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南昌高铁基础设施段接触网维修队的40余名接触网工正在紧张地作业。许世东摄
1月13日凌晨,沪昆高铁南昌西至横岗区间细雨绵绵,一台220米长的检修列车灯火通明,宛如黑夜中的“星光大道”。南昌高铁基础设施段接触网维修队的40余名接触网工正在紧张地作业。
凌晨0点到4点是接触网维修的作业天窗,在综合检修列车车顶平台之上,00后胡昆伟和谢宝山格外显眼,他们身上穿着橙色防护服,腰间挂着安全绳,动作迅速敏捷。虽然高科技“鹰眼”检测车对设备故障的识别率达到99.9%,但是为了保障接触线上的绝对平顺,胡坤伟和谢宝山必须用水平尺、钢尺、游标卡尺、卷尺、塞尺等特有工具重新对各节点进行复验,查找出“鹰眼”检测车误判漏判的故障并及时处理掉。
接触网检修车顶部装有10个可贯通的升降作业平台,累计作业长度约175米。在高铁天窗4个小时内,这些00后要完成2700多处关键位置的检修,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他们不仅要双手一直举在齐胸的接触网边,眼睛更是紧紧地盯着零部件。作业分成10个小组,4个大组,为高效地完成作业任务,车内、车上和车下各作业组需要以秒为单位精确卡控作业时间,其紧密配合程度犹如一台高效的“机器”。
胡昆伟介绍说:“我们相邻作业平台的检修人员需要沿着接触网相向而行,保证这175米的检查范围不漏分毫。”每当检修人员发现设备需要更换,两边的工友又能以最快的速度支援维修,人停车走、车停人动,确保各小组作业能够基本同时完成。冬夜的高铁线上十分寒冷,停车干活的时候还好,车子开动的时候就像在平台上“兜风”,寒风会顺着衣领和裤脚往人身体里钻,所以上班之前小伙子们都会穿上加厚的长筒袜和高领毛衣,外面再套上厚厚的棉衣棉裤,碰到雨雪天气,虽然有雨衣雨鞋,但是作业手套不防水,每次下班以后双手都会被冻得不听使唤,要缓好久以后才能缓回来。
胡坤伟和谢宝山所在的接触网维修队需要沿着沪昆、合福高铁对设备全面检修,跨度一千多公里。他们把接触网检修车当作追逐梦想的“星光大道”,用精检细修保障高铁安全。(汪志强 许世东)
南昌高铁基础设施段接触网维修队的40余名接触网工正在紧张地作业。许世东摄
作业车在高铁上行驶,接触网工们需要蹲坐避免被接触网碰撞。
00后接触网工谢宝山在认真检查设备。许世东摄
00后接触网工胡昆伟在认真检查设备。许世东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