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12-01 10:32:00 来源:8号风曝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一国皇后冤死冷宫,却穿越现代成为了豪门太太,“吊打’小三”,彻底俘获了丈夫的芳心

落魄的外卖小哥看似平平,背地里竟然是家财万贯、叱咤风云的“青君”,引得无数“小弟”苦心劝说归位……

这些,就是风靡一时的“电子榨菜”——网络微短剧中的经典剧情。

霸道总裁爱上我、点亮“金手指”“手撕”渣男……这样的题材很早之前就在网络文学中屡见不鲜,逐步被网文市场所淘汰。如今,“浮夸”“狗血”的桥段却在网络微短剧领域中再掀热潮,大量观众为之欲罢不能,纷纷掏钱买账。

根据德塔文《2023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上新481部微短剧,超过2022年全年的454部。而据行业数据预测,2023年小程序短剧市场规模接近250亿元,足以看出微短剧发展势头之猛。

然而,随着微短剧的普及,违规现象层出不穷:内容低俗、恶意炒作、价值观扭曲、行为侵权等,严重影响了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自去年以来,广电总局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多措并举,致力于有效净化网络微短剧行业生态。

01

全部下架!广电局释放强监管信号

据最近的报道,截至2023年2月28日,广电总局共下线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25300多部、计1365004集,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形成了震慑效应,有力遏制了网络微短剧野蛮生长的态势。

下一步,广电总局将不断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从7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一是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二是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三是建立小程序“黑名单”机制、网络微短剧推流统计机制;四是委托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开展网络微短剧日常监看工作;五是推动行业自律,互相监督,全行业共同抵制违规网络微短剧;六是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加大违规网络微短剧处置和曝光力度,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完善广告推流审核机制,取得立竿见影成效;七是加强创作规划引导,继续打造精品力作。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同时,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各大自媒体平台也纷纷响应。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抖音累计下架违规微短剧119部、处置违规推广微短剧的抖音账号1188个。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类似的,根据《快手关于微短剧类小程序内容规范治理公告》的内容显示,快手平台将持续加强微短剧小程序专项治理工作,对存在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不良内容采取处置措施。目前,平台共排查下架不合规微短剧900余部,4万多集。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02

“违规微短剧目睹之怪现状”

微短剧的热潮之下,剧目质量“良莠不齐”。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强化社会监督等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地遏制微短剧违规现象的发生,推动微短剧行业的繁荣发展。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总结分析,微短剧的违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剧情低俗化。在碎片化时代之下,人们倾向于对于内容进行快速筛选,如何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就成了重点。一些微短剧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往往采用一些低俗、恶搞的元素,如暴力、色情、恶搞经典等,这些内容不仅违背了社会道德,也对于观众的审美趣味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其二,制作粗糙化。大批量生产、规模化产出,不少微短剧的牟利讲究“量”,而不讲究“精”。和传统影视剧相比,微短剧的入局门槛普遍较低。对非专业人士没有任何限制,因而制作团队和演员的质量无法把控,造成了不少“粗制滥造”的剧目流行于世。

其三,内容同质化。首先是题材的高度重合。大部分女性为受众的微短剧题材为恋爱、甜宠等,而男性为受众的微短剧题材则主要为重生、都市、玄幻等。不仅在题材上类似,在人设、叙事套路等方面,微短剧也表现出同质化的倾向。例如,现代题材的微短剧通常包含“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叙事套路,古装题材则常常描绘“宫廷上位记”。通过不断重复、照搬流行微短剧中的“反转”“打脸”“擦边”等名场面,同样的桥段、类似的情节在不少微短剧中频频出现。同质化的微短剧内容使得观众难以获得新鲜感和新的审美体验。

其四,价值扭曲化。更有甚者歪曲了基本价值观,违背公序良俗,影响最为恶劣。例如,微短剧《我xxxx阎罗》24小时内充值破1000万,收割了巨额的流量,连续三天登上短剧大盘热榜前三名。然而其剧情却令人大跌眼镜:对着去世八天的母亲额头一点,召唤黑白无常带来母亲魂魄,再打一响指,母亲瞬间“起死回生”、生龙活虎。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男主角甚至大言不惭道:“生死皆有我定”。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这无疑是极其荒唐的。

为吸引流量,部分微短剧渲染封建迷信思想、挑起对立、放大冲突、哗众取宠、博人眼球,不仅践踏了基本社会底线,还会对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产生误导、形成不良价值观,理应得到严厉监管。

而微短剧之所以能有如此生机,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 “钱”。

03

“低成本、高收益”

微短剧究竟有多“暴利”?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部微短剧的制作成本在10万到40万之间,却有着惊人的盈利空间:无知名导演和演员的微短剧《无双》上线8天,充值破1亿元;现代情感微短剧《二十九》上线3集获得了超2亿的播放量;截至11月10日,抖音最热微短剧《全职主夫培养计划》正片总播放量已超2.2亿,剧集话题总播放量超3亿;穿越甜宠微短剧《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24小时用户充值破1200万元…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除了传统微短剧外,“微短剧+”模式也“异军突起”。

10月18日上线、24小时内在线6万玩家、2周内销量100万,理论营收近4500万……真人互动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连续登顶Steam中国区畅销榜,力压《PUBG》等热门免费游戏,短期内迅速斩获超3000万的收入,通过抖音等社交媒体渠道传播,头部关键词播放量超10亿次。而这种“短剧+游戏”的模式,更是吸引了无数资本纷纷入局。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同时,微短剧的海外市场也正火热。

由中国团队拍摄,外国演员出演的竖屏“霸道总裁”微短剧在西方同受追捧。国内数字出版企业中文在线旗下的微短剧App“ReelShort”登上了美国IOS娱乐榜第一名,今年10月下载超过225万次,流水近350万美元。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由此便产生疑问,微短剧的“吸金”产业链,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

04

微短剧的“捞金套路”

比较公认的传统微短剧产业链可以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大部分。

上游指的是微短剧的内容生产,主要由版权方、出品方和承制方参与,进行版权购买、IP孵化、剧本编写、组建团队和成片拍摄等工作。

中游指的是微短剧的内容分发,主要由平台方和分销方参与,进行平台搭载、短剧分销等工作。

下游指的是微短剧的生态支持,主要由媒体方、代理方等参与,进行流量投放等工作。

我们可以从网络微短剧的制作与发行上对微短剧的爆火进行拆解。

上游:源源不断的“电子榨菜”

首先,丰富的网络文学资源是微短剧得以大批涌现的基础。

大部分现在盛行的微短剧,都是经由相关的网络文学改编而来,又或是按照早期网络“爽”文书写的“套路”进行创作的。网络文学平台,例如晋江文学城、起点中文网、长佩文学等有着丰富的数字资源,为微短剧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源泉。例如,爆火的微短剧《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便改编自网络小说《皇后穿越成豪门太太》。根据云合数据的报告,截至2023年8月,“全网微短剧霸屏榜”的前十名几乎都是甜宠类型微短剧。

同样,在男频类微短剧当中,落魄的“屌丝”不被重视,画风一变就成为了身怀绝技的“大神“,开启了“收割”小弟、叱咤风云的逆袭之路……它们凭借其紧凑的剧情、刺激的情节和强烈的情感体验,牢牢地抓住了用户的注意力。

根据亨利·詹金斯提出的“情感经济学”理论,情感基础影响消费者决策,消费者的情感在娱乐产业营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往往更倾向于能激发爽感、尤其是最能直接让人感到情感冲击的作品,进而满足情感诉求。

微短剧会选择一个与观众有类似经历、具有某种特质的主人公,加强观众对剧目的代入感。在此基础之上,剧中普遍会塑造一个符合观众想象的“理想化形象”:有钱有势、被喜爱、被追捧……进而满足观众对自身的幻想需求。在短短两三分钟里,普通人被压抑的欲望便通过简单、直接的方式得到了迅速的释放。微短剧如同“电子鸦片”,赋予了人们精神上“逃避现实”的虚假满足。

除了其丰富的剧本资源之外,低成本生产也是微短剧的一大优势。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的拍摄周期较短,基本上一到两周就可以完成一部剧的制作,演员普遍选择不知名的青年演员进行孵化,低廉的片酬更是降低了制作成本,据悉,目前一部微短剧的制作费用大约8万元起步,较高要求的微短剧项目费用也在20到40万元区间。相比于传统影视剧“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网络微短剧降低了“入局”门槛,为大大小小的工作室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游:“加速时代”的便捷媒介

网络微短剧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就是中游的平台搭载。在制作完毕之后,平台方通过小程序上线微短剧,开通付费、分销等的功能。有的头部平台下有团队可自行开发小程序,而其他则会借助第三方技术进行开发。

短剧观察|广电总局释放强监管信号!微短剧“捞金”背后竟是……

这与受众观看习惯的改变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互联网小屏时代的到来,“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模式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信息爆炸的时代之下,人们倾向于对内容价值进行迅速判断,在节奏、镜头切换和叙事上紧密拼接、高效直接的“微短剧”不仅无视时空限制、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快速观看的可能,而且通过视频的上下滑动,观众可对内容进行迅速的筛选,在短时间内判断视频内容是否契合期望,契合人们由“静观审美”到“流观审美”的转变。

下游:买量投放、市场评估

传统观念普遍认为,文化艺术作品的核心是艺术性,其次才服务于市场。这是基于文化艺术作品“无法进行市场调研”而决定的。然而,有意思的是,大量照搬套路、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微短剧,似乎标志着其由“艺术性“转向“商业性”的潜在倾向。

小程序类微短剧平台会对微短剧进行买量投放,抵达消费者。有趣的是,低成本微短剧可被大批量生产,通过分析用户的偏好、二轮筛选,平台方可以对市场进行评估,之后再追加投流、拍摄续集的费用,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此时,艺术作品似乎具备了“上市检验”的可能,降低了它的创作风险,赋予了中小型创作者“大胆尝试”的机会。

可是,复刻成功真的那么容易吗?实则未必。

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微短剧市场即将饱和,剧目同质化严重,爆款概率低、扑街概率高。另外,虽然微短剧的制作成本低,但投流成本却很高,甚至占据了总费用的80%以上。

而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之下,如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艺术创作者又能否“保持初心”?

我们应当警惕。

参考文献:

[1]石小溪,范可欣.以快制胜、即刻满足:加速社会下的微短剧研究[J].现代视听,2023,(06):

[2]龚家琦,周逵.网络微短剧的产业生态和转型治理研究——基于“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的田野调查[J].中国电视,2023,(08):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告,总结了去年专项整治取得的成果,并表示下一步国家广电总局将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与传统剧不同,网络微短剧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具有节奏较快、情绪带动
2024-01-10 03:45:00
广电总局启动短剧治理,119部小程序剧遭下架,微短剧行业遭罪
广电总局宣布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短剧治理工作启动,抖音等平台积极响应,下架119部问题小程序剧。微短剧行业风头正劲之际突遭波折,引发业内关注。微短剧作为2023年最赚钱的赛道之一,以
2023-11-21 11:59:00
破解微短剧“癫”风乱象应坚持“微而不弱 短而不浅”
短剧,非得“越癫越好看”?近日,一部名为《麒麟送子,天降喜福》的短剧火爆全网。起因是女主角在临盆时“天降祥瑞”,一口气生下99个儿子。剧中还出现了将孩子一个个摞起来的逆天场面,连
2025-06-20 16:54:00
...俗边缘试探。对微短剧的规范化监管可追溯至2020年8月,广电总局在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增设了网络微短剧快速登记备案模块,标志着微短剧正式纳入监管体系。2022年4月,广
2023-11-24 05:04:00
...类分层审核:投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微短剧”归广电总局管理,30万—100万元之间的“普通微短剧”归省级广电部门管理,30万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剧”归平台管理。 虽然
2024-05-29 01:08:00
微短剧头部公司九州文化被约谈,或成行业监管深水期风向标
...6月6日,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官方发布消息,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就网络微短剧《大佬,你女儿被婆婆家欺负惨了》的违规情况对嘉兴九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文化)进行
2024-06-07 14:21:00
《微短剧政策报告》
...不断细化 实现“质的突围”针对微短剧行业乱象,国家广电总局密集出台了《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
2025-05-13 21:24:00
短剧观察|下沉的短剧江湖,配有精品内容吗?
...数,来自于监管介入。11月15日,针对短剧的火爆出圈,广电总局释放了监管信号,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还表示要“加强创作规划引导,继续打造精品力作”。1
2023-12-14 10:57:00
提速内容审核机制 微短剧监管更进一步
...日,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22年11月下旬开始,广电总局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组织开展了“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形
2023-11-15 23:29: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30首佳作展实力!国家艺术基金流行音乐演唱人才培训项目圆满结项
11月4日,国家艺术基金首个流行音乐演唱人才培训项目结项音乐会在长影音乐厅落幕,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圆满结项。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30名优秀青年音乐人才联袂献艺
2025-11-04 23:45:00
安徽抗战题材电影《双山阻击战》今晚央视首播 主创:肥东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看电影时忍不住落泪
大皖新闻讯 今晚18时14分,安徽红色主旋律电影《双山阻击战》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影频道首播。这是一部肥东人编剧、肥东人担任总制片人
2025-11-04 14:07: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大剧院圆满落幕
2025-11-04 22:53:00
横店吊威亚摔伤女演员最新发声:已进入康复阶段,计划将此次经历写进剧本
大皖新闻讯 日前,横店女演员钱亭玉在拍戏吊威亚时不幸从5米高处坠落摔伤。11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了钱亭玉,她告诉记者
2025-11-04 17:05:00
“我诗我书”展览,11月4日在山西省图书馆开展,9位作者的90余幅作品亮相。展览由山西诗词学会、山西省图书馆主办,槐花诗书院承办
2025-11-04 19:05:00
京腔诉旧事 童眸见山河—— 北京曲剧《城南旧事》首演
2025年11月4日、5日晚,北京市曲剧团携新创北京曲剧《城南旧事》亮相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这部作品,将以独有的京腔京韵重现北平记忆
2025-11-04 20:36:00
话剧《鳄鱼》主演赵文瑄获文华表演奖,央华、大麦携手打造精品力作
11月4日,我国专业舞台艺术领域最高奖项——文华奖,揭晓第十八届评选结果。演员赵文瑄凭借在话剧《鳄鱼》中的精湛演绎,获评文华表演奖
2025-11-04 21:41:00
《王牌对王牌9》:以欢笑搭建代际对话桥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第九季(以下称《王牌9》)正在热播中。节目将代际沟通融入节目内容
2025-11-04 21:57:00
卧虎山小学举行第三届艺体节闭幕式暨科创节开幕式
鲁网11月4日讯11月3日,卧虎山小学第三届艺体节闭幕式暨科创节开幕式顺利举办,全校师生通过现场参与和观看直播的形式,共同见证这一融合了艺术与科技之美的华彩时刻
2025-11-04 17:41:00
砺新树本 明德立人——滕州市大坞镇中心小学在全国啦啦操联赛(淄博站)中斩获佳绩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宋树斌 孔涛)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淄博站)顺利举行
2025-11-04 17:43:00
当文学遇见戏剧: 老舍·戏剧系列活动在北京坊温情上演
秋意正浓,好戏连台。2025年“老舍·戏剧系列活动”于11月首个周末在北京坊迎来新一轮精彩。继此前“漫步京城”活动成功举办后
2025-11-04 13:45:00
退圈回村摆摊演员许鹏:已回归剧组,想找“离家近”的工作
大皖新闻讯 近日,曾退圈回村摆摊的演员许鹏有两部新剧播出,而他也开始回归剧组的生活。“我现在就想找‘离家近’的工作,有戏的时候就去拍
2025-11-04 16:28:00
倾听家庭里“未说出口的爱”,电影《旁观者》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现实题材电影《旁观者》于近日上映。影片讲述了离家16年的陈家辉(陈坤饰)因父亲陈为民(王劲松饰)病危重返故乡
2025-11-04 15:56:00
青春限定派巡回演唱会温州站圆满落幕0713男团燃动全城
永远年轻,永远全力以赴!11月2日晚,由星奥娱乐出品,星奥潮音全程主办、律英影视联合主办,及星烁演艺承办的「青春限定派·超级音乐派对」温州站演唱会在温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温暖开唱
2025-11-04 14:15:00
轻燃扬州夜”摇滚Live音乐节圆满落幕!
11月1日下午,由网易(扬州)联合创新中心携手扬州数据产业园、扬州印象馆、萌宠纪举办的“轻燃扬州夜”摇滚之夜 Live音乐节 圆满举行
2025-11-04 1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