,都是因为战争需要而设立的军职,只有中护军是常设固定军职,掌管京城戍卫和将士升黜考核。

四部史书的记载很明确:刘备取得汉中,首功之臣是赵云而不是黄忠

按照时间推算,赵云在荆州时就很受刘备重用,牙门将军领桂阳太守,既是刘备的禁卫军司令,又是封疆大吏,刘备入川,赵云为“留营司马”,文化研究专家周思源教授说留营司马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部司令兼公安局长,既负责大本营的防御工作,同时又负责治安工作。

入川之战,赵云的功劳也不小,《云别传》或许不足为凭,还有《华阳国志》写得很清楚:“建安十九年,关羽统荆州事,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江降下巴东,入巴郡。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

赵云在西川平定后受封翊军将军,这是刘备专门为他发明的官职,我们细看史料,就会发现牙门将军、留营司马也是刘备专为赵云发明的,这说明在刘备心目中,赵云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承担一些前所未有的特殊工作。

说刘备不肯重用赵云,那纯属不看史书的瞎掰:刘备要伐吴,秦宓劝阻被下狱,赵云强烈反对,刘备却仍然让他“督江州”为总预备队,刘备兵败夷陵,最先召见的也是赵云:“先主失利于秭归,章武二年秋八月,收兵还巫,云进兵至永安(白帝托孤又叫永安托孤),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

四部史书的记载很明确:刘备取得汉中,首功之臣是赵云而不是黄忠

赵云比诸葛亮早五六个月见刘备,这半年里刘备跟赵云说了些什么,是不是在为第二次伐吴做准备,史书没有记载,那是因为刘备运气不好,在曹丕兵分三路进攻东吴的时候拉肚子爬不起来,所以没有把握住这个灭吴的良机。

没有任何史料证明刘备因赵云反对伐吴而生气,却至少有四部史料可以证实,刘备之所以能拿下汉中并进位汉中王,首功之臣就是时任翊军将军的赵云。

这四部史书分别是宋朝朱熹编著《资治通鉴纲目》、元朝胡一桂的《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元朝赵居信的《蜀汉本末》、明朝章如愚的《群书考索》。

这四部史书有重合文字,咱们先看被收入《四库全书》的《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十四,该章起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尽汉后主建兴五年:“云抱备子禅,与关羽船会,得济沔,遇刘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刘备击夏侯渊,破斩之。三月,魏王操出斜谷,刘备将赵云击其军,败之,夏五月操引还备遂取汉中。”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卷九:“己丑孙权以帝(刘备)领荆州牧,权畏之,进妹固好。周瑜分南岸给帝。庚寅以给少,见权借荆州,从之。甲午,降益州牧刘璋,乙未以诈自取益州,其年权取荆州,中分之。己亥,斩操将夏侯渊,操自长安出邪谷,军遮要以临汉中,赵云大败操兵,操引还长安,帝遂有汉中,自称汉中王。”

四部史书的记载很明确:刘备取得汉中,首功之臣是赵云而不是黄忠

《蜀汉本末》和《群书考索》的记载跟前两部史料的记载基本一致,从这四部史料中,我们能看出所谓的“借荆州”只是孙权背刺盟友的借口而已,刘备只是从周瑜手里借到了南郡的南半部分而已,而刘备打赢汉中之战的首功之臣,确确实实是赵云。

史书用天干地支纪年,给我们核定事件发生年代制造了很多麻烦,但是我们将这些史料与编年体的《资治通鉴》一对照,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建安二十四年三月,魏王操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刘备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乃敛众拒险,终不交锋。操运米北山下,黄忠引兵欲取之,过期不还。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阵,且斗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人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雷鼓震天,唯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

如果有人说前面引用的四部史料权威性不足,那么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应该够可信了吧?将那四部史料跟《资治通鉴》对照分析,读者诸君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2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史书中这个字表明:赵云官职比关羽张飞稍低,权力比马超黄忠还大
...在讲坛上口沫横飞,但却连《三国志》都没有细读,他说赵云在刘禅继位前一直是个杂号将军,那就是读书不细的结果——《三国志》卷三十六中的一个字就可以表明,赵云的官职只比关羽张飞低一
2024-11-12 11:19:00
刘备选择魏延镇守汉中,而选择四方将军和赵云是为什么?
...惊"。魏延当时魏延仅为牙门将军,是刘备平定益州之前赵云的职位,可以说职位并不高。排在魏延之前的不仅有后来的四方将军和赵云,还有归属益州势力的黄权、李严等人。那么,刘备为什么偏
2023-01-17 21:40:00
赵云常年当配角,最后一仗被诸葛亮当成炮灰
...一直都是千年武圣,还是财神爷,地位在民间最为尊崇。赵云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大有超越关羽的意思。当年我在袁阔成老先生的评书中听到“常山赵子龙,浑身都是胆”的批语,眼泪差点流下来。
2022-12-19 12:49:00
刘备唯独没有提升赵云的官职,这是为何呢
赵云,字子龙,蜀汉大将,是三国历史中最具人气的人物。不过同他的人气相比,他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就低了许多。特别是刘备称汉中王和开国称帝时,对群臣百官大加封赏,唯独没有提升赵云的官职
2023-04-23 11:24:00
正史中赵云的排名为何这么靠后
一部《三国演义》中,若论粉丝值最高的武将,应该非赵云莫属。以演义为蓝本,在民间广为传播的三国二十四位名将的排名中,赵云高居第二,仅次于刘、关、张一起上都没有搞定的吕布:一吕二赵三
2023-05-31 08:59:00
赵云在军事、政治等方面有哪些成就与贡献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2023-06-14 15:39:00
汉中之战,曹魏在兵力上占优,为何曹操主动撤军?
...,令人惊奇。后世史学家大多认为,曹操在汉水之战中被赵云用空营计击败,应该是改变汉中之战结局的重要因素,因而大多将这一战的功劳记在了赵云身上。汉中之战背景建安十三年(208年)
2023-05-22 08:06:00
蜀汉众将中,刘备真正欣赏的大将是谁
...说了那么四个字:“咦,飞死矣”!那么除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三人如何呢?刘备是否真心欣赏他们?答案是否定的!相比于关羽张飞,正史中的赵云,并未独立领兵,他长期从事的工作
2023-11-09 11:24:00
如果由赵云坐镇荆州后方,孙权还能偷袭成功吗?
从史书记载来看,关羽北伐的时候,刘备派赵云守荆州,在后方辅助关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主要是因为,首先,赵云不在五虎将之列,因此有人称之为杂牌将军。虽然在三国演义当中,赵云也是五
2022-12-15 20: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
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萧山博物馆馆藏文物显德五年舍利铜塔之一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是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两座铜塔分别于1966年、1967年出土于萧山祇园寺的东
2025-08-08 17:19:00
长留学士住西湖
西泠印社“岁青岩”西泠印社“四照阁”孤山“四照亭” 孤山岁寒崖《新建苏文忠公祠记》吴山“感花岩” 净慈寺东坡问茶亭孤山“白苏二公祠”杭州历史上能被称作“西湖长”的
2025-08-08 17:49:00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 第六期精彩回顾
8月8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第六期顺利举行。走进张养浩纪念馆,展厅内的古籍拓片
2025-08-08 22:3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