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06 13:56:00 来源:极目新闻

不久前,国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其中提到,要优先支持一批地下管网建设。预计未来五年,将改造近60万公里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投资约4万亿。同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资金等4700多亿,重点支持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

作为看不见的“里子”,这些埋在地下的管线就像城市的“血管”和“神经”一样,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与城市安全运转。然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被贴上了“脏乱差”的标签,还存在着破损、堵塞等运行隐患。眼下,在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地下管网到底该如何转型升级,向新向绿蜕变?从今天起,连续三天推出系列报道《“里子工程”里的新质生产力》,聚焦地下管网的数智化改造。

热网改造让“温暖工程”提档升级

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雨雪降温天气,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供暖季。从供暖以来,为了让百姓住上暖屋子,各地有了一些新尝试。

记者在哈尔滨走访时,不少居民反映,今年冬天明显感觉到家里的温度更加稳定了。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哈尔滨市民:你看温度确实够用,在家里就穿这个,你再看看窗户,都敞着呢。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哈尔滨市民:感觉屋里的温度可以随时调节。外面现在越冷屋里面还更热,白天晚上的温度都是一样的,室温现在也很稳定。

居民感受到的稳定供暖背后,靠的是当地供热管网的智慧化升级。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这家供热公司,承担着哈尔滨市16万户居民以及多家大型企业的供热工作。今年,他们对区域内的地下供热管网进行了数字化改造。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公司经理 张目:我们针对上一个采暖期供热设备出现的问题,已经全部完成了更新改造,同时对辖区内220个换热站全部实现了光缆铺设工作。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升级改造前,整个系统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热源调节容易走进“死胡同”,供需平衡成了最大的难题。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公司生产副经理 刘向明:对于你们来说,这里什么也看不到,但对我们来说,这里是透明的。我们在供热管网上加装了光缆,就像加装了“眼睛”一样,有什么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工作人员所说的“眼睛”,其实是安装在光缆两端上的传感器,它能够实时捕捉到管线运行的动态数据,传输到后台逐一排查,一旦发现异常,就能精准定位。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了这些移动光缆,相当于给换热站和供热指挥中心之间打造了一条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不仅可以实时通信,还能预测未来的供热需求,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能源浪费。

“智慧大脑”成供热管网“指挥棒”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眼下,当地供热系统不仅有了“眼睛”,还有了一个“智慧大脑”,它是如何运转的,又能产生哪些作用?

走进供热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在一块大屏幕上,几条供热主网形成了一张热网分布图,供热企业的运行数据、加压站的运行状况、供热小区的用户数量等,都一目了然。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公司安生部主任 李世钊:这个大屏幕就是我们的智能监控调度平台,这个黄色和绿色是我们的管网网系,这个点这个数据是我们的换热站,所有这些网系和换热站的数据都会将数据上传到这个调度平台。这块儿能实时看到一级网二级网的流量和温度。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智慧平台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可以精准感知供热网系的冷暖变化,并实时下达调节指令,相当于一个“智慧大脑”。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公司营销副经理 张凯:以往我们是多套系统“各自为政”的运行方式,存在“信息孤岛”,能耗统计和分析时存在着实时性差,增加人力成本及时间成本,影响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如今,通过“智慧大脑”的智能化调控,辖区内所有换热站的热源分配都实现了“一网调平”,生产效能提升了一倍。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公司安生部主任 李世钊:通过智慧化平台的应用,一个采暖季可节省10%左右的能源浪费,降低了企业能耗,间接降低了碳排放,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此外,“智慧大脑”还可以根据用户反馈来的室内温度等信息,自动优化供热运行参数,以最低的能耗来满足用热需求。

哈尔滨市民:我家离热电厂比较远,以前没有离着热电厂近的温度高,今年温度挺好的,打听了一下,跟人家离热电厂近的温度一样。

数智融合推动供热产业转型升级

智慧热网正以其高效、智能、环保的特性,改变着大家的冬日生活。当前,各地正通过供热管网的数智化改造,推动供热产业向智能化转型。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这家供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他们正在加快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供热体系融合,建设智慧供热项目。未来,从供热源头到每一个用户终端之间的热量,都能够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分配。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刘尚才:我们将引进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与企业设备对接,用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热网平台建设。当周围出现供热缺口的时候,我们能第一时间实现网源联动,有效提升机组负荷,第一时间实现区域热平衡。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不只是企业加快自主创新,记者了解到,当前,黑龙江省正在推动各个供热企业之间有效联动,实现全省供热企业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清洁、高效、节能、低碳、以人为本的智慧供热蓝图,正在逐渐成形。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热管理处处长 邹为群:未来要实现供热企业主干管网之间互联互通,同时通过数据化信息化的手段,加强对地下涉及到民生领域的地下管网监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把风险防控机制转向主动作为主动发现,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能力。

东北冬天屋里27℃,在家能穿背心!离不开这个“里子工程”

随着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进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如何解决老化、漏接、破损等问题,提升城市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专家表示,未来管网改造的方向,将是加强排查、科技赋能,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 曲文勇:以后城市的规划,尤其地下管网建设,一定是智能化、智慧化,这些提升建设极大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来源:央视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哈尔滨日报“零投资”送电到企业门口《哈尔滨市电力用户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办法(试行)》印发本报讯(记者 张立馨)日前,《哈尔滨市电力用户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办法(试行)
2023-01-17 08:36:00
...三学校(二期)建设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建设,招标人为哈尔滨市松北区教育局,现对该项目工程监理进行公开招标。依据招标文件,该项目主要建设:新区第三学校(二期)新建建筑面积1615
2024-05-13 18:28:00
云湖公园投入使用 冰雪文化博物馆年内开放
...一公园投入使用、完成户内燃气设施更新改造16.8万户、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年底开放……云湖公园已投入使用据介绍,云湖公园位于道外区长江路南侧,现状为阿什河水系形成的3万平方米
2023-07-05 08:56:00
冰雪之约 绿色之诺
...届亚冬会上使用的电动浇冰车。郭晓龙、郭俊峰摄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览。 新华社记者 张 涛摄前几天,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被誉为“冰城”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落下帷幕。
2025-02-18 04:22:00
哈尔滨“冰糖葫芦男神”走红,女游客专程打卡,本人回应:我孩子明年都上小学了
近日,哈尔滨中央大街惊现“冰糖葫芦男神“。这位制作售卖糖葫芦的帅哥长相俊朗、身材有型,不少网友留言戏称“美男计都用上了”“这尔滨我是去定了”。9日上午,记者联系上这位“冰糖葫芦男
2024-11-10 13:12:00
...干净整洁的环境,整齐划一的停车场……日前,记者走进哈尔滨市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三三两两的居民正在小区内健身、闲聊,尽情享受惬意的幸福时光。老旧小区改造是哈尔滨市住建部门在为民
2024-01-09 07:30:00
北方清洁供暖之路怎么走
...煤炭,秸秆是低碳燃料,并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在位于哈尔滨新区的黑龙江宏通热力有限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厂区,广阔的堆场上堆满了玉米秸秆、稻壳等燃料。该项目配备了2台140t/
2023-01-19 05:46:00
因供水管网改造 9月19-20日哈尔滨市道里区部分区域停水
东北网9月17日讯(记者 刘嘉)记者从哈尔滨供水集团获悉,因哈尔滨市城区供水老旧管网维修改造工程,需对道里区安吉街、安化街直径200毫米供水管线停水,拟定于9月19日21时至9月
2023-09-17 18:52:00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记者从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获悉,日前,位于哈尔滨市民大厦内的市卫健委审批窗口、市水务集团审批窗口和市交通运输局审批窗口又有创新举措,助力审批质效再提升。
2024-04-17 08: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