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荀彧之死:曹操的最大损失与历史之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21:56: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汉末年,曹操在政治上步步为营、得寸进尺,攫取了当时帝国的最高权力,继而获得了仅次于汉献帝的最高地位。

并且,由于曹操的大权独揽,更是令很多人都认为,他已经是个有实无名的皇帝了!

然而,在此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刻,曹操却遭到了荀彧的极力反对……

众所周知,荀彧是曹操集团的首席谋士,也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在曹操多年来的征战中,荀彧曾为他出谋划策,可谓尽心尽力。

然而,就在曹操要晋封魏公、建立魏国的时候,荀彧却站了出来,极力反对。

荀彧之死:曹操的最大损失与历史之谜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想要弄清楚荀彧为何会反对曹操封魏公、建魏国,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荀彧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荀彧是个有智慧的人。

作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曹操在刚刚得到荀彧的时候,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吾之子房也!

意思是说,荀彧就好比自己的张良。在曹操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每到紧急时刻,都是荀彧帮他出谋划策、克敌制胜,一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的时候,所使用的还是荀彧的战略部署。

其次,荀彧是个有理想的人。

当初,曹操还在为是否迎奉天子到许县一事,犹豫不决的时候,荀彧就曾向他提出了三大纲领:

第一,尊奉天子以顺从民意;第二,大公无私以降服诸侯;第三,弘扬正义以招揽英雄。

由此可见,荀彧就是一个富有正义感与政治理想的人。

荀彧之死:曹操的最大损失与历史之谜

另外,荀彧是个有远见的人。

官渡之战前,曹操曾为了自己能否战胜袁绍,一度十分苦恼。此时,就是荀彧一口说出了曹操的四大优点和袁绍的四大弱点,给曹操吃了一颗定心丸。最终,使得曹操在这场战役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最后,荀彧是个有担当的人。

兴平元年,曹操刚刚得了兖州,便倾巢而出前往徐州征讨陶谦。谁料,他手下的张邈与陈宫突然反叛,并联合吕布前来攻打曹操,等到吕布的军队开过来后,整个兖州基本上全反了,就只剩下了三座城池。

此时,留守曹操大本营(鄄城)的就只有荀彧与陈昱二人,荀彧立刻意识到,如果这三座城池守不住,而曹操在征讨徐州时又失败了,岂不成了丧家之犬,连老窝都被人端了。于是,荀彧便和陈昱商量,由陈昱负责带兵去安定另外两座城池,自己则与夏侯惇一起留在鄄城。

荀彧之死:曹操的最大损失与历史之谜

期间,豫州刺史郭贡也率领大军前来攻打鄄城,由于不清楚城内情况,便提出要和荀彧见一面,借此机会探个虚实。于是,在夏侯惇的再三阻拦下,荀彧坚持独自一人、神色自若地出城见了郭贡,郭贡见荀彧轻松自如,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知道鄄城打不下来,便匆匆撤军了。

所以说,在曹操刚刚有一点成功,又腹背受敌的时候,是荀彧帮他守住了自己的根据地。

因此,当董昭提出要曹操晋封魏公、建立魏国的时候,曹操首先想要征求意见的人就是荀彧。毕竟,作为东汉时期的名门之后,荀彧此人的道德品质好、人缘好、名气也很大。

荀彧之死:曹操的最大损失与历史之谜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为了拥立之功,便冒天下之大不韪向汉献帝提议,封曹操为魏公……

董昭的意思很清楚,一旦曹操被封为魏公,就表示他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班子,建立自己的国家和政府,在大汉王朝创建一个“国中之国”!

为此,董昭还专门试探了一下荀彧的反应……

董昭就封魏公一事,曾向荀彧征求意见,原本是想让荀彧带头来做这件事情,谁料却遭到了荀彧的反对,面对这个一心要“拉”曹操下水的人,荀彧只说了四个字:

不宜如此。

随后,荀彧告诉董昭:

“当初,曹公兴义兵、除暴乱、平天下,为的就是匡扶汉室、维护国家,我们曹公秉持的是忠贞,他是一位忠臣啊!君子爱人以德,我们要做的不是给他增加个官衔,增加名誉地位,而是应该帮他完成自己的道德理想,保证他做个道德高尚之人……”

荀彧之死:曹操的最大损失与历史之谜

以上这段话,荀彧表面上是对董昭说的,可实际上却是在给曹操敲警钟……

荀彧心里很清楚,晋封魏公、建立魏国,这些都是曹操的主意,只不过曹操本人不便说出口而已。但是,即便自己反对,也不能太过直接,荀彧既希望曹操可以就坡下驴,打消这个念头,又想要阻止董昭等人的行动,所以才说了这样一段话,故意让董昭将话传进了曹操的耳朵里。

结果可想而知!曹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在荀彧看来,曹操原本就是汉室的臣子,其地位也已是登峰造极,实在不应该再得寸进尺了。因此,在对待曹操封魏公的问题上,荀彧的态度是极力反对,而这便使得曹操的心里很不舒服,所以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将其贬职了。

最终,这个曾为曹操的事业鞠躬尽瘁、竭尽全力,曹操曾经最倚重的智囊,在其迈入知天命的那一年,竟然谜一般地死掉了。

荀彧之死:曹操的最大损失与历史之谜

荀彧的死,不仅是曹操集团的一大损失,更为历史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

其实,关于荀彧的死,历史上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来自正史中荀彧的本传,在这本传里曾提到三个字:以忧薨。意思是说,荀彧是因为抑郁而死的。

第二种说法,来自《三国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的《魏氏春秋》里,这里面是说曹操送给了荀彧一个空食盒,荀彧打开看了后,服毒自杀了。

第三种说法,是说曹操要荀彧谋杀伏皇后,荀彧不从,因而自杀。

荀彧之死:曹操的最大损失与历史之谜

那么,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又因何而死?

首先,第三种说法纯属谣言。

在以上三种说法中,唯有第三种说法是最受争议与质疑的。试想一下,以荀彧的性格和为人,他又怎么会让自己卷入杀害皇后的事件中去呢?

建安五年,“衣带诏”事件爆发。当时,车骑将军董承受汉献帝血诏,准备谋杀曹操,失败后被曹操所杀。此时,汉献帝的皇后伏寿便给自己的父亲伏完写了一封信,伏皇后在信中说了很多关于曹操的坏话,而她的父亲也将此信拿给了荀彧看,荀彧看后只是心生反感,但却始终没说什么。

对于这件事情,在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就曾说过:

虽在庸人,尤不至此!

意思是说,就连世上最愚蠢的人,都做不出如此愚蠢之事,荀彧又怎么可能去做呢!

荀彧之死:曹操的最大损失与历史之谜

那么,伏皇后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伏皇后是在建安十九年,也就是荀彧去世两年后,才被曹操所杀的。据说,伏皇后给自己的父亲伏完写完那封信后,就东窗事发了。伏完的小舅子无意间发现了那封信,就将它交到了曹操手里,曹操看后很生气,于是便命人捉拿伏皇后。最终,伏皇后被曹操幽闭而死。

因此,在荀彧之死的三种说法里,这种说法是最不靠谱的!

其次,抑郁而死、服毒自杀,皆有迹可循。

一直以来,曹操都把荀彧当作自己的“张良”,而荀彧也确实没有辜负过曹操对他的期望。但是,后来他们确实闹掰了,荀彧还因此丢了性命……

荀彧曾给曹操提出过三大纲领:

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扶弘义以至英俊。

在这三大纲领中,每一条都强调的是要坚守道德和正义。因此,荀彧的这三大纲领,不是策略,也不是谋略,而是理想,是他要维护汉室天下、维护大汉王朝的理想。

荀彧之死:曹操的最大损失与历史之谜

关于这个理想,荀彧对曹操曾是寄予厚望的。当初,曹操也有这个理想,所以才会在董卓之乱时“首倡义兵”,联合孙坚攻打董卓。在荀彧看来,曹操当时就是一个爱国爱民的乱世英雄,而他的理想就是辅佐这样一位英雄平定国家,让大汉王朝可以延续下去。

然而,荀彧没有想到,人都是会变的,曹操也一样……

伴随着曹操的功劳越来越大,权力也随之增大,他的野心也就越发庞大了,等到曹操准备晋封魏王、建立魏国时,对政治极度敏感的荀彧,立刻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荀彧很清楚,此时的曹操和汉献帝之间,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旦曹操被封为魏王,那么大汉王朝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而曹操可以很轻松地将其灭掉,这是荀彧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

荀彧之死:曹操的最大损失与历史之谜

因此,鉴于政见上的分歧,荀彧和曹操彻底闹掰了……

在这样一个反对无效的情况下,荀彧所要面对的就是自己的命运,还有以后的路该怎样选择。

首先,以荀彧的人品来看,就算是反对曹操晋封魏王,他也不会弃曹操而投奔他人。

其次,就算是继续跟随曹操,荀彧也无法再帮助曹操。毕竟,如果再帮助曹操,就等于走到了自己理想的对立面,荀彧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面对如此两难的境地,荀彧也只有死路一条……

对于像荀彧这样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理想破灭更令他痛苦!

也许,荀彧是因为理想破灭,抑郁而亡。

也许,曹操真的曾经送给荀彧一个空食盒,想要警告荀彧,只要你闭好自己的嘴,我还是会赏饭给你吃。只不过,荀彧拿到空食盒后,并没有因此就范,而是用行动来告诉曹操:就算是死,我也不会赞成你晋封魏王!

所以说,不管荀彧是抑郁而死,还是服毒自杀,死前的他,内心肯定非常痛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比贾诩、荀彧还可怕的谋士,帮曹操闷声发大财
一、脱离袁绍公元196年,也就是建安元年,汉献帝终于摆脱了李傕和郭汜的魔掌,一路逃亡一路向天下诸侯发出呼救。袁绍收到消息后,心情很复杂。他是依靠反董卓,成为天下诸侯之首的。而汉献
2023-06-19 10:50:00
是董昭首先向曹操提议,将朝廷迁都至许县的吗?
说“向曹操第一个建议将汉献帝迁徙至许都的人是董昭”,明显是没看《荀彧传》。《三国志·荀彧传》:建安元年(196年),太祖击破黄巾。汉献帝自河东还雒阳。太祖议奉迎都许,或以山东未平
2022-12-19 13:25:00
聊聊历史上著名的四大阳谋
...无解。 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火不断,汉献帝虽然是东汉的天子,但他却没有任何实权,诸侯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汉献帝的地位岌岌可危,东汉也到了风雨飘摇的阶段。这时
2024-06-20 15:40:00
...废墟。建安元年(196年)七月,经过长达一年的漂泊后,汉献帝终于虎口逃生回到了洛阳。八月,曹操从许昌赶到洛阳护驾。九月,汉献帝被曹操迎往许昌,并宣布迁都于此,改许昌为许都。许
2023-03-08 21:12:00
曹操挟天子的背后董昭扮演着什么角色
...士马以讨不庭”,可惜袁绍没有采纳。那么曹操是如何把汉献帝迎入许县的呢?其中的过程堪称曲折:自董卓入京,汉献帝被裹挟至长安,董卓死,李傕郭汜继续控制汉献帝。直到195年,李傕郭
2023-06-26 17:24:00
荀彧:曹操霸业的幕后英雄,三国智谋之巅
...王朝最致命的农民起义,而当时董卓势力强大,先是新立汉献帝、又杀了大将军何进,且曹操尚弱。董卓残暴而不义,自古天下有才之士,都希望找到一位仁义之人,因此董卓并不符合荀彧的标准。
2024-02-04 12:58:00
众多军阀都曾想迎接汉献帝,为何只有曹操成功了
前言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汉献帝成了众多军阀争夺的对象。许多枭雄都曾试图迎接汉献帝以稳固自己的权势,但最终成功的却只有曹操。这究竟是为什么?曹操凭什么能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2024-06-11 19:50:00
此人为曹操铺就“奉天子以令不臣”之路
...事。随之,在一个贵人的无私援助下,曹操顺利地迎奉了汉献帝。一、劝张扬放行使者。公元192年,曹操派使者前往长安了解朝廷的情况。当使者路过河内地区时,河内太守张杨不让过境。这时
2023-09-12 20:28:00
...曹操的卧室,但是君臣关系一定要明确。当时,夏侯惇是汉献帝任命的前将军,曹操是汉献帝任命的丞相,二者同为汉献帝的臣子,两人官阶相差不大。多年之前,曹操需要有尊崇汉室这样一件外衣
2023-08-31 10: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