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没有美国,我们打不了这场战争”——起底美国战争经济学底层逻辑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2-02 09:35:0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美国东北部佛蒙特州小镇弗金斯,数十名抗议者挥舞着巴勒斯坦旗帜,拉出“停止武装屠杀”“停止战争机器”横幅,堵住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厂房入口,阻止人员进入,试图让军工巨头雷神技术公司旗下的这座军工厂停止生产。

这是今年1月以来美国民众抗议军工巨头军援以色列并从中牟利的一幕。“我们来这里是为了阻止武器生产,雷神公司正在从针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大屠杀中牟利。”抗议活动组织者、犹太裔美国人阿普丽尔·菲舍尔说。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近四个月,加沙居民死伤人数已超过9万,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与此同时,美国持续军援以色列,带动美国各大军火商业绩飙升,订单创新高。据美国国务院数据,2023财年美国对外出售的军事装备金额增长16%,达到创纪录的2380亿美元。

在这强烈的对比背后,正是美国军工复合体带血的利益链条:军工企业资助国会议员实现个人政治目标;议员们批准巨额军费投桃报李并借机牟利;国防部高官提供源源不断的军购合同,通过政商之间的“旋转门”穿梭套利……

美国作家、律师约翰·怀特黑德认为,军工复合体是美国内部的敌人,“在贪婪的国防承包商、腐败的政客和无能的政府官员的共同操纵下,不断扩张的军事帝国正让美国枯本竭源”。

这边无路可走,那边盆满钵满

“我们真的已经无路可走,前方一切都是未知。”日前,30岁的巴勒斯坦人海塞姆·拉迪在位于加沙地带联合国机构临时营地的帐篷里向新华社记者倾诉。

截至1月30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巴勒斯坦方面超过2.67万人死亡、逾6.5万人受伤。另有约190万人流离失所,占加沙总人口的约85%。

“没有美国,我们打不了这场战争”——起底美国战争经济学底层逻辑

这是2024年1月27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的一处临时营地拍摄的巴勒斯坦人。受连日低温降雨的影响,拉法临时营地大量帐篷被淹,当地人道危机持续。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世界另一端,则是另一组数据。美国军工巨头日前相继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雷神公司第四季度销售额近200亿美元,优于第三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10%。“2023年业绩优异稳健,超出预期。”首席执行官格雷格·海斯表示。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同样表现“卓越”,其2023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远超市场预期,达到189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增长20亿美元。“这体现了市场对我们防务产品的强劲需求,预计2024年营收将持续增长。”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泰克利特自信满满。

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和通用动力公司的财报均显示,其未交付订单都达到创纪录水平。这意味着它们未来一段时间的业绩增长后劲很足。

这些“优异”业绩,离不开美国军工巨头在政府支持下,将武器弹药源源不断提供给以色列。以色列空军使用大量由雷神公司生产的空对地导弹,波音公司为以军提供大量小直径炸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套件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以军提供“地狱火”导弹。据彭博社报道,仅在加沙冲突开始后的一个多月内,就有约2000枚“地狱火”导弹从美国运往以色列。

通用动力公司向以军提供MK-80系列炸弹及155毫米口径炮弹,这两类弹药在加沙冲突中被以军广泛使用并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然而,通用动力执行副总裁贾森·艾肯关注的却是,加沙冲突导致需求激增,给公司生产带来压力。他在本轮冲突刚爆发时就毫不避讳地说:“冲突最显著的潜在需求增长可能就是在火炮方面。”

“没有美国,我们打不了这场战争”——起底美国战争经济学底层逻辑

2024年1月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右)在特拉维夫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新华社发(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美国是以色列最大的军事援助方。出于对战略利益、国内政治等因素的考量,美国自以色列1948年建国以来已为其累计提供超过1300亿美元的安全和武器援助,以军武器装备进口约八成来自美国。近年来,美国每年向以色列提供约38亿美元军事援助。拜登政府近期又向国会提出追加超过140亿美元的对以援助。

“我们所有导弹、弹药、精确制导炸弹,所有飞机和炸弹,都来自美国。”以色列退役少将伊扎克·布里克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家都明白,没有美国,我们打不了这场战争。”

权钱交易环环相扣

从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美国空军纪念园向东眺望,远处的国会大厦清晰可见。在近处的五角大楼南边,一栋不显眼的建筑便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办公楼。在这幅军工复合体的全景图中,“旋转门”、政治捐款、游说拨款、购持股份等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

多年来,美国高层官员和高级将领频繁出入政界军界与军工企业间的“旋转门”,出则为商,入则为官,官商勾结,穿梭套利。拜登政府多位高官曾与军工企业关系密切,国防部长奥斯汀曾是雷神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国务卿布林肯曾为波音公司提供政策咨询,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曾在为军方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帕兰蒂尔技术公司担任顾问……

近年来,这种传统的“旋转门”套路在技术变革和资本运作中又玩出新花样。《纽约时报》近期报道说,过去5年,包括前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前陆军部长瑞安·麦卡锡在内的至少50名美国国家安全官员在离职后进入风投和私募行业。他们定期与五角大楼官员或国会议员“互动”,要求推动某些政策或增加军费开支,从而使其投资的公司获利。

“没有美国,我们打不了这场战争”——起底美国战争经济学底层逻辑

这是2023年1月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

美国国会民主党籍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办公室去年4月发布的《五角大楼炼金术》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美国前政府官员、高级军官和国会议员等被发现为大型国防承包商工作的案例有近700起,其中超过九成的人通过“旋转门”成为了注册说客。

据美国“公开秘密”组织公布的数据,美国国防承包商及相关人员仅在2023年上半年就花费近7000万美元用于游说联邦政府,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款项。国防承包商的目标大多是要求国会议员支持把更多军费开支用于采购其产品和服务。作为回报,他们会在议员所在选区开设工厂以增加就业,或者直接提供政治捐款。

美国《民族》周刊网站去年5月刊文说,军工企业在过去两个选举周期向政治竞选人捐款超过8300万美元,捐款对象集中于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和有关防务拨款的小组委员会成员。

国会议员购持军工股份也是美国军工复合体利益链条上一环。议员批准高昂的国防预算,让大量金钱流入国防承包商,推动军工企业股价上涨,反过来国会议员个人从投资中获利不菲。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曾披露,至少有20名国会议员或其配偶持有雷神或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份,一些议员更是在关键节点精准“建仓”或“加仓”。

2022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前一天,美国国会共和党籍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购入股份,此后股价大涨。而格林在社交媒体上却表现出对鼓吹战争者“义愤填膺”的姿态:“可悲的是,美国过去20年的外交政策更多是为了企业的利润……战争对于我们的领导人而言是一笔巨大的生意。”她的言与行暴露了美国政客的虚伪面目,却也道出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本质。

吞噬民生的军费开支

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新罕布什尔州共和党党内初选日前举行。在该州北部的科尔布鲁克镇,黑熊餐吧老板比利在同记者聊到大选时表示,希望下任总统不要再让战争持续消耗国家资源。

2023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将“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签署成法。该法涵盖创新高的8860亿美元国防支出,远高于非国防支出的7040亿美元。

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竞选人小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在社交媒体上就这两个数据发问:“国防开支超过了所有其他可自由裁量支出的总和,我们国家的优先事项到底是什么?”

美国真实的军费支出可能还远不止这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最近撰文说,如果加上情报机构预算、退伍军人事务部预算、能源部核武器项目预算、国务院的对外军事援助等,美国2024年与军事相关的支出将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约合每个家庭要承担1.2万美元。“这1.5万亿美元的军事开支造福了军工复合体和华盛顿政客,却让美国和全球陷入危险”。

“没有美国,我们打不了这场战争”——起底美国战争经济学底层逻辑

2023年3月1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反战人士在白宫前参加集会。当日,数百名反战人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白宫北侧拉斐特广场举行集会,敦促美国政府反思伊拉克战争,呼吁美国关停“战争机器”。

对于军工企业而言,高昂的军费是重大利好。研究数据显示,过去10年,美国55%的军费最终都流向国防承包商。美国智库政策研究所2023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纳税人为五角大楼承包商人均支付了1087美元,而用于美国基础教育的人均税款只有270美元。

美国布朗大学2021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20年,美国国防开支累计高达14万亿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一至一半流入了国防承包商口袋。美国美利坚大学教授戴维·瓦因指出,这些开销足以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1300万美国儿童提供持续至其成年的医保以及两年的学前教育。

美国艾奥瓦州前众议员格雷格·丘萨克指出:“有这么多人缺乏足够的食物和药品,而美国却将巨资花费在军备上,这是多么丑陋。”

这些事实再度印证了上世纪5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发出的警告:“制造的每一门火炮,下水的每一艘战舰,发射的每一枚火箭,归根结底都是从那些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人那里偷来的。这个‘武器世界’花费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劳动者的汗水、科学家的才智和儿童的希望。”虽然艾森豪威尔看到了风险,但他以及他的继任者们从未阻止这头“怪兽”的膨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手握2600枚东风导弹不够一次战争消耗?美智库:80枚就够受了
...中等规模冲突。数量迷思的终结:现代战争的“精确打击经济学”传统战争思维中,弹药消耗量常被视为胜负关键。越战期间,美军投掷800万吨炸弹未能取胜;海湾战争中,291枚“战斧”导
2025-02-24 15:31:00
本文转自:新华社19世纪30年代,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考察时就注意到印第安人种族灭绝的问题。“一些民族竟从地球上消失得干干净净,就连名字都从人类的记忆中抹去了。”根据美国2
2023-12-22 18:35:00
霸权逻辑无规则秩序可言:起底美国政治“领导力赤字”
来源:上观新闻美国官员经常会重复一句话,“美国是世界的‘领导者’”。世界的“领导者”,应当是在团结国际社会推动人类和平与繁荣方面展现强大领导力、影响力的国家。然而,对照美国近年来
2024-03-19 10:07:00
《经济学底层逻辑》出版
鲁网7月3日讯近日,《经济学底层逻辑》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是经济学家、教授、博士王东京。这是一部致力于让经济学理论回归大众视野,深入浅出地展现经济学精髓的著作。经济
2023-07-03 16:25:00
聚焦中国经济增长的底层逻辑
...之道。近400名专家、企业家参与活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桑坦德经济学教席教授、EMBA课程部主任朱天以“中国经济何以破局”为题作主题演讲。朱天从全球比较和长期比较两
2024-06-09 07:18:00
两次美国“银行危机”的比较研究:我们从储贷危机中学到什么?
...义理念复兴,以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为底层逻辑的“里根经济学”应运而生。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之初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大幅减税,鼓励储蓄和投资;削减政府支出,改
2023-04-23 13:37:00
起底美国新发布的《国家情报战略》“四种危险思维”
本文转自【国家安全部】;8月10日,美国2023年《国家情报战略》正式发布。这是拜登政府在国家安全领域出台的又一重要政策。美《国家情报战略》提出了加强战略竞争、创新人员招募、加大
2023-08-28 10:01:00
发了一把战争财,还破坏美国制裁,印外长:印度在等待感谢
...虑,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苏杰生说得言之凿凿。咱们仅从经济学理论上分析啊,印度买俄油,确实促进了全球能源更顺畅地流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先把俄罗斯踢出美元结算体系,然后出台原
2023-11-22 15:07:00
...联合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室、上海社会科学院“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研究”创新智库工程团队和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
2022-12-19 14:1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据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于当地时间11月3日因病逝世
2025-11-05 02:24: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问:近期,各界高度关注安世半导体问题磋商进展
2025-11-04 14:18:00
据秘鲁媒体报道,秘鲁外交部长乌戈·德塞拉3日宣布,由于墨西哥驻秘鲁大使馆向秘鲁前部长会议主席(总理)贝特西·查韦斯·奇诺提供政治庇护,秘鲁已决定与墨西哥断绝外交关系。来源 新华社
2025-11-04 15:26:00
哪天放假、怎么调休?2026年放假日历来了
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根据通知,元旦将在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春节将在2月15日至23日放假调休
2025-11-04 22:42:00
“进宝”GOGOGO丨四国留学生志愿者沉浸式探馆:解锁进博魅力,挖掘世界看好中国市场奥秘
中国网上海11月4日讯(记者 韩雅洁)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在上海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2025-11-04 17:26:00
中拉峰会这一站:“雪王”的快乐老家!
大河网讯 “请大家登上雪王的魔法列车,我们要出发喽……”11月4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与会嘉宾走进蜜雪冰城总部
2025-11-04 17:44:00
近期,有中国游客在马尔代夫浮潜时不幸溺亡,令人痛心。驻马尔代夫大使馆郑重提醒来马中国游客,务必高度重视涉水安全,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025-11-04 09:05:00
中国网11月4日讯据“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有中国游客在马尔代夫浮潜时不幸溺亡,令人痛心。驻马尔代夫大使馆郑重提醒来马中国游客
2025-11-04 04:24:00
中国网11月3日讯 在11月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据了解,中方已经同意恢复中国公民赴加拿大团队游。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2025-11-04 04:24:00
中国网11月3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将于11月10日至1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25-11-04 04:24:00
福州新闻网11月3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宋亦敏)记者3日从中国东航处了解到,为落实东航集团与福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东航将于2025年12月6日起开通长春—福州—吉隆坡往返航线
2025-11-03 18:53:00
1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问:中方对有关国家的单方面免签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该政策是否会延期?答: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03 21:12:00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阿富汗当地时间3日0时58分(北京时间3日4时28分),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胡勒姆西南35公里处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来源 新华社编辑
2025-11-03 13:22:00
商务部:推动尽快恢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1月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韩国庆州会见韩国产业通商部长官金正官。双方就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5-11-03 06:52:00
王文涛部长会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
中国网11月2日讯10月30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韩国庆州会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双方就中日经贸关系等交换意见。王文涛表示
2025-11-03 0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