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段时间,前有大学女生被男友63页PDF控诉出轨,后有女子PPT举报前夫婚内出轨博士造假。据海报新闻报道,10月9日,一女子以PPT形式公开举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二级主任科员刘某洁。举报材料显示,刘某洁系举报者前夫。PPT列举了刘某洁作风问题十四宗罪,其与曹姓女子长期存在不正当关系,且存在拒付生活费,转移财产,博士造假违规入读等行为。该女子称2022年2月2日在宿松县黎明酒店,她被刘某洁殴打。记者联系到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称已接到反映,若情况属实会有专人去调查。
互联网兴起一股潮流,用PDF、PPT、共享文档等方式写的罪状录,成为当代网民新的吃瓜方式。成千上万次的转发和分享中,置身事外的陌生人满足了窥私欲,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让文档中的主角在网络升堂后经历“社会性死亡”。但这些罪状录背后反映的“数字遗忘”,是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
这种罪状录往往包含私密的聊天记录、大尺度的图片、明朗的时间线,主打一个图文并茂、条理清晰,让吃瓜群众喜闻乐见。抛开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截图中内容本该发生在私域社交,却被曝光在大众的视野下,被人拿着“放大镜”观察其中的字字句句。过去的信息通过网络链接着现在和未来,可见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每一个行为都会留下数据痕迹。
曾经遗忘是常态,记忆是例外,现在两者被颠倒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被数字技术渗透到方方面面,聊天记录、图片成为个人的档案本,互联网上随处印刻着个人痕迹。计算机内的每一个数据、字节构成了个人隐私的大部分,人们不经意间就会被过去的信息所纠缠。过去,传言中的主人公可以通过搬家等物理手段,躲避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如今,互联网上饱受非议的当事人却无处可逃,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无法被抹去,只要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了解事件全貌,轻易就让一个人“社会性死亡”。尽管这些言论、行为是真实存在过的,但人会遗忘,互联网却帮我们保留着这些碎片化的记忆。
数字记忆会抓取我们非理性情况下的所作所为,而不能投射出完整的个体。但往往这些碎片化的认识,会被公众误以为是事件的全貌,没有放在特定的语境去分析,就一锤定音。其实,每个人的聊天记录也难禁得起互联网下的审判和推敲。正如舍恩伯格所言:没有了某种形式的遗忘,原谅则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遗忘是具有社会性的,可以给犯错者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帮助社会完成更新和修正。因此,适度、合理的“数字遗忘”具有人性的温度,是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人们应该反思和探讨的话题。
社交媒体看似新时代的判案大厅,这些文本成为呈堂证供,舆论的力量是弱势者手中的利刃,看客打着伸张正义的旗帜,实则模糊着私域与公域的边界。在互联网语境下,个人的只言片语都可能因“数字记忆”被放大曝光,遭受大众的指责和点评,而警惕这种流行的罪状录,就是在避免陷入窥私和审判的狂欢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