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让“大连蚝”叫响全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12 05: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让“大连蚝”叫响全国

——庄河市创新模式全力建设“生蚝小镇”纪实

让“大连蚝”叫响全国

庄河市石城岛生蚝养殖区。本版图片由庄河市委宣传部提供

让“大连蚝”叫响全国

花山村村民在海边处理刚捕捞上岸的生蚝。

让“大连蚝”叫响全国

大连石城岛生蚝小镇实业有限公司生蚝加工车间。

让“大连蚝”叫响全国

养殖户在海上捕捞生蚝。

赵金花本报记者王荣琦

核心提示

庄河市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和黄海北岸的海滨城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坚定不移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全力把海洋经济打造成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以“蓝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庄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大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力争在发展海洋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庄河市最大的海岛乡镇——石城乡,结合自身海洋资源优势,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以生蚝产业为主攻重点,加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创新采取“政府+企业+渔民”经营模式,建立“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冷链物流—售后”全产业链,推动生蚝产业高质量快速度发展。短短几年时间,石城乡“生蚝小镇”的名声越来越响,“大连蚝”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养殖户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构建联合体

“小生蚝”做成大产业

清晨的第一缕金色光芒刚从地平线升起,王玉勇驾驶的养殖船便已经劈开波浪,驶向生蚝养殖区进行捕捞作业。身后的岛越来越小,那是石城岛——庄河市的石城乡政府所在地。

石城乡,是庄河海域最大的海岛,距庄河陆域仅3海里远,自有38万亩一类无污染海区,属于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牡蛎,大连人称之为海蛎子,在南方被称为“生蚝”,因富含大量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锌,被誉为“海里的牛奶”。

石城岛的牡蛎养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县志记载以“蛎子”闻名。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蛎肉肥晶晶”的俗谚。

相比于其他海域出产的生蚝,石城岛的生蚝口感回甘,达到顶级甜蚝的口感标准,据专家解释,这是因为石城岛地处北纬39度,水温相对较低,盐度适中,属于冷暖流交汇处,海水自净能力强,水越洁净无污染,生长的生蚝越肥美鲜甜,是世界公认最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的地带,再加上石城岛毗邻鸭绿江和碧流河的入海口,周边海域水深10米至30米,在河海交界处激起的活泛洋流,导致浮游生物众多,为生蚝的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养料。

石城乡包括9个岛、礁、坨,陆地面积仅有26.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不到1.5万亩。但石城岛海域广阔,海域总面积50.8万亩,滩涂面积6000亩,大海成了岛上人的“耕地”,耕海牧渔,人们餐桌上美味的生蚝,成了这个乡许多人的生计所在。

“石城乡是一个典型的集水产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渔业乡镇。岛上80%以上的居民直接或间接从事与海洋生产有关的工作。生产旺季时,每天上万斤的生蚝从石城乡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庄河市石城乡党委书记姜华表示。

花山村的海水养殖就是石城乡最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产业,特色项目就是生蚝养殖、加工、销售,素有“生蚝专业村”之称。

王玉勇是石城乡花山村的生蚝养殖大户。“我们过去养殖的是二倍体小生蚝,因为品种不好卖不上价,收购价每斤不到2元。”王玉勇说,“当时是粗放养殖,该放苗的时候可能还在装笼,往往耽误了时节,赶上冬天上市的时候,又得冒着严寒开壳取肉,而且只能卖到周边很小的范围。”

和王玉勇一样,当年花山村生蚝养殖业的普遍状况是苗种品质差、经营管理粗放、销售渠道狭窄……村民虽多年养殖生蚝,却始终没有“豪”起来。

靠海吃海!为了变优势资源为优势产业,实现强乡富民的目标,石城乡党委、政府积极求变,2016年,乡政府与当地省级龙头企业融资入股组建了“大连石城岛生蚝小镇实业有限公司”,创新采取“政府+企业+渔民”的模式建设“生蚝小镇”,以高端精品生蚝为主要产品,由乡里提供优惠政策,划定相关海域,依托企业向养殖户提供设备和技术,同时企业负责打通销售渠道,打造了一条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作为“政府+企业+渔民”模式中的最重要一环,养殖户们告别以往各自为战状态,联合起来,按照公司统一标准进行养殖作业,除了每个月都能拿到数额不菲的基本工资外,每年还可以根据各自养殖成品的经营收益拿到分红。

“我现在的年收入能达到八九十万元,这可比原来自己承包搞养殖好多了。”王玉勇满心欢喜地说,“收入翻了好几倍,但是自己也没觉得多干活,从装笼到放苗再到捕捞,都有一套标准化程序进行分工作业,原来最累的装笼,现在有专人负责,我只负责放苗、捕捞就行了。”

生蚝产业已成为石城乡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朝阳产业,石城乡也因此成为我省首批特色乡镇,并获得辽宁省“牡蛎特产之乡”荣誉称号。

依托生蚝产业,石城乡养殖户增收效果显著,青壮年养殖户人均年收入11万元左右,老年及妇女养殖户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村民们买了小车、盖了新房,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打好“科技牌”

换代品种升级产业

每年3月份左右,石城乡生蚝养殖户们都在忙着把去年秋天投入海中的网笼打捞上岸。在育苗场内,已经附着了生蚝卵的扇贝壳被穿成了一串,每个扇贝壳上至少附着七到八枚生蚝卵。养殖户们要赶在五月份生蚝生长期到来之前,将新的生蚝苗全部播种入海。

为了规避养殖户风险,保障全年收入,大连石城岛生蚝小镇实业有限公司从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标准化示范场建设,从而使生蚝养殖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公司注重打好“科技牌”,组建生蚝良种培育与健康养殖工程研究中心,根据大连海域条件和特点,围绕生蚝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高品质优良品种缺乏、苗种自给率低、养殖方式落后等瓶颈问题,以生蚝四倍体制备工艺及良种选育为主要研究方向,积极开展出肉率高、壳型美观、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生蚝新品种研发。

2017年,公司独家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三倍体生蚝”与大连生蚝杂交,培育出一年四季都可以生吃的“四季肥”品种生蚝,其个头大、蚝肉肥厚、口感鲜甜,从而使生蚝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全乡生蚝养殖面积达十余万亩。

同时,公司研发专利技术十余个,如冰温和气调协同保鲜技术,超声波、超高压联合生蚝杀菌技术,生蚝多肽的超声酶解制备技术等,大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据大连石城岛生蚝小镇实业有限公司养殖场负责人王明新介绍, 现在“生蚝小镇”拥有年育苗20亿粒的国家级生蚝原种场,生蚝年产量逾万吨;建有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日生蚝加工量达60万只的净化加工中心。

“以前卖生蚝是论斤卖,一斤差不多1.3元,现在论个卖,算起来一斤能卖8元。岛上人很少出去打工,还有不少人到岛上来打工呢!” 王明新略带骄傲地说。

“以前自己单干,养的蚝又小又卖不上价钱。如今在生蚝小镇打工,已经干了六年,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月月都能收入四五千元,收入高出以前好几倍,大伙儿都特别知足!”在海岸边进行分拣作业的女工王玲笑着说。

在花山村,当地1200多户人家,90%以上从事生蚝的养殖、生产、加工和销售。“岛里现在妇女几乎没有在家里待着的,全都出来干活。冬天生蚝离水3天至4天都没有问题,所以大量生产都在这个季节完成,一般早晨6点到下午5点,年轻人手头快的,一天能挣500元左右,岁数大点的每天也能收入300元左右。” 生产车间班长滕健说。

据花山村党总支书记李玉庆介绍,全村仅生蚝产业便可实现年产值近亿元,花山村因此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培育新业态

肥美生蚝走俏市场

在海上养殖区,捕捞人员熟练地开始起筏收笼,一笼笼的生蚝被捞到船上,之后这些生蚝要运回岛上,送进车间,经过自动化的清洗、按重量分拣等程序,打包装进保温箱发往全国各地。这样热火朝天的场景每天都在“生蚝小镇”上演。

经过多年精心培育,石城乡“生蚝小镇”所打造的“大连蚝”品牌,迅速成长为高端生食生蚝的代名词,市场份额不断攀升。

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些都为崛起的石城乡生蚝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石城乡“生蚝小镇”以东北为根据地,正在快速向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扩张,为各地经销商常年不间断提供货源和品质稳定的高端生蚝产品,并针对不同级别的经销商提供多元化的合作模式选择。

目前,石城乡“生蚝小镇”建有覆盖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从大海到餐桌,认真把控每个环节,保证客户吃到最新鲜的生蚝产品,并且端上了很多五星级连锁酒店的餐桌。

顺应互联网时代大众购物消费新趋势,石城乡打破传统,创新采取“互联网+”营销模式,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生蚝小镇”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分别在天猫和京东上开设旗舰店;通过内容平台的官方达人渠道,对生蚝产品进行介绍推广,公司在线上多个主流销售渠道已达到全网布局,在生鲜行业内打造高质量的生蚝产品形象。

2022年,石城乡实现生蚝线下供应渠道销售额达3亿元,线上渠道销售额达2000万元。

同时,公司还积极参加多类型电商、生鲜、海洋牧场、渔业等展会和城市市集活动,推广产品,拓展销售途径,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

在发展过程中,公司还不断完善产业链,已建成3条生蚝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出鲜活生蚝和去壳蚝肉生蚝深加工产品,将产品包装分为鲜活批发装和鲜活家庭装,更多新潮的生蚝吃法被创造出来,芝士、麻辣、蒜蓉等口味冷冻系列产品目前全面投放市场。

石城乡“生蚝小镇”扛起了“大连蚝”的品牌大旗,带领大连生蚝产业摆脱“散户们粗放式养殖海蛎子”的状况,实现“从批发海蛎子到营销生蚝产品、经营生蚝品牌和文化”的蜕变。

“2023年,我们石城乡作为辽宁省农业产业强镇,将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生蚝深加工产业链拓展,引导和支持企业研发生蚝、海参、贻贝预制菜,提升品牌附加值。同时,花山村作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将充分发挥股份经济合作社功能,推动生蚝养殖户科学养殖、联合经营、统一对外开拓市场,真正让生蚝产业强乡富民。”姜华如是说。

千帆竞发,破浪远航。随着“生蚝小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生蚝这种风味独特的海鲜,不仅发展成为庄河市的一大特色产业,而且将成为大连加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大连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2 0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入选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大连庄河市再获“国字号”荣誉
...第一批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及主体名单,辽宁省大连庄河市成功入选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也是大连市唯一入选地区。庄河市区域特色优势明显,位于辽东半岛中南部,处于北纬3
2024-05-09 11:31:00
辽宁庄河黑脸琵鹭陆续飞抵石城岛筑巢繁殖
...也陆续飞抵石城岛,筑巢繁殖。总台记者贾铁生:在辽宁大连庄河石城岛海域,这里有个小岛叫行人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的繁殖地,现在它们已经陆续回到这里开始筑巢繁殖。飞抵海岛
2023-04-21 20:41:00
大连:海岛上的“振兴”路 串起产业串起美
本文转自:央广网央广网大连10月1日消息(记者 王松)在大连庄河市王家镇这个海岛乡镇上,有着镇上唯一的县级公路——山后线,作为庄河市重点打造的农村路之一,山后线途经3个村、17个
2023-10-01 13:23:00
...鲜”去。 9月1日中午12时,历经123天的伏季休渔期结束,大连庄河市迎来开渔季,各个渔港又迸发出勃勃生机。一艘艘挂着“平安符”的渔船开始出海作业。“出海作业鱼满仓,安全生产
2023-09-01 21:10: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大连2月23日电 题:“向海图强”:辽宁大连着力做好海洋经济文章新华社记者曹智、蔡拥军、孙仁斌“过去咱是因海而生,现在要向海图强,做足海文章。”大连盐化集
2023-02-23 11:03:00
大连庄河市青堆镇: 特色“稻”路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胡婧怡初秋时节,大连庄河市青堆镇河川村的稻田里一片金灿灿的景象,微风拂过,稻香阵阵,广袤大地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近年来,庄河市青堆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
2023-09-16 09:41:00
“庄河山海节”系列活动昨日在京启动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赋能“精特”农产品带动区域特色品牌经济发展“庄河山海节”系列活动昨日在京启动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邰治 徐举)3月15日,庄河市政府联合京东集团在北京举办
2024-03-16 06:28:00
中国银行大连市分行:深耕三农领域 助力乡村丰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近日,中国银行大连市分行党委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切实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机遇期,对涉农重点领域、重点客群、重点区域制定差异化策
2024-10-10 10:28:00
大连庄河市桂云花乡:“党建红”引领“富裕路”  绘就美丽乡村“新蓝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苍峰翠岳,峰峦起伏,漫山红锦,碧水清幽,山水画卷徐徐展开——这就是美丽宜居富饶的庄河市桂云花乡。一条条通屯公路、一个个致富产业、一张张幸福笑脸……行走在桂
2023-10-24 21:3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重庆渝北: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区人大代表走访调研民营企业
为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近日,渝北区人大代表聂爽、吴建、周时树、段渝前往回兴街道锦屏路社区重庆共一集团有限公司
2025-04-03 13:14:00
重庆渝北回兴街道开展心理沙盘团辅活动
近日,“沙趣时光,为你增能”儿童主任赋能培训在渝北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成功举办。回兴街道儿童督导员、社区儿童主任等相关工作人员参与
2025-04-03 13:14:00
针对网传“广东东莞长安镇厦边社区生育二胎奖励2万、三胎奖励5万”一事,4月3日上午,厦边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称
2025-04-03 13:17:00
就网民4月2日反映“农田疑似遭到污染”一事,4月3日,山东博兴县湖滨镇人民政府通报称,经核实,该位置位于湖滨镇柳桥村村北
2025-04-03 13:17:00
山东高速集团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清明保畅工作
清明节假期将至,为确保节日期间高速公路安全平稳运行,山东高速集团扛牢“创享美好之路”企业使命,围绕道路保畅、安全生产、便民服务等工作
2025-04-03 13:17:00
青岛机场:打造“飞机+”联程客运模式
3月31日,青岛机场青岛北站换乘服务中心功能全面升级,新增人工值机、行李预安检、航班查询等核心服务,实现了高铁、地铁、航空“三网互联”综合服务功能
2025-04-03 13:18:00
海南环岛高铁清明假期预计发送旅客70万人 加开多对列车保障
南海网4月3日消息 (记者 王小畅 通讯员 颉雪琳 廖琴琴)记者从海南铁路海口车务段了解到,2025年清明小长假运输自4月3日起至4月7日
2025-04-03 13:20:00
收藏!服务区畅行攻略 | 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2025年清明假期出行服务指南
服务保障“驿”路有我1.假期期间,服务区2000余名员工全员上岗。2.所辖服务区卫生间、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全部开放,开水房24小时不间断供应热水
2025-04-03 13:21:00
菏泽街头“牡丹+”文旅主题公交陆续亮相
为迎接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菏泽市充分发挥公交“流动窗口”的独特优势,精心打造“景致公交·畅享菏泽”主题宣传活动
2025-04-03 13:24:00
山东高速集团G233克黄线沂南段大中修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4月2日,山东高速集团旗下交建集团G233克黄线沂南段大中修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交工验收会上,验收专家组认真审阅了工程建设有关文件和资料
2025-04-03 13:26:00
以你之名丨又一个春天,桐花在童心里“发芽”了
编者按:从“铭记你”到“追随你”,再到努力“成为你”——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2025年清明节期间,河南文明网联合大河网推出清明节主题策划《以你之名》
2025-04-03 13:27:00
本报香港4月2日电(记者李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和水利部部长李国英1日在香港礼宾府会面,就深化涉水事务交流合作进行座谈
2025-04-03 13:29:00
福建打造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 实现省域治理“一网统管”
东南网3月27日讯(本网记者 翁莉 通讯员 王钰文)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福建省全力推进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以下简称“闽执法平台”)项目建设
2025-04-03 13:29:00
常州出台房产新政 购房困难群体最高可获资助20万
中新网常州4月3日电 (记者 唐娟)江苏常州3日起施行房产新政,推出最高20万元购房资助政策,精准支持住房困难工薪群体购房需求
2025-04-03 13:29:00
鲁网4月3日讯近日,在泰安市宁阳县华丰镇张家寨村,润华家庭农场合作社的300亩蔬菜种植基地里,羽衣甘蓝迎来大丰收,产量达800多吨
2025-04-03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