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一位性侵幸存者,拍出了今年最好的女性纪录片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12-14 18:56: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木子童

编辑、制图丨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一票难求。

在刚刚落幕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黑箱日记》无疑是最热门的纪录片之一。

为了看到它,我不得不放弃更多展映影片,从三亚乘坐2个小时高铁赶去海口,抢夺只剩边角的寥寥几个座位。

好在片子值得,没有故意催泪的桥段,甚至刻意诙谐,全场观众却哭作一片,中途几度掌声雷动。

在一年即将结束之际,可以放心地说,这就是今年最好看的女性主义纪录片。

一切始于一次无耻的性侵。

2015年,刚刚踏入新闻行业的实习记者伊藤诗织被山口敬之迷奸。

在身下的剧痛中醒来时,她发现那位时任TBS驻华盛顿分局局长、德高望重的日本知名电视记者正在她的身体上奋力起伏,他说:“你合格了。”

——这一天,伊藤面见山口,原本是想讨论邮件中提到的TBS求职事宜。

但几杯酒落肚,酒量颇佳的她就失去了意识。

5天后,伊藤诗织选择报警,警方几番推脱,终于在伊藤提交足够证据后受理。

然而就在警察埋伏在机场准备逮捕山口时,一通上峰电话打来,逮捕行动叫停。

几天后,安倍晋三传记《总理》出版,作者正是安倍的亲密友人山口敬之。

翌年夏天,日本检方以证据不足为由,决定不对山口提起刑事诉讼。

处理该事件的调查员被调离,不同调查员和警员数次私下劝告伊藤:别告了,赢不了。

2017年,别无他法的伊藤决定把一切公之于众,同时请求检方复议撤销该案的决定。

“我认为我已经试过了一切我能走过的路,公之于众是我最后的选择。”

这一天,记者会上不停歇的闪光灯下,她成为日本第一个主动向公众公开面容的性侵受害女性。

她说:“我认为有必要告诉大家,强暴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对今后的人生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

然而即便把私事变为公事,在舆论压力的监督下,伊藤也没能赢。最终检方决定维持意见,不予起诉。

因为伊藤始终无法回忆起失去意识时,在酒店中发生的具体情形,也错过了第一时间报警留证的窗口期,她没有足以定罪的决定性证据。

与此同时,针对伊藤的恶意汹涌而来:人们称她生性放荡、咎由自取,因为在记者会上,她的衬衣少扣了一枚纽扣。

谩骂与死亡威胁接踵而至,楼下甚至开始出现跟踪车辆,她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公寓,到朋友家暂住。

最令人难过的是,这些仇恨信件中,很多来自同性别的女性。她们指责伊藤不知检点,“自己也有责任”,把这样的丑事到处宣扬,丢尽了日本和女人的脸。

当第一位把性侵拿上公共议题台面的女人出现,人们才能切实地感觉到,在日本,这是何等越轨的行径——就连承认和谈论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十足可耻的。

得知检方决定的那一天,伊藤给母亲打去电话,在母亲看不见的这头,强撑出一抹微笑:

“妈妈,他们决定不起诉。”

“什么?真是不甘心啊。”

听到电话那头母亲惊愕的回应,一直强忍的泪水簌簌滑落。

检方不予起诉,意味着事件不再能作为刑事案件解决。伊藤只剩下一条路: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不需要刑事诉讼中严苛的铁证,刑事诉讼要遵循“疑罪从无”原则。而在民法中,原告只要能在“普通人不会质疑的范围内证明了事实”,法官就可以认定该事实发生。

许多新证据在上诉的几年中奇迹般地出现。伊藤找到当晚搭载二人的出租车司机、接待二人的酒店门童、酒店监控,证实抵达事发酒店途中,山口存在强迫行为。

有可能赢,而这一次,她真的赢了。

2019年12月18日,漫长的审理后,法院宣判,伊藤诗织胜诉。

那一天,法院外、人群中,伊藤诗织举起“胜诉”条幅的照片成为当年最经典的影像。

她的眼睛平静而明亮,小小的脸颊藏在温暖厚实的格子围巾中,从26岁到30岁,她用青春最美好的四年换来一个迟来的公道。

因为这四年坚持不懈的勇敢战斗,伊藤诗织获得“斗士”的美誉,在日本说起女性主义代表人物,除了上野千鹤子,就要数这位。

由于和国际上爱泼斯坦事件的一连串连锁反应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她的行动也被视为同一场运动在日本的延伸,无数国际报道复诵着她的战绩。

然而在这些越来越加神话的、鼓舞人心的报道中,始终缺少口号之外的一角:

作为一个人,而非一个天生的女斗士,伊藤诗织是否也曾无力,是否还在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黑箱日记》,补上的正是这块至关重要的人性碎片。

《黑箱日记》实在是太特别了,此前没有,此后世界上可能也很难再有这样一部纪录片。

它的导演和事件主角是同一个人,而这个人,恰好是一名记者。

它不是第一部关于此事的纪录片,BBC早在2018年就拍摄过《日本之耻》,直指事件背后日本司法执法的系统性问题。

但它是第一部由受害人伊藤诗织亲自导演的纪录片,资料也由伊藤亲手收集,出于记者的职业本能,从事件伊始,她就刻意积累了大量录音、录像素材。

于是我们得以看到一部完全由过去真实资料所组成的“视频日记”,既有导演的第三者客观视角,也有亲历者的第一者主观视角,它的镜头拉得是如此抵近,以至于那些干巴巴的事件都施展开了充沛的戏剧感。

女战士也不总是一把锋锐的剑,镜头前的坚强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崩溃瞬间。

“我绝对不会自杀的。”

决定把事件公之于众时,伊藤诗织曾录下一段视频。视频中她强调,自己绝对不会自杀,如果她死于任何看似自杀的方式,那么请立刻报警。

彼时她无比笃信,不论未来如何,她都将坚强面对。

但几年后,伊藤自杀了。在留下的视频遗书中,她哭着向父母道歉,抱歉再也撑不下去。

长期的压力和压抑导致伊藤诗织精神陷入抑郁,所幸被及时发现救回。

战斗的代价,远远不只是面对权贵的威胁,毋宁说,那是所有代价中最不痛的一点。

因为我们会明确的知道,伤害来自敌人,面对敌人,自然有使不尽的勇气。

然而更多的伤害,可能并非来自敌人。

实际上,当伊藤决定公开事件时,第一个站出来阻拦的既不是警察也不是说客,而是最亲密的家人。

妹妹担心,姐姐选择出头会招致谩骂与报复,她说道:“姐姐,我不希望你公之于众。”

在《黑箱日记》中,伊藤诗织选择用这句话作为全片的开头,背景画面,是一条漫长无尽的黑色隧道。

妹妹、爸爸,老实本分的家人希望伊藤就像千千万日本女人一样,忍一时风平浪静。

可她不甘心:“我觉得,这样不对,因为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于是,第一场战斗就是对家人意愿的背叛。伊藤或许预料到了事情的后续发展,或许没有,记者会后,闻风而来的各路小报把伊藤家调查了个底儿掉,妹妹弟弟的照片都被公布在了互联网上。

在战斗的路上,有太多可能伤害友善之人的两难境地。

调查员A,事件前期至关重要的“泄密人”,他在被调离现场后,向伊藤透露,在机场针对山口的抓捕行动是被临时叫停的。

他所透露的信息帮助伊藤窥看到了黑箱中齿轮搅动的一角。但如果伊藤在诉讼、报道和出版物中引用他的信息,却很可能导致他在工作系统中被霸凌和排挤。

究竟是用,还是不用,此时成了一道道德难题。

幸运的是,最终证人们几乎都主动同意为伊藤作证,但在《黑箱日记》中我们能看出,伊藤也做好了为了夺取胜利,背叛这些朋友的准备。

她无意也无瑕去做一位绝对纯白的正义战神,当需要冷酷决断时,“记者”的职业天性将会占据上风。

正如在《黑箱日记》中未取得同意而擅自使用酒店监控和律师谈话,她的时任律师西广阳子曾坚决反对,指出这种做法将导致日后的受害人更难获得酒店监控,但她决定依然故我。

有时,友善之人的态度也夹杂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同意为伊藤作证的当晚,调查员A趁着酒意在电话中对伊藤说,要是为此丢了工作,伊藤最好“嫁给他”。

没有人知道,这玩笑的醉话下有几分真心。但电话另一端,伊藤原本兴奋感激的神情骤然凝固,肢体无措地僵硬起来。

即使是正义的伙伴,也可能如此轻易地冒犯,善恶交织,这就是现实世界中最真实的混沌。

或许是得益于从小有主见——9岁开始当模特赚钱,高中自己联络、自费前往美国留学,打工赚取学费,实习中前往各危险地区进行采访——伊藤诗织在磨人的漫长诉讼后,依然还是一位活人。

她依旧爱笑,在事情进展顺利时跳起雨中曲的俏皮舞步,晚上和朋友分享廉价的盒装白葡萄酒。

甚至抽空做了几部纪录片:《老年公寓清洁队》《女性割礼》。

以至于据日媒报道,山口敬之私下抱怨,光看伊藤诗织的精神状态,也不会相信她是被强暴过的人:“被强暴过的人哪能有那样的笑容?”

太多日本人无法理解,为何伊藤诗织不感到羞耻、不蓬头垢面、不以泪洗面,一点都不像一个传统苦主。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她是一位"讲英语的日本女人"。

在和同事聊起日本时,我们常常生起一个疑惑:为什么日本能孕育出上野千鹤子,却没有什么像样的女性运动?

它同时拥有东亚最犀利的女性主义理论,和东亚最温驯的女人。

直到看到《黑箱日记》,我才开始理解,因为日本缺少“讲英语的日本女人”。

强奸案报案率之低,或许是日本和其他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之一。

在伊藤事件发生时期,2016年,根据日本政府统计数据,日本警方收到989起强奸案报案,也就是每10万名女性中有1.5起强奸案,而同时期的美国,每10万名女性中会发现41起强奸案。

这当然不是因为日本民风淳朴,人皆圣贤,而是日本女性遭遇性侵后很少向警方报案。

为何如此?

伊藤诗织的经历生动地解释了原因:

遭遇侵害后,她首先拨通东京郊区一家强暴危机中心的电话,询问该如何处理。然而对方表示,不能在电话中提供任何建议,除非她亲自前来面谈。

彼时在强暴中收到巨大伤害的伊藤连下床都很困难,于是没能在危机中心得到建议。

5天后,当她终于攒足力气来到警局报案,发现警方根本没有对应的女性警员。

在她的强烈要求下,一名女性警员听她述说了几个小时,最后抱歉地表示,自己只是临时被调来的交通部门职员,真想解决问题,还是得和男警员谈。

更令日本女性闻之色变的,是使用“调查假人”的犯罪调查方式。在3名男性警员的围观和拍照下,伊藤不得不躺在一张蓝色的垫子上,任由警员把真人等比的沉重假人放在身上,摆弄成各种姿势,并不断询问:当时是这样吗?还是那样?

羞耻、恐惧、无力,这样的犯罪现场复现方式如同恐怖的二次伤害。

不报警,就无法获得收集体液等证据所需的工具套装,而报警,就要承受如此毫无尊严的调查取证。

很多女性就在犹豫中错失了取证的黄金时间,从而使得定罪更加艰难。

内阁办公室一项调查显示,日本只有4%的性犯罪受害人曾向警方报案。

即便成功报案,成功取证,性价比也很低。

因为在2017年前的日本,关于性犯罪的法律,使用的还是110年前的定义。

性犯罪的发生频繁到,即使是女性也经常不当回事。

根据这份陈旧的法律,没有现代法律中最关键的“同意”要素,不管女性是否明确表示不同意,通常只有在犯罪嫌疑人有暴力和胁迫行为的情况下才会追究其责任,并且如果受害人饮酒,那么警方则不鼓励报案。

2017年,东京和横滨的多名大学生,就因受害人醉酒而免于轮奸指控,获得无罪释放。

据统计,当时有超过十分之一性犯罪者获刑后可以获得缓刑,性犯罪的最低量刑比盗窃罪还低。

伊藤诗织胜诉后,山口敬之只需要支付不足16万人民币的赔偿金。

裁判后,他依旧过着受人尊敬的优渥生活,参加电视节目、交游权贵,在众人附和下抱怨醉酒的女人最是惹人生厌。

他的密友安倍晋三遇刺身亡,还是他最先在网络上发布的内部消息。

相比于其他方面,日本人对于性侵害的认知程度,实在简单到令人心惊。

全世界报告强奸率最高的国家,其实是瑞典,每10万人报告件数高达85.59起。

因为瑞典法律判定性侵害的法律门槛更低,即严格的自愿原则“积极同意权”,只要受害人在性行为前没有明确同意,即可控告对方强奸。

而对于日本人来说,理解“不就是不”,似乎天然就有一道巨大的门槛。

在所有色情作品中,“不”几乎是“欲拒还迎”的代名词,“雅蠛蝶”俨然已经是一种情趣。

所以当女性用日语说出拒绝的时候,很多男性会直接理解为“同意”,从而更加为所欲为。

就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学生也不能免俗。一项大学课堂的随机调查发现,日本大学生中,有40%认为醉酒就是性同意,曾经接吻更是明确的性同意信号。

然而实际上,在更多国家,即使是一张床上的夫妻,在妻子明确表达不同意后,丈夫如果依旧强制性交,那么也构成婚内强奸。

当在酒店醒来发现山口敬之正在施暴时,伊藤诗织首先惊慌失措地用日语要求停止。

然而她发现,“当我用日语说拜托请停下时,他反而更受用了”。

于是她改用英语破口大骂:“fuck off!what the fuck are you doing?(滚开!你他妈在干嘛?)”

曾经,伊藤诗织为日语中没有肮脏的骂人词汇而感到自豪,而这一刻,她无比庆幸自己是一个会讲英语的日本女人。

这也是伊藤诗织之所以成为伊藤诗织的原因:她的思维中,有一半串流着迥异于日本的价值观。

她也许未曾拜读过上野千鹤子,不晓得男权社会是如何结构性压迫女性,但她清楚知道,受到未经同意的性侵就是强奸,被强奸就该诉诸法律,法律就该给予正确的处分。

没有日本式的忖度,不会因为害怕暴露“被玷污”而选择粉饰太平,她以一种英语式的横冲直撞,掀开了笼罩日本110多年的黑箱。

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带来了些许阳光。

2017年,受伊藤诗织案影响,日本110年来首次修改了性犯罪法。

该次修改扩大了强奸的定义,将肛交和口交纳入范围,并将男性列为潜在受害者,延长了最低刑期。

2023年,法律进一步改进,将“强制性交等罪”修改为“不同意性交罪”。

明确规定,只要一方显露出不同意的倾向、表达出不同意的意愿,或者处于难以表达是否同意的状态下,那么此时发生的性交行为都构成违法犯罪。

这一次,日本终于在性犯罪法上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这是书本与口号之外的,另一种女性主义。

更加强悍,更加坚韧,野草般涨满生命力。

事件发生至今整整9年,它的余波依然在影响着35岁的伊藤诗织,但这一次,她想真正的与过去做个告别。

《黑箱日记》今年已经在全球50多个电影节放映,并将在欧美多地院线公映。

映后交流,人们总爱向伊藤诗织提出一个问题:“下一步你打算做什么?”

伊藤在《纽约时报》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她烦透了这个问题:

“下一步‘你’打算做什么呢?”

她反问道。

“你看过了(我的影片),现在它在你的手里,我已尽我所能,轮到你来做决定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5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慰安妇”纪录片《二十二》在日首映
...二》这个名字来自2014年拍摄的这部纪录电影中的22名受害幸存者,这也是郭柯有关这个题材的第二部纪录影片。他在2012年制作的前一部纪录影片《三十二》讲述了当时仍在世的32名
2023-09-25 11:11:00
《唯一的家园》问鼎国际纪录片协会奖
...传教会下属的几所寄宿制学校身上,通过深挖数位原住民幸存者的人生故事,反思这段黑暗历史。说起来,《甘蔗》其实早在今年1月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就举办全球首映,并获得最佳导演奖。随后,
2024-12-07 18:03:00
南京保卫战牺牲烈士后人来宁,追忆先辈血战经历
...铭将军既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由于撤退时没有找到任何渡江工具,当钮先铭行至上元门时,进入了永清寺避难,在寺内被僧侣收留。钮先铭躲过了日军的多次搜查
2023-08-12 15:50:00
日本性侵案女主自编自导自演一部纪录片,改变日本110年性侵法案
...爱笑,也不像被强暴的人啊?伊藤诗织真的被性侵过吗?纪录片《黑箱》给了我们答案。《黑箱日记》是由伊藤诗织亲自执导的纪录片,记录了她勇敢地调查自己遭遇的性侵案,并起诉身份显赫的侵
2024-12-17 21:12:00
荒野求生纪录片《原始求生记 Primal Survivor》第4季 纪录片解说素材
...家地理荒野求生纪录片《原始求生记 Primal Survivor》原始幸存者跟踪荒野向导和生存教练Hazen Audel
2023-01-27 13:00:00
7月下电影备案:备案数创今年新高,易烊千玺舒淇主演毕赣新片
...首的故事。编剧罗彤此前也是《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的制片人之一。 《再会长江》备案单位:南京和之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剧:竹内亮梗概: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从上海、南
2023-09-09 16:27:00
“慰安妇”纪录片《二十二》上映6年后在日本首映,片中老人仅剩1人
...了纪录短片《三十二》,当时全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仅剩32人;2014年,《三十二》中记录的32位老人已有10人陆续离世,这让郭柯意识到“不能再等了”,他毅然决定开拍《
2023-09-18 20:14:00
宅家日常,怎能少了这5部神级悬疑剧?
...性。半年后,救援队赶到,发现:7具尸体、2人失踪、1个幸存者。所有人都在问:“到底是谁杀的??”“为什么活下来的是她??”失踪的人去哪了??”第 一集就死人:通讯专家被斩首,
2025-05-28 19:05:00
荒野求生纪录片《原始求生记:湄公河》全6集中字 纪录片解说素材
...雨季达到高点,环境呈现最狂野和最具挑战性之时。原始幸存者跟踪荒野向导和生存教练Hazen Audel,因为他依靠从当地居民那里学到的技能来处理人类一些最严格的旅程。在第一次与
2023-01-28 13:0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瑞典学院10月9日宣布,匈牙利作家克劳斯瑙霍尔考伊·拉斯洛获得了202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71岁的克劳斯瑙霍尔考伊·拉斯洛是继2002年获奖的凯尔泰斯·伊姆雷之后
2025-10-24 11:39:00
责编:李磊、姚凯红
2025-10-24 09:48:00
有记者问:近日,何立峰副总理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进行视频通话,双方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请问商务部是否有进一步消息
2025-10-23 20:05:00
当地时间21日,受地缘政治、投资者获利止盈等多重因素影响,黄金、白银遭遇市场广泛抛售。当天,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一度下跌超6%
2025-10-22 15:27:00
当地时间22日,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称,朝鲜向半岛东部方向发射不明弹道导弹。目前,朝鲜方面暂无回应。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张婷二审 杨韬三审 周文君
2025-10-22 14:24:00
法国巴黎检方21日表示,卢浮宫博物馆遭抢的8件珠宝仍然下落不明,经济损失预估可达8800万欧元。巴黎检察院检察官洛尔·贝屈奥当天表示
2025-10-22 18:35:00
泰国前总理佩通坦22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宣布辞去为泰党党首职务。来源 新华社编辑 张婷二审 杨韬三审 周文君
2025-10-22 15:58:00
中国网10月22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双方围绕安世半导体等问题交换意见
2025-10-22 08:36:00
今天(10月21日)下午,新当选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内阁名单公布:内阁官房长官 木原稔财务大臣 片山皋月防卫大臣 小泉进次郎总务大臣 林芳正外务大臣 茂木敏充法务大臣 平口洋(首次
2025-10-21 21:14:00
10月18日,针对“杭州飞韩国一航班行李架起火”,中国国际航空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10月18日,由杭州飞往仁川的CA139航班
2025-10-20 09:30:00
也门胡塞武装18日突袭位于萨那的一处联合国外籍雇员住宅区,扣押数名联合国工作人员。一名也门安全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胡塞武装人员强行闯入联合国雇员住宅区
2025-10-19 14:33:00
据法国媒体援引警方调查初步线索及卢浮宫内部人士消息,当地时间10月19日清晨,数名蒙面嫌犯从塞纳河一侧的施工区闯入巴黎卢浮宫
2025-10-19 23:24:00
巴基斯坦军方消息人士18日凌晨说,巴军方稍早前对阿富汗边境地区的恐怖分子发动“精准空中打击”,打死至少70名武装人员。消息人士表示
2025-10-18 16:12:00
10月18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探访珠海东澳岛,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责编:刘强、姚凯红
2025-10-18 16: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