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二三线城市如何打造产业集群
常州破题打造“新能源之都”
■本报记者 任俊锰 通讯员 刘纯
1月28日,兔年首个工作日,常州召开“新春第一会”——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并发布《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从今年起,原则上常州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今年起连续3年,常州市级产业投资基金与科创基金安排不少于50%的额度投向新能源产业。常州“小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到2035年产业规模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基本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成为“风口”之一,国内不少城市都提出要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包括广东深圳,陕西西安,湖北武汉、襄阳以及安徽合肥等。与“新能源汽车之都”稍有不同,常州的追求是“全方位”的新能源之都,不只是聚焦汽车。在发电环节,常州拥有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太阳能光伏龙头企业,电池片及组件产能约占全国10%;在储能环节,常州有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电池生产及配套企业80余家;输送环节上,常州是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常州企业为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与输电工程提供关键核心设备;在应用场景中,常州不仅有比亚迪、理想等新能源整车厂,还有小牛、九号电动车等两轮出行独角兽企业。常州要完善的,是发电、储能、输送和应用的新能源产业生态闭环。
新能源产业要求不断创新。在推进大会上,总投资超470亿元人民币的15个新能源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常州。目前,常州已拥有天合光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集聚中汽研、国创、南德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上上电缆多次填补世界核级电缆领域空白,天合光能先后25次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上刷新世界纪录,天目先导全球首创纳米硅碳负极……2019年以来,常州新能源领域专利申请年复合增长率39.7%,居全国前列。
建设新能源之都,于常州而言,是重要的发展支撑。2022年,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50亿元,工业规模总量突破2万亿元,去年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02.2%。常州今年有望成为江苏第五座GDP万亿元之城。此外,常州还将以“新能源之都”的招牌,进一步吸引和整合产业链、供应链资源,携手长三角城市共同建设世界级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二三线城市,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超级产业集群?常州在新能源产业上做了表率,关键要善于培育产业链、勇于探索新领域。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正处于井喷期,时势造英雄,城市发展也是如此。建设新能源之都,是常州将“时与势”转化为最独特优势与最强大动能、推动城市能级跃升的战略自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06: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