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朝作为中国封建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共历十六帝,享国276年,期间有兢兢业业政绩斐然的圣明君主,也有浑浑噩噩声色犬马的荒唐帝王,皇帝的理政态度和行事作风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作质量和效率。而且帝王的更替不仅是皇位的交接,也是朝臣的一次洗牌,更是国家一时间失去有力领导者,人心浮动,国家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刻,所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帝王的频繁更替对国家也是好处。
但是,纵观明朝十六帝的在位时长,除明太祖朱元璋、明世宗朱厚熜、明神宗朱翊钧相对较长以外,其他的君主比起来就明显短了很多,例如明景帝朱祁钰、明穆宗朱载坖、明熹宗朱由校都不到10年,明惠帝朱允炆在位4年,明仁宗朱高炽在位8个月,明光宗朱常洛更是只在位1个月。从整体上看,明朝皇帝貌似在位时长普遍都算不上长?
依据《明史》“皇帝本纪”中清晰记录的明朝各位皇帝生卒年月,可以计算出他们的平均寿命为42岁,十六位皇帝仅明太祖、明成祖、明世宗、明神宗四人超过50岁,明惠帝、明宣帝、明英宗、明代宗、明孝宗、明武宗、明穆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是为皇帝更是不到40岁,从年龄来看,30+的他们理应正是身体强健并且有了阅历,可以凭借着皇权在政事上大有作为造福百姓的人生黄金时段,结果全部殡天。
如果对明朝历史不太了解的话,面对皇帝壮年驭龙上宾的问题,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皇帝是个高危职业,他们是不是死于毒杀?刺杀?佞臣篡位?哈哈哈,其实答案一点也不玄幻和刺激,单纯就是大限已至。依据正史和相关实录资料可以知道的是,除了明惠帝在朱棣攻陷京城后不见踪迹,以及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是在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后自缢身亡以外,其余的皇帝全部为病死,但是严格意义上说,只有明太祖和明成祖是寿终正寝,其他皇帝们各有各的病因,各有各的荒唐。今天咱们不讨论他们的政绩如何,就说说他们身为君王的荒诞行径。
专情宽容“姐弟恋”。明宪宗朱见深3岁时,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兵败被瓦剌掳走,国不能一日无君,叔父朱祁钰代替父亲即帝位。瓦剌不杀朱祁镇的原因本是想以此威胁朱祁钰获得好处,可是瓦剌的算盘没能如意,掳走朱祁镇的1年间,不仅没捞到什么好还被明朝打败了好几次,无奈之下,瓦剌只能把朱祁镇放回明朝以期望求得和谈。已经到手的皇权岂有归还的道理?
《明史纪事本末》和《明实录》对于两兄弟见面后到底是兄弟情深还有冷眼相对各执一词,但结果都是朱祁镇的回归没有让朱见深的日子好转,在外流落了一年多的太上皇被锁在南宫整整七年,南宫大门被上锁灌铅,由锦衣卫戒严看管,送来的食物只能通过小洞传递,而且还时常出现食物不够的情况,朱见深的母亲不得不做些女红叫人代为变卖换些银两打点水生活,最后也因为眼前的艰难生活悲痛过度,日夜啼哭瞎了眼。
朱祁镇回京也让朱祁钰产生了危机感,执意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1457年,朱祁镇因夺门之变复辟,朱见深复立为太子。年幼的地位变动和权谋算计让朱见深极为不安,留下了口吃的毛病,这样的环境下他需要一个依靠,正因如此才有了他和万贵妃的感情牵连。
万贵妃的小名叫贞儿,其父因违反律法被流配边疆,自己被孙太后看中4岁就进宫为奴,她比朱见深年长17岁,据正史记载,万氏于正统十四年,奉命照顾当时年仅两岁的朱见深,之后一直陪着朱见深度过了他幼年最为艰难和黑暗的日子。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万氏在朱见深的成长过程中犹如母亲、姐姐、爱人。朱见深继位初期任用贤明还有明君的架势,得过一片赞誉,往后逐渐沉迷享乐。因为万氏出身低微,朱见深即位后想立她为皇后的提议被太后一律驳回,只好立她为贵妃,那时朱见深18岁,万氏35岁,史料记载,朱见深撇下世家出身且年轻貌美的吴皇后,夜夜留宿于万贵妃居住的宁贞宫。万氏也借着恩宠越发不把万贵妃放在眼里,1464年,与朱见深成亲不到一个月的吴皇后因不满万氏被废,有前车之鉴,之后被立的吴皇后也就不敢招惹万氏,万贵妃也更为骄横。
万氏曾为朱见深育有一子,但没多久便夭折此后再未有孕,为了不让别的妃子因子嗣威胁自己的地位,《明史》记载,万妃对怀孕的妃子或者已降生的皇子都进行了谋害,如悼恭太子就死于万氏之手,大臣曾进言让皇帝“溥恩泽”以广后嗣,朱见深面上答应实则仍专宠万氏,同样,纳进后宫受临幸的女子万氏也会想尽办法让她们避子、堕胎。即便如此,朱见深仍然没有对她进行责罚,恩宠不减,一直到万氏去世,朱见深也因爱妃病殁悲痛成病而死。
另一方面,朝堂也因万氏的恩宠受到影响,毫无学问的万安在朝堂上最尊为“阁老”,沉溺于与万氏的朱见深宠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致使佞臣当权、西厂横恣,朝纲败坏。
寻仙问道修仙人。明成祖认为靖难之役的胜利中还有真武大帝的佑助,由此开启了明朝皇帝崇道的风气,之后的明朝历位皇帝也承袭了这一风气,尤其是明世宗朱厚熜最为痴狂。朱厚熜是继唐玄宗、宋徽宗之后的又一位道教皇帝,他对道教的痴迷程度和那长久不变的道教信仰可谓空前绝后。
朱厚熜即位后,因为过度纵欲身体素质下降,“重咳二十余日”、“复得奇疾,非寒非热,卧三旬乃起”,还在南巡是遭遇火灾,还有之前几位皇帝也多英年早逝,生病、吉凶、短寿叫明世宗尤为无助,为了保住自己长久的帝位,他把希望寄托在神仙保佑和道教方术上,开始服用各种号称是仙药的丹丸,例如用男童的小便或是少女初次的葵水为制作材料给自己恢复身体、帮助淫欲。
因为政治形式,见识过议大礼血腥打压,臣子勾结与君王抗衡让明世宗对自己的臣子始终不放心,唯有相信仙法道术才能保佑自己排除异己,保护自己的安全借神灵获得安全感,杀阁臣、杀九卿、苛酷言官,明朝其余十五位皇帝没有谁能做到他这个地步。
朱厚熜不仅父母加封道号,还给自己自封了一堆称号,如“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飞玄真君”、“太上大罗天仙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等。几近疯魔的沉迷道教修炼,最终因丹药中毒而死。
荒淫无度搭条命。明武宗朱厚照出生就被立为太子,15岁即天子位,31岁就一命呜呼。明武宗的父亲朱佑樘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是明代中叶励精图治的明君,开启“弘治中兴”,可惜稳定的民生、清朗的政治没能在朱厚照手上得到继承。朱厚照即是独子有贵为储君,自小就从众星捧月,被视为掌上明珠,可是身边的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这八个太监,不停给幼年的朱厚照进献各种鹰犬、歌舞、美人来讨得朱厚照的欢心,年轻的储君终究没能抵挡住诱惑,严肃的太子东宫被戏称为“百戏场”。
朱厚照刚刚即位就耐不住性子私服出宫自觅淫乐,对大臣规劝他重视学习、收敛行为、“忽生逸乐之想”充耳不闻,还变本加厉,“视朝太迟,免朝太多,奏事渐晚,游戏渐广”。在刘瑾的引导下,朱厚照在宫里搭建了一座“小城市”,里面有各式店铺,让太监扮做布衣百姓、商贾老板,或许是因为对武宗的吸引力不够,于是又叫他们模仿妓院,让宫女扮做妓子学着宫外那些粉头的妖娆姿态和引客呼喊,武宗则挨着铺子进去听取、淫乐,跟着朱佑樘历经弘治中兴的重臣出言阻拦以辞官要挟,朱厚照不以为意欣然批准辞官申请。
朱厚照干出了不少违背祖制的荒唐事。享乐的生活越来越安逸,欲望也越来越大,朱厚照索性搬出皇帝居住的皇宫住进了自己下令建造的豹房,朝堂上的“老顽固”离得远且被要求不得靠近此处,朱厚照也就更加肆无忌惮,豹房里不仅有名妓还有一众美女在里面吹拉弹唱,声色淫靡,还有朱厚照搜罗来的不少男宠,他最后连死都是死在豹房。
朱厚照曾在太监中鳞选娈童作贴身随从与他们娱乐,也在内臣中挑选年少俊美的男子进行宠幸,他们有一个别称叫“老儿当”,不仅对内下手,也对外伸出魔爪,武宗南游时遇上一个歌童,赐名“羊脂玉”随驾回宫,朱厚照在另一次出游中又遇到一位歌童,诨名为“头上白”,左右提议以此诨名对对子,朱厚照笑说“头既白,不知腰间亦白乎?”左右以为皇帝是看上了这个歌童,就把人阉割带进了内廷。
赵厚照除了会玩,还想像明太祖、明成祖一样立军功,想像他们一样上沙场,但是他带兵过于儿戏。1519年宁王朱宸濠杀朝廷命官起兵作乱,朱厚照找到了理由要御驾亲征,“再言之,极刑”断了大臣的阻拦。朱厚照的队伍里还要带上了他的宠妃,与宠妃约定以簪子为信物在潞河相见,结果朱厚照不小心把簪子掉进了河里,结果军队花了三天在这里给他找簪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