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出口目的地进一步多元化,对发达经济体依赖度降低,新兴经济体将是未来出口的主要增量方向。
本刊特约作者李赟/文
8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3.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0.4%。其中,出口13.47万亿元,增长1.5%;进口10.08万亿元,下降1.1%;贸易顺差3.39万亿元,扩大10.3%。按美元计价,2023年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4万亿美元,下降6.1%。其中,出口1.94万亿美元,下降5%;进口1.46万亿美元,下降7.6%;贸易顺差4895.7亿美元,扩大3.5%。
2023年7月份,中国进出口3.46万亿元,下降8.3%。其中,出口2.02万亿元,下降9.2%;进口1.44万亿元,下降6.9%;贸易顺差5757亿元,收窄14.6%。按美元计价,2023年7月份中国进出口4829.2亿美元,下降13.6%。其中,出口2817.6亿美元,下降14.5%;进口2011.6亿美元,下降12.4%;贸易顺差806亿美元,收窄19.4%。
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中国月度进出口规模稳定保持在3.4万亿元以上。7月当月,中国进出口3.46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5.7%,较2020-2022年同期均值高4.5%。整体看,中国外贸进出口运行平稳。
浙商证券表示,7月出口同比继续承压,主因仍是基数扰动和汇率扰动,2022年4月意外冲击扰动国内供给受挫,拖累出口,进入5月国内积压订单开始集中出海,带动2022年5月至7月出口显著回升,美元计价同比分别达到16.4%、17%、18.1%,显著高于2022年4月的3.5%,高基数对出口读数产生较大扰动。而从两年复合增速来看,2023年5-7月以人民币计价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6.6%、5.3%和5.8%,相对保持平稳。预计后续随着基数扰动的下降,出口增速有望边际回升,重点关注供给韧性对出口的拉动。
出口承压之下,国泰君安证券从三大视角寻找中国出口的长期线索:
一是伴随着全球供应链重构,预计中国出口目的地将进一步多元化,对发达经济体依赖度降低,东盟等新兴经济体仍将是中国未来出口的主要增量方向。
二是伴随着海外复工复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再次抬头,中国占全球进口份额的比重出现回落,截至2023年5月,中国占主要经济进口份额已经较疫情期间的高点回落约1.3个百分点。内部结构来看,中国占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进口比重下降明显,但对东盟等新兴经济体下降幅度较小,其中俄罗斯和沙特甚至还在继续提升。
三是产业链角度下,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将继续外迁,但“供应链密集型”产业难以外迁,电气机械、化工品、交运设备等将对出口贡献加大。
新旧动力切换
继6月后,7月出口增速再次不及市场预期,创下自2020年2月以来的最低同比增速。信达证券认为,7月出口增速再度下行,既有2022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又有海外需求走弱的影响。
从出口金额来看,7月出口金额环比增速为-1.2%,是近五年内的同期最低增速,出口金额基本上与2021年同期数据相同,表明出口本身的增长动力不强。而2022年7月出口金额是2022年年内的最高水平,基数抬高下出口同比依旧承压。
但有一点结构变化非常值得关注,这一结构变化就是欧美市场和非欧美市场表现再度出现分化,这表明出口下行的主要拖累仍是欧美市场。
2000年至2023年7月,中国前五大出口目的地并未出现变动,但排序和各自占比发生巨变。2000年,中国(内地)前五大出口目的地排序分别为美国(21%)、中国香港(19%)、欧盟(含英国)(18%)、日本(16%)和东盟(6%);至2023年7月,中国前五大出口目的地仍是上述五大地区,但排序和占比发生巨变,排序分别是欧盟(含英国)(16%)、东盟(16%)、美国(15%)、中国香港(8%)和日本(5%),其中东盟占比上升最显著,占比提升约10个百分点,而中国香港和日本占比下降最明显,分别下降11和12个百分点。
欧美市场增速继续下行,尤其是欧盟和东盟。分区域来看,7月欧美市场(美国、欧盟、东盟出口市场)的出口增速为-21.73%,继续较7月进一步下行。其中,7月对欧盟、东盟出口增速下滑比较明显。这背后的原因是欧盟国家的制造业表现或已处于较差的景气区间,欧元区制造业需求疲弱,对欧盟出口增速明显下滑。从欧元区PMI来看,7月欧元区PMI已经进一步下行到了42.7%,除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冲击外,制造业PMI低于43%的表现要追溯到金融危机期间。
非欧美市场增速出现企稳迹象。从7月表现来看,非欧美市场(美国、欧盟、东盟地区以外的出口市场)增速表现和欧美市场形成明显对比。尽管非欧美市场增速仍在负增长区间,但与6月表现对比来看,非欧美市场初步呈现出企稳的迹象,并未像欧美市场一样再度明显下行。
如何理解对欧美市场出口中,欧盟和美国增速贡献出现分叉的现象?信达证券认为,表面上,二者增速贡献出现分叉是对美出口增速改善;实际上,是二者2022年高基数月份错位导致。
从增速贡献拆分上看,7月欧盟地区的贡献下行,而美国地区贡献略微改善,看起来对美出口增速有了缓和迹象,但实际上对美出口降幅收窄并不是因为对美出口金额有所改善,实际上对美出口金额仍在下行,这和对欧盟出口金额的走势一致。中国对欧盟、美国的出口金额都在同步下降而出口同比增速贡献出现分叉,或源于二者2022年高基数错月带来的影响,欧盟2022年同期的基数高点在7月,美国2022年同期的基数高点在6月。
信达证券表示,7月出口增速还在下行,初步验证了三季度出口增速仍在磨底的观点,但同时也有一些结构变化值得关注。
第一,欧美地区和非欧美地区的增速分化。7月欧美市场表现继续下行,而非欧美市场表现初步呈现企稳迹象。
第二,欧美地区和非欧美地区的份额分化。除2022年以外,欧美市场在中国总出口中占据的份额自2018年以后逐步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非欧美市场在中国总出口中占据的份额在逐步上升。截至7月,2023年1-7月的累计出口金额当中,欧美市场的占比已经下行至46%,非欧美市场的占比已经上升至54%。
展望后续出口走势,信达证券认为,三季度中国出口仍面临一定的基数压力和三大目的地需求的制约,短期内出口下行或仍难出现明显缓和。待到四季度基数压力褪去,若其他海外市场需求企稳改善,四季度的出口增速仍旧值得期待。
华创证券的研究显示,对2023年出口,新三大伙伴(俄罗斯、非洲、中西亚)支撑较强,旧三大伙伴(美国、欧盟、东盟)支撑走弱,出口整体表现取决于新旧三大贸易伙伴的角力:新三大伙伴支撑力量更强时,出口表现好(如3-4月出口超预期上行);旧三大伙伴拖累更严重时,出口表现则较差(如5月以来出口超预期下滑)。
根据该框架,7月出口超预期下滑的压力或来自于旧三大伙伴的去库存。7月,中国出口同比降至-14.5%,虽然新三大伙伴对出口仍是正向拉动(1.5%),但旧三大伙伴对出口拉动已低至-10.7%,基本持平疫情、金融危机期间最低。而旧三大伙伴拉动大幅下滑可能主要源自去库存。
具体来看,7月旧三大伙伴对出口同比拉动-10.7%,较上月下滑1.9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盟、东盟拉动分别为-3.9%、-3.3%、-3.5%,前值则分别为-4.1%、-2%、-2.7%。事实上,7月旧三大伙伴对出口的拉动已经基本持平过去两次危机期间的最低水平,一次是2020年2月疫情期间,旧三大伙伴拉动-10.8%;另一次则是2009年5月金融危机期间,旧三大伙伴拉动-10.9%。
旧三大伙伴对出口拉动下滑背后,则是去库存带来的进口需求不振。6月对欧美出口大幅下滑已现端倪。7月尤其体现在中国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中间品(主要是工业生产使用的资本品)出口大幅下滑,对中国出口拉动由-2.7%下滑2.4个百分点至-5.1%。
由于欧盟、东盟都缺少高频库存数据,美国库存数据更新滞后两个月,华创证券从几个月度高频指标侧面观察旧三大伙伴去库存带给中国的出口压力。
第一,工业生产指数。旧三大伙伴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均落入负区间,其中欧美已经降至历史40%分位以下。其中,美国最新6月同比为-0.4%,处于历史34.7%分位;欧盟最新5月同比-1.8%,处于历史37.7%分位;东盟5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最新6月同比均值-1.4%,处于历史48.1%分位。
第二,产能利用率,欧美产能利用率均持续波动下滑。美国产能利用率自2022年10月以来波动下滑,由79.5%降至最新6月77.8%,处于历史53.4%分位;欧盟则自2021年三季度开始下滑,由82.9%降至最新2023年三季度的80.4%(欧盟统计局预测值),处于历史74.9%分位。
第三,进口增速。旧三大伙伴进口增速均大幅下滑,当下欧盟、东盟进口增速已经降至历史30%分位以下。其中,美国最新5月进口同比为-33.7%,处于历史34.7%分位;欧盟最新5月进口同比-15.6%,处于历史17.2%分位;东盟6国最新6月进口同比为-17.6%,处于历史22.3%分位。
第四,需求景气衡量指标制造业PMI,为后续走势提供一些参考。美国7月ISM制造业PMI录得46.4,相较6月的46小幅反弹,不过仍处于荣枯线以下,且仅一个月数据,是否形成上行拐点还待观察。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进一步下行至42.7,前值43.4,去库存可能最早要到三季度末才能见底,因此后续对欧盟出口下行压力可能仍比较大。东盟6个主要国家的制造业PMI形势较为分化。纵向比较来看,越南、新加坡、泰国比较差,7月最新值分别处在各自历史28.3%、8.4%、5.8%历史分位上。边际变化来看,越南、新加坡制造业PMI均连续两个月上行,后续若持续改善,有可能在边际上提振中国出口。
东方证券认为,机电、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以发达国家拉动为主的传统出口大项表现较弱是当下出口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7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美国制造业PMI和欧元区PMI分别为48.7%、46.4%、42.7%,总体上发达国家贸易需求不具备较强的上行动能,而电子设备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是观察欧美需求的拇指法则。汽车、船舶等此前表现较好的领域,难有更高的拉动力,当下资本品和耐用消费品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拉动,倘若发达国家需求没有好转,难以进一步打开上行空间。此外,高基数下整体出口价格拖累较为明显。
东方证券认为,全球贸易需求不足仍是当下中国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三季度出口或将继续承压。
一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需求回落的影响或将进一步显现,以发达国家拉动为主的电子设备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三季度或仍会承压。二是7月越南出口同比降幅收窄8.1个百分点至2.1%,表现好于中国,但能否进一步好转与中国出口形成“剪刀差”还需进一步观察。
首先是考虑到5月以来受基数影响越南出口同比波动较大,如2022年7月越南出口环比为-7.1%,为2006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抬高7月出口同比读数。另一方面是,由于一季度中国集中释放订单推高越南库存,考虑到当下发达国家需求不足,至今越南纺织品、木制品等中间品库存可能延续二季度高位去库,存在阶段性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走势分叉的可能性,倘若后续走势继续与中国呈现分化,则需要重新评估“中国-东盟-美国”这一转口渠道是否仍然畅通。
进口仍在触底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中国7月进口同比增速(美元计价)为-12.4%,降幅相比6月扩大5.6个百分点,2023年以来进口增速已连续5个月保持负增长。信达证券表示,7月进口环比处于2019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进口降幅进一步扩大表明国内经济恢复仍旧缓慢。
首先,7月经济景气度侧面反映了经济的缓慢恢复。7月份制造业PMI较6月有所好转,但新出口订单与进口PMI指数均继续下降。不仅如此,不同规模企业的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继续在收缩区间运作,其中,中、小型企业的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略有回升,但大型企业的两个指数均继续下降,这些均说明7月国内企业整体对进口的需求并没有很强烈。
其次,7月政治局会议也强调了当前经济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当前经济运行主要面临国内需求不足问题,如,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从会议强调的内容可以反映出,国内经济恢复较为缓慢,且国内需求增量不足,因此进口呈现出较为弱势的状态。
从商品结构来看,也可以侧面反映出,除了国内经济需求恢复较慢外,进口价格仍对进口有拖累。
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对进口仍有拖累。从量价拆分上看,自2023年2月起,进口价格对进口金额同比起着拖累作用,6月进口价格的拖累更是进一步扩大。信达证券认为,7月进口数据中,多数大宗商品进口表现显示出进口价格仍对整体进口有拖累。
如,7月原油进口金额同比增速为-20.79%,进口数量、均价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7.03%、-32.31%;7月煤及褐煤进口金额同比为2.2%,进口数量、均价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6.92%、-38.77%;7月肥料进口金额同比为-6.33%,进口数量、均价的同比增速分别为52.4%%、-38.54%。
整体上看,对进口同比增速下滑拖累最大的是原油,其次是机电产品。7月原油和机电产品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0.79%和-11.29%,与6月增速相比,分别下降了17.99个和3.99个百分点。从数量上来看,原油进口数量同比增速为17.03%,相比6月下降28.31个百分点。一方面可能与美国、沙特及俄罗斯削减原油产量有关;另一方面或是因为中国原油库存量较为充足放缓了进口节奏。截至7月底,中国陆上原油库存超过10.2亿桶,库存持续上升可能会让中国炼油商在未来几个月放慢采购速度。
尽管进口价格对当前进口仍有拖累作用,但2022年下半年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渐渐回落,信达证券预计,后续价格对进口的拖累或将逐步缓解。同时,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生效,进口需求或在国内开启补库后逐步回升。
总结来看,7月出口和进口增速不及市场预期,欧美市场继续下行拖累出口,国内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进口需求还不稳固。
结构亮点凸显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3年前7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前7个月,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5.41万亿元,增长2.1%,占中国外贸总值的65.4%,比2022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77万亿元,增长2.8%;进口6.64万亿元,增长1.2%。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4.21万亿元,下降11.4%,占17.9%。其中,出口2.75万亿元,下降8.8%;进口1.46万亿元,下降15.9%。此外,中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04万亿元,增长8.1%。其中,出口1.21万亿元,增长15.3%;进口1.83万亿元,增长3.8%。
对东盟出口增长,自欧盟、美国进口增长。前7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59万亿元,增长2.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3%。其中,对东盟出口2.11万亿元,增长4.7%;自东盟进口1.48万亿元,增长0.2%;对东盟贸易顺差6275.1亿元,扩大17%。欧盟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22万亿元,下降0.1%,占13.7%。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2.08万亿元,下降2.6%;自欧盟进口1.14万亿元,增长5.1%;对欧盟贸易顺差9433.4亿元,收窄10.5%。美国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64万亿元,下降9.6%,占11.2%。其中,对美国出口1.95万亿元,下降13%;自美国进口6911.2亿元,增长2%;对美贸易顺差1.26万亿元,收窄19.5%。日本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日本贸易总值为1.27万亿元,下降5.8%,占5.4%。其中,对日本出口6395.6亿元,下降0.4%;自日本进口6327.1亿元,下降10.8%;对日贸易顺差68.5亿元,2022年同期为贸易逆差668亿元。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8.06万亿元,增长7.4%。其中,出口4.76万亿元,增长12.6%;进口3.3万亿元,增长0.5%。
2023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随着RCEP利好持续释放和“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国家等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增长点。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中国贸促会统计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3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2.47%;签证份数共计9.60万份,同比增长69.49%。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孙晓在日前的发布会上表示,RCEP证书签证量的稳定增长,说明外贸企业对RCEP的利用热情持续提高,外贸企业利用RCEP出口相关伙伴国或将成为中国外贸新的增长点。同时,还有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发展迅猛等利好因素。
内资企业进出口保持增长。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2.46万亿元,增长6.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52.9%,比2022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49万亿元,增长7.3%,占出口总值的63%;进口3.97万亿元,增长5.3%,占进口总值的39.4%。国有企业进出口3.82万亿元,增长0.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2%。其中,出口1.08万亿元,增长2.7%;进口2.74万亿元,增长0.1%。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21万亿元,下降9.4%,占中国外贸总值的30.6%。其中,出口3.88万亿元,下降9.6%;进口3.33万亿元,下降9.1%。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近六成。前7个月,中国出口机电产品7.83万亿元,增长4.4%,占出口总值的58.1%。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7351.5亿元,下降19.8%;手机4623.6亿元,下降6.5%;汽车3837.3亿元,增长118.5%。同期,出口劳密产品2.34万亿元,下降2.1%,占17.4%。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6311.4亿元,下降2.1%;纺织品5460.5亿元,下降5.7%;塑料制品4032.4亿元,增长1.5%。
铁矿砂、原油、煤进口量增价跌,天然气、大豆进口量价齐升。前7个月,中国进口铁矿砂6.69亿吨,增加6.9%,进口均价(下同)每吨785.6元,下跌5.1%;原油3.26亿吨,增加12.4%,每吨3977.2元,下跌16.6%;煤2.61亿吨,增加88.6%,每吨838.1元,下跌19.7%;成品油2701.3万吨,增加101.9%,每吨3912.2元,下跌26.7%。进口天然气6687.6万吨,增加7.6%,每吨3818.7元,上涨0.6%;大豆6230.3万吨,增加15%,每吨4334.6元,上涨1.3%。同期,进口机电产品3.53万亿元,下降10.6%。其中,集成电路2701.7亿个,减少16.8%,价值1.32万亿元,下降16.2%;汽车41.2万辆,减少20.1%,价值1763.1亿元,下降16%。
信达证券表示,从商品来看,劳动密集型商品全面回落,而机电类产品增速下滑尤其明显。首先,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全面回落。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全面下滑,其中,由于终端消费品订单减少,纺织品出口持续收缩,当月出口同比下降17.9%,环比下降3.6%。其次,机电产品增速明显下滑,汽车出口增速仍然较高。7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整体出口仍有拖累,其中,机电产品由6月同比增速-6.6%继续下滑至-11.91%,已经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从6月的-16%进一步下降到-18.10%。
信达证券认为,机电产品增速下滑较多,背后或与通用机械、家电等多个商品出口增速进一步下行有关。汽车出口增速虽有回落,但仍在较高增速区间。重点商品中,只有钢材、农产品、成品油、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四项增速有所改善。
结构重于趋势
浙商证券表示,相比于整体出口趋势,更应关注结构表现,结合海外经济表现和产业发展走势,应重点关注三大出口结构表现。
一是重点关注海外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带来的出口机会。海外发达经济体天量流动性投放加剧全球贫富分化,发达经济体出现收入K型分化导致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前者映射奢侈品的消费积极增长和涨价,后者则驱动消费者更加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此前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面临高通胀背景下,日本生产的汽车、家具家电、影音设备等领域依赖性价比优势大幅抢占美国市场。此外,全球滞胀背景下企业经营面临挑战,积极推进降本战略,美股超过四分之一公司在2022年四季度开始缩减营业成本。
在海外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的大背景下,中国供给优势背后的性价比优势带来的出口机会需重点关注。一方面得益于中国供应链的强大稳定性,在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的稳定性有助于降低总体供应链成本;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强国,在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制造业领域有突出优势,特别是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家具等高端品类有望受益。
二是关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与“中国制造”出海带来的出口支撑。新兴市场国家也是中国出口的重要新兴增长点,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及东盟地区。1-7月,中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出口2.11万亿元,同比增长4.7%;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4.76万亿元,增长12.6%。
浙商证券认为,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表现强势,一方面部分资源相对富裕的新兴市场国家,得益于大宗商品牛市带来的利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结合雁阵理论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生产制造国的角度来看,新兴市场国家从产业发展和现实需求角度,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度不断提升,相应带动中国相关品类出口。
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和扩大进口战略,秉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政策,作为第三世界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代表,在国际秩序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分量逐年提升,大国地位和外交阵地的步步提升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制造”出海,进而带动出口增长。2023年上半年,除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外,中国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7%和10.5%。伴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推进,中国制造业产品及企业出海将有持续积极表现。
三是关注新一轮科技周期和全球碳中和进程的演绎。全球碳中和科技革命具备独特的产业发展逻辑,与全球宏观经济周期不同步,当经济处于下行阶段而产业发展处于积极增长阶段,其相关品类出口也较为积极,机电产品占中国出口近六成比例,其产业变化与科技周期高度相关,特别是全球半导体周期。
截至2023年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周期已经于3月筑底逐步回升,随着ChatGPT等终端应用场景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业态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库存筑底回升以及算力需求的大幅提升有望带动半导体销售周期进一步上行,带动中国相关品类机电出口增长。此外,费城半导体指数背后涵盖一系列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公司,并对半导体销售周期及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有一定领先性,二季度以来费城半导体指数已经出现显著回升,背后蕴含着对未来半导体市场及算力需求的增长预期。综合来看,预计全球半导体销售周期进入上行阶段将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带来积极利好。
此外,全球碳中和进程下,中国的新能源制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超强能力,新能源车、光伏等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出口保持较高的成长性,截至2023年上半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1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