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南航:飞天降落全过程助力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05-31 08:56: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花

昨天,神舟十六号奔赴苍穹。记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在神舟系列飞船的逐梦之旅中,南航师生始终在助力,贡献了南航的智慧和力量。

水下机械臂助力出舱任务完成

应航天员中心、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委托,南航科研团队参与研制“水下机械臂及其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逼真模拟了空间站出舱活动的机械臂转运以及定点作业支持工况,是出舱活动任务工程实验验证和航天员训练的重要保障。在航天员中心总体单位指导下,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联合课题组经过技术途径仿真验证、总体方案设计、工程实施、调试联试以及试运行,创新性研制出了国内首台10米级水下大作业空间、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机械臂。

其中,课题组面向模拟失重环境的中性浮力水槽航天员训练任务,开展了水下机械臂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系统以及供配电支持系统的学术研究与工程研制。课题组研制的内容作为整系统核心指挥枢纽,突破了基于多传感融合和基于优化算法的水下路径规划技术、水下机械臂人机交互控制技术、虚拟孪生的大尺寸空间碰撞检测预测技术、水下安全监控技术等,有力保障了整个系统的可靠、高效运行,是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在载人航天模拟失重训练应用的一次突破。

各种技术守护“神舟”飞天

除了助力出舱任务的顺利完成,南航在守护“神舟”飞天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南航科研团队承担了《新一代载人火箭贮箱焊接变形控制研究》相关课题,突破航天铝合金大尺寸复杂结构焊接过程形性精准调控技术,助力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

南航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降落伞气动减速技术研究,为神舟飞船降落伞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为神舟飞船大型降落伞优化试验评估方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早期的神舟飞船发射中,南航科研团队用数年时间,攻关设计了火箭安全运输到发射场的“减振外套”;开发的飞船防热承载结构精密激光焊接与高效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中货运飞船与载人飞船的研发和生产。

关注环境关注人,保障“天宫”巡天

南航科研团队面向空间站等载人航天任务,还开展了航天器智能并网控制及保护技术研究。

在航天飞行过程中面临失重、亚磁场、噪声、辐射等特殊环境,航天员的健康状态对于航天任务的完成有较大的影响。南航科研团队聚焦航天特因环境,关注航天员的脑功能和视觉健康等。

南航科研团队研制的“空间站转位机构整机特性测试系统”,解决了转位机构产品在地面环境下的工作力学载荷模拟与测试问题,对转位机构产品的工作边界设计与验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减少航天器对接过程中会产生的震动和撞击,南航科研团队研发了一套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测试空间环境下电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目前已经应用到多个神舟系列飞船任务中。

此外,南航科研团队还参与了“空间结构在轨自主组装的动态控制”“空间站伸展机构疲劳评估与试验验证”“空间站柔性太阳翼设计”“空间站大功率电源系统”“核心舱复杂结构原位多机器人协同装配技术”“航天级轻质纳米真空绝热板”“空间在轨机器人”“新型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及其柔顺控制技术”等多项科研项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1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两个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飞天组合”会师,成功秘诀是什么?
...从产品工艺设计、生产过程、外场试验、试验任务等方面全过程进行了“动态”管理,根据设计技术状态变化需求,开展设计工艺性审查,提出多项优化措施,做到“一船一策”,反复演练,仔细推
2024-04-26 11:56:00
戈壁守望,只为“飞天英雄”平安归来
...次开展飞船待发段、上升段、在轨飞行段和返回搜救段的全过程医疗救护保障工作,针对航天员在轨时间长的实际,系统形成了“抗疲劳、防差错”九大类93种医疗救治预案,为后续载人航天医疗
2023-11-01 10:49:00
...如同‘体检’一般,从火箭总装、垂直转运到火箭发射的全过程中,通过自动采集数据、在线分析,来了解发射平台的‘健康指数’。”李维平说,“同时,通过对大数据的‘把脉问诊’,实现对故
2024-05-08 08:59:00
记者直击|千里万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回到“东风”怀抱里
...和光学两个方面形成合力,涵盖了飞船返回进出黑障区的全过程,圆满完成了飞船在黑障区的跟踪测量任务。“嗅”到返回舱的踪迹后,车队和直升机依令而动,径直赶往预报落点。“砰”的一声,
2023-06-04 15:38:00
...一辰)在轨绕地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钟,这是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太空中留下的飞行数据。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2023-10-15 19:04:00
中国星辰丨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太空赴约:飞天越海,奔向星河
...首飞之战”,质量生命线贯穿于从产品进场到加注发射的全过程。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副总指挥李志辉接受采访时说,“从一年两艘到两年三艘,发射频率降低,换来了成本的节约和
2023-05-11 16:57:00
“全方位”助力“飞天梦”南航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南报网讯(记者李花)昨天,记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了解到,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任务中,一代又一代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
2023-06-05 08:10:00
大皖新闻讯 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浩瀚太空首次迎来中国“90后”访客。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任务中,有安徽科技力量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
2024-10-30 19:18:00
...空。指令长蔡旭哲走在中间。2022年,他首次实现自己的飞天梦想返回地球后,信心满怀地表示“希望有朝一日重返太空家园”。仅仅过去22个月,他的愿望便又成真。他深情地说:“有祖国
2024-10-31 06:09: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