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用牡蛎建设石桥
⊙高 忠 文 弘 艺 供图
蔡襄
蔡襄是北宋一名官员,他在泉州府任太守时经常为老百姓着想。如果群众有什么需求,他会想方设法达到老百姓的满意。
一次,泉州的洛阳江由于涨水,汹涌的水流将洛阳江上的浮桥冲垮了。百姓们每天在洛阳桥来往,如果不及时修建将带来诸多不便。
蔡襄认为如果在洛阳江上建设浮桥,等大水涨上来还是会被冲垮,这样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难题,怎样才能修建一座稳如磐石的桥呢?
正在蔡襄不知所措之时,他看见路旁的石块灵机一动。他认为如果建造一座石桥,即使水流得再急也不会被冲垮。想到这里,他立即召集百姓开采山石。
蔡襄领着大家开采石头后,他们先将石头制作成石条,然后再将石条用船运送到洛阳江的最浅处。然而,当他们将石条先后扔进江底时,由于江底全是沙子,投进江里的石块都被冲走了。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蔡襄带领着大家同时出动很多装有石条的船只。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后同时将很多石条扔进江里。随着石条层层叠压,他们就在水底铺了一道20多米的桥基。
尽管如此,蔡襄还是觉得桥基不够牢固,怎么样才能让他们粘在一起呢?一个偶然的机会,蔡襄看到水里的牡蛎就微微一笑,解决的方法便油然而生。
原来,牡蛎体内会分泌出黏液,这种黏液粘固性很强。如果让牡蛎将黏液分泌到石条的缝隙中,即使用铁锨铲也不能将石条分开。此外,牡蛎的繁殖性特别强,如果让它们在石条缝隙间进行繁殖,用不了多久就能将水底的石条粘到一起。想到这里,蔡襄立即和民众行动起来。
蔡襄带领大家将牡蛎养在江底的石条中,经过几个月的繁殖,成千上万只牡蛎分泌出的黏液将江底的石条粘在一起,即使水流再急也不会将它们冲走。此外,蔡襄用这种方法修建了桥墩和桥梁。等江水落下去后,蔡襄带领大家将桥梁运到船上。当江水涨上来,蔡襄带领大家将载着桥梁的船撑到桥墩处。待江水再回落后,放在船上的桥梁会稳稳地架在桥墩上。因此,蔡襄在没有水泥和钢筋的情况下,带领民众用牡蛎建设了一座石桥。
牡蛎不是建筑材料,可是蔡襄用它们建设了石桥。其实,生活中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只有将它们挖掘出来,人生才会拥有无尽的财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