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壮大产业 强化治理 办好实事
右江区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本报右江区讯 近年来,右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三农”工作政策,壮大富民产业,强化治理安民,做好便民服务,解决群众所需所想所盼,让广大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提升群众满意度。
壮大富民产业,提升群众获得感。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国家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3.86万亩,稳定粮食面积23.5万亩,芒果、油茶、八角等40多个种类的特色产业200多万亩,林下特色生态养殖13.5万亩,稻田、河沟生态麻鸭养殖4万余亩,夯实产业富民基础。紧抓关键技术,推广“三避”技术让“水果更鲜”;深耕深松种植让“甘蔗更甜”;延伸产业链条让“茶油更香”;发展生态养殖让“肉味更美”;坚持合理施肥让“蔬菜更绿”,以务实的举措引领产业升级,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有针对性地发展生态休闲、观光采摘、农耕体验、民宿美食、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创新打造二十四节气特色主题农场,推出“福禄壮乡”“澄湖芒海”“大王岭景区湖光山色体验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农文旅融合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依托产业项目,将政策扶持与联农带农效果有效挂钩,通过推广资产收益、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务工就业、生产托管、租赁经营等利益联结方式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生产模式带动农村群众就业实现增收。全区202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15亿元,同比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3元,同比增长6.8%。
强化治理安民,增强群众安全感。以“联网、联巡、联调、联育”为抓手,打造形成“四联共治·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模式,引导各治理主体积极参与、有效参与,修订自治章程、完善村规民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引导广大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建设良好家风、朴实乡风。聚焦平安乡村建设,坚决打击各种危害“三农”犯罪行为,全力维护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优化便农利农司法举措,推进司法资源下沉乡村,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务助理、一村三个法律明白人”法治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网格治理、法律服务、治安联防、群众维权等工作。深化涉农纠纷诉源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各类矛盾纠纷,推进和谐乡村建设。 依托全国数字乡村系统,推动基层治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深度融合,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数字化资源,打造形成“宣传+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电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基层的系统化、精细化、高效化和主动性治理。扎实开展治安亮剑行动。持续推进摄像头等智能巡防设备安装覆盖,用数字技术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开展防电诈等警示教育宣传,切实增强群众守法自觉和自我保护意识。
办好便民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做强数字化服务。搭建乡村“数字大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服务群众销售、购物、办事等社会化智能服务,满足群众生产需求。做实保障服务。开展“雪中炭火”就业援助行动,精准收集村民就业需求、精准对接企业岗位和落实“1311服务”(即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职业培训机会、1次就业见习机会),推动2万余名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全面落实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整合优化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便广大村民就医看病。做优设施服务。因地制宜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全域通达、全域共管、全域提升、全域惠民”策略,建成“四好农村路”1900余公里,道路通村通组率100%、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100%,实现4G网络全覆盖并逐步向5G迈进,农村群众网络聊天购物全畅享,供气区域由城区走向乡村,群众生活幸福感明显提升。
□韦进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12: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