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落难之时许下的承诺,多年后竟然兑现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3 15:25:00 来源:戏说三国

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之所以能够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历代王朝的开国皇帝,这种个人魅力体现得更为突出。

由于要推翻上一个王朝的统治,重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这种大逆不道的行径的领袖一定会成为当前政府的重点打击对象,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朱元璋落难之时许下的承诺,多年后竟然兑现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将一群能力卓著的人才团结在自己身边的人,自然也远非常人可比。在诸多优秀品格当中,敢作敢当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这一点上,朱元璋的做法即便放在当今社会,仍然十分值得钦佩。

领袖的责任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信息的传递十分迟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便体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国家的决策由统治阶级来完成,而越重大的决策就越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此时掌握信息更为全面的政府便能够做出更加合理而正确的决定。

朱元璋落难之时许下的承诺,多年后竟然兑现了

同时国家的全部资源也统一由政府职能部门来进行调配,在面对战乱、灾难、饥荒等重大事件时,这种调配方式也是最快捷的方式。虽然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贪污腐败现象,但这也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而权力如此高度集中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个问题:统治阶级的做出正确的决定当然皆大欢喜,如果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造成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呢?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皇帝在享受各项特权的同时,要承担的也是这部分责任。虽然受到牵连最大的仍然是平民百姓,但对于错误决定的追责问题,统治阶级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朱元璋落难之时许下的承诺,多年后竟然兑现了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谋士在出谋划策之后,如果曹操决定采纳,必定会在公众场合说出这样一句话:“爱卿之言,正合孤意。”目的便是将责任转移到自己身上,对将来的追责做出郑重声明。

正是由于曹操敢于将责任转嫁到自己身上,让所有人都了却了后顾之忧,明确表示是自己认同这一建议才做出的这个决定,才会让手下的谋士为自己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也吸引了大批文臣武将前来投奔。

而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与大臣们的最主要矛盾便是过度热衷于追讨大臣们的责任,以至于在李自成即将攻破都城之时,没有任何一位大臣敢于建议南撤,最终只能困死于北京城内。

朱元璋落难之时许下的承诺,多年后竟然兑现了

逃难中的情缘

虽然崇祯皇帝没能明白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但是他的祖先朱元璋却对这一点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即便在尚未成为皇帝时,朱元璋对于责任始终都勇于担当。

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朱元璋十分清楚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在朱元璋刚刚成为红巾军的一份子之后,便凭借卓越的才能和品格在起义军中脱颖而出。

朱元璋落难之时许下的承诺,多年后竟然兑现了

然而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过于出色的朱元璋使得其领导兼岳父郭子兴感到难以驾驭,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摩擦,朱元璋选择离开郭子兴的阵营。

离去之时,朱元璋的众多好友纷纷表示愿意与他同生共死。这其中便有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开国元勋。能够让这些杰出的人才抛弃前程追随自己,可见朱元璋的人品非同一般。

然而脱离现有的组织,就意味着一切都将从头开始。此时的朱元璋可谓白手起家,所要面对的困难无疑是巨大的。而且元朝对起义军的镇压始终没有停止,这也就意味着朱元璋将要承担比之前更巨大的风险。

朱元璋落难之时许下的承诺,多年后竟然兑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也没能逃脱战败的命运。在与元朝官军的一次战斗中,由于双方兵力悬殊,且队伍刚刚组建,士兵尚未得到及时的锻炼,朱元璋的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朱元璋本人也落荒而逃。

在逃难的过程中,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朱元璋慌乱中逃到了一户人家当中。在官兵离去之后,惊魂甫定的朱元璋这才发现,这户人家中只有一个寡妇。

虽然突如其来的朱元璋让屋中的寡妇大吃一惊,但是很快她便平静了下来。由于元朝的暴政让老百姓民不聊生,因此寡妇决定收留朱元璋,帮助他躲避追捕。

朱元璋落难之时许下的承诺,多年后竟然兑现了

在为朱元璋简单处理好伤口之后,寡妇又拿出几件死去丈夫的衣物让朱元璋更换。朱元璋就这样暂时隐居了下来。而在这过程中,朱元璋也与寡妇产生了感情。

然而心怀天下的朱元璋不可能就此了却余生。当风头过去之后,朱元璋决定离开这里,继续完成反抗元朝的大业。而寡妇担心自己会怀有身孕,便问朱元璋如何是好。

听到寡妇的担忧,朱元璋当即拿起一把梳子,将其掰成两半,作为将来彼此相认的凭证,并表示只要将来凭这把梳子找到自己,便会对她负责到底。

朱元璋落难之时许下的承诺,多年后竟然兑现了

信守诺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22:19: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朱元璋,多年的资讯:
而当年对朱元璋并不好的刘德,反而受到了优待,这是为何?只因朱元璋身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手握全天下的资源,自然不会与刘德计较那几亩地,几头牛的得失。而他手下的那些大将和文
2024-06-26 14:40:00
他私通张士诚被朱元璋软禁至死,200多年后他得子孙称帝
一人高升,众人得济。自打朱元璋称帝后,与他沾点亲带点故的亲朋好友都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到京城,希望能得到朱元璋的援引,得个小官做做。当年,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也赶来投奔朱元璋,希
2023-02-26 23:07:00
朱元璋发明一物是什么,流传了600多年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而作为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同样发明一物,600多年都被沿用至今,还成为了行业准则。朱元璋出身贫寒,从放牛娃到父亲、兄长离世,进寺庙当和尚,做乞丐
2023-05-14 17:05:00
聊聊坐拥一省之地,荣耀200多年的沐氏家族
经过激烈的角逐之后,朱元璋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于1368年在应天称帝,建立大明。同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进行北伐,攻占了北京城,迫使元顺帝出逃,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
2023-05-13 21:02:00
冯胜跟了朱元璋四十多年,是公爵里死得最冤的一个
...是明朝的开国大将,也是开国六公爵之一,前前后后跟了朱元璋四十多年,大小战役都有参与,可以说是既有功劳也有苦劳,然而结果他却是这六公爵里面死得最冤的一个,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在
2023-06-26 13:10:00
刘秀留下哪项陋规,让朱元璋背了6百多年黑锅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才能与缺点同样突出的人。他的才干自然毋庸多说,能够从一个讨饭的乞丐,奋斗成君临天下的大明朝皇帝,就足以说明一切。但他的缺陷也同样非常明显,比如狭隘多疑,暴躁嗜
2024-06-07 16:50:00
朱元璋求地主安葬父母,被地主拒绝了,多年后相见会怎么样?
我们知道朱元璋,他的老家是在安徽的一个小山村子里,在元朝的时候,那个地方被称为濠州,那个时候,这个地方可以算说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小地方,朱元璋他登基了以后,他听说自己的家乡已经被其
2024-10-23 11:02:00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建元洪武。朱升被召至皇城应天府继续充当谋臣,他所处地位与“开国元勋”不相上下,朱元璋为表彰他的功绩,晋升他为翰林院学士兼
2024-06-24 20:23:00
朱元璋的有多厉害?他逝世多年还能吓退20万雄兵
明朝是推盘蒙古元朝统治建立的王朝,建立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更是布衣天子,历史上真正从普通的百姓成为一统帝王的布衣天子非常的少。刘邦一手建立的大汉王朝,但是他怎么也是泗水亭长的出身。朱
2023-07-11 06:51:00
你见过朱元璋手写的诏令吗?藏于无锡博物院,目前正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出的《吴王手谕》就是这样一件珍贵的文物。手谕原文写道:“吴王亲笔,差人赍至军前,教左相国徐达知会:今后就阵
2023-08-05 20: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