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
展示东道主的热情与专业
——我市积极服务保障省四冰会剪影
2月4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之际,河北省第四届冰雪运动会精彩开幕。执法裁判属地化、志愿服务国际化、保障措施专业化……我市各行各业倾力服务,为呈现一届精彩的冰雪盛会作出积极贡献,展示了东道主的热情与专业。
医疗保障比肩冬奥阵容
本报记者 臧波 通讯员 单晓飞
2月4日上午,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滑雪运动员奋力拼搏,赶超自我……赛事同样牵动着医疗保障团队的心。
赛场内,专业救护车组医护人员的目光时刻追随着运动员的身影。突然,一名运动员摔倒,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开展急救……他们是我市卫健系统为河北省第四届冰雪运动会提供的医疗保障队伍。
为更好守护运动健儿,我市延续冬奥会医疗保障经验,在冬奥原班阵容基础上,制定了更加细致周到、布局合理、分区分类、急缓结合的医疗保障方案。在3个赛事举办场地,我市分别设立定点保障医院,与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建立赛事期间支援机制;组建定点医院专家组,形成北京专家、市级专家、定点医院专家“三位一体”的专家保障体系。针对冰雪项目风险高、突发情况多的特性,建立现场保障和定点医院之间的衔接机制,开放医疗保障绿色通道,确保赛事医疗应急救援及时顺畅高效。
借鉴冬奥经验,医疗保障部门还在运动员住宿酒店开展“线上线下”医疗服务,设置驻店24小时医疗站,并可实现“云问诊”。
赛事场馆续写冬奥魅力
本报记者 臧波 通讯员 王剑坤
2月3日晚10时许,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赛区,两台造雪机轰鸣作响,给雪道穿上一层崭新的“外衣”……为满足比赛要求,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造雪团队每天深夜都要进行造雪维护,保障赛事顺利进行。
夜已深,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灯火通明,电话不断:“临时电缆完好,打蜡房电源电缆安装没有发现异常……”“山地运行的雪地摩托车准备就位……”“园区垃圾已全部转运……”
接到保障任务后,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成1.8万米临时电缆敷设、打蜡房电源电缆安装及室内设施调试等基础设施保障;完成冬季两项造雪约60000立方米、越野造雪约46200立方米、跳台造雪约12600立方米,跳台制冰约7000平方米,景观造雪约100000平方米;同时在各场馆及周边营造了高品质环境。
高标准、高质量的各项保障,只为呈现精彩赛事。运动员在这里感受着奥运遗产的魅力。
志愿服务弘扬冬奥精神
本报记者 管建霖 通讯员 耿翠联 张若男
2月4日7时30分,温超颖和志愿者们准时抵达“雪如意”,为河北省第四届冰雪运动会做开幕前准备。
摆放主席台配套物资,引导与会嘉宾观众入场,配合演职人员现场彩排……繁忙有序的工作让志愿者们忘记了时间。
“第一次在会场做志愿服务,紧张也兴奋。”温超颖或为观众解疑答惑,或带领观众加油,紧张逐渐消失,更多的是激动愉悦。
一个多小时开幕式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温超颖终于松了口气,她笑着说;“能见证大会开幕时刻,特别荣幸!”
温超颖是河北北方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学生,曾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城市志愿者。
“听说需要志愿者,我第一时间报名申请。”温超颖讲到,“经过了初试、复试等多轮面试,接受了志愿者精神、礼仪服务等培训,我如愿成为现场志愿者。”像她一样,此次团市委共选拔了41名冬奥城市志愿者及张家口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为赛事提供了高水平、有温度的志愿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0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