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世民为何只偏爱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哪怕造反也原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20: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李世民将李治定为储君之后,觉得李治有些年幼,于是又想改立李恪,这件事在长孙无忌的阻挠下没能成功。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李恪他当不上储君之位,从他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李世民根本就没想过立他为储君。

李世民为何只偏爱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哪怕造反也原谅?

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

“……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恪英果类我……’。”

记载的这段是什么意思呢?皇上担心怀疑李治有些仁慈软弱,在私底下偷偷和长孙无忌说,李恪这孩子像我一样英勇,我想立他,你觉得怎么样?

没几天又对李恪说:

“……霍光折简诛之……”

父子虽然是至亲关系,但是如果有罪过,就按照法制来,不能因为私情涵盖过去。汉代的时候,已经立了昭帝,但是燕王不服气,想要图谋不轨,霍光就直接将他斩杀了。

其实,从这两段记录可以看出一个非常矛盾的点,前面那么直白地对长孙无忌说了他对李恪的欣赏,甚至有心改立储君之位。

李世民为何只偏爱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哪怕造反也原谅?

但是后面对李恪说的话,很明显是在敲打他,让他不要学汉代的燕王,现在的朝中,也有李世民准备的像霍光一样的大臣,而这大臣自然是站在正统的太子后面,为他支撑。

两番话可谓是前后矛盾,那么哪一个才是李世民真正的意思呢?自然是与长孙无忌说的话,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孩子,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是最不可能支持赞同李恪的。

总之,想要改立李恪为储君,这番话是最违心的,不仅从这里不能看出来,其实从很多事情上都能看出来,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生的三个嫡子,和其他嫔妃生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有的人认为,李世民这番话是为了李恪着想,是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爱。

并不是,很简单,看看刘邦的做法,对于和自己心爱之人的孩子如意,刘邦特地给刘盈说,以后要善待如意。而李世民呢?他对李治说的是,好好善待李承乾和李泰,这些人中并没有李恪,他反而对李恪说,让他谨言慎行,朝中有他准备的“霍光”,最好不要胡来。

李世民为何只偏爱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哪怕造反也原谅?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对长孙无忌说出这种话呢?他总不可能平白无故说出这种改立储君的话吧。

“……晋王立,泰与承乾可无恙也。”

其实他的目的很简单,在嫡子李承乾谋反失败之后,李世民想要把大家的矛头引向别处,同时保住自己的这三个嫡子。

其实不看这些,从平时的表现就能看出李世民对自己的三个嫡子和其他皇子,究竟是怎么个不同法。

而嫡长子李承乾谋反失败,李世民也没有处死他,而是将他贬为庶人,在几年后,又将他封王,可以说,如果是其他非长孙皇后生的孩子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早就死得透透的了。

李世民为何只偏爱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哪怕造反也原谅?

在史书中记载,在李世民在位七年的时候,李恪就去了封地,而几乎同龄的李泰不仅没有去封地,李世民还想让他搬进冬宫旁边的宫殿,最后被大臣极力劝谏。

更不用说李治这个小儿子,自皇后死后,李世民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抚养,皇后死后到李世民死这段时间,后宫几乎一无所出,可见李世民除了将心思放在国家大事上,其他的心思更是放在了自己的嫡子上。

甚至在封为储君之后,也要将他留在身边,由此可见,李世民对自己嫡子的喜爱。

在李恪去了封地之后,李世民发去一封告诫不要多犯错的信,为了让他不要奢侈,不肯再给他财物支援。而到了自己的嫡子们,比如李承乾,取消他使用府库内东西的限制,再比如李泰,每月都要赏赐,赏赐的东西甚至都超过了正规的储君。

李世民为何只偏爱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哪怕造反也原谅?

再说到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封地,李恪8州,而李泰22州,且多为富庶之地,经济发达,繁荣昌盛。

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不胜数,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与皇后生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不同。不过,相必在很多家庭中都会出现这种偏爱之事,人之常情,但要是家里没有皇位要继承,还是尽量做到公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0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遐升,位列仙班,婢女当然也要随侍而去。一脸络腮胡的李世民两眼通红坐在病榻前,握着长孙皇后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他想以自己天可汗的勇武之力,将皇后拽在人间不走。皇后看着李世民,用
2024-06-04 15:21:00
从长孙皇后看唐朝皇后的生存法则
...情,恐怕是世界上最荒唐的事之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之深世所罕见。其实李世民也谈不上“专一”,韦贵妃、徐贤妃、杨贵妃、燕德妃、阴妃、杨妃等都是李世民的心头
2024-04-15 12:08:00
揭秘长孙皇后:美貌与智慧并存,男人心中的完美女神
...相似的特点。在小编眼中,集女神特点于一身者,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堪称著名典范也。长孙皇后历史上真实姓名没有记载,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人,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宰相长孙无忌的
2024-03-16 07:00:00
长孙皇后聪明之处:善待魏征
长孙皇后聪明之处:善待魏征李世民的大女儿出嫁了,长孙皇后却奖励魏征读书:长孙皇后真聪明!李世民嫁女时,魏征减少了公主的嫁妆,长孙皇后为何要赏赐魏征?公元613年(隋朝大业九年),
2024-04-28 11:09:00
长孙皇后:唐太宗的“贤后”与一生挚爱
...上无人能比的一代“贤后”,人们都说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挚爱的女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及万千宠爱与一身的皇后。许多人都认为长孙皇后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女人。只是,她真的过
2023-09-04 11:21:00
长孙皇后:李世民的佳偶良佐!为何被称为千古贤后典范?
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佳偶良佐,被誉为千古贤后典范;以至于被同样评价为一代贤后的朱元璋妻子马皇后,也奉为偶像和榜样。仁寿元年,长孙皇后出生在洛阳。史书中并没有记载长孙皇后的闺名,只知
2024-09-03 11:31:00
她能成为李世民的武才人,其实是长孙皇后在推动
武则天十四岁成为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驾崩后一番筹谋成为李治的皇后。李治驾崩后,她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手腕登基为帝,走向人生巅峰,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可是,你知道吗?武则天入宫
2022-12-16 16:26:00
唐太宗李世民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哪名女子的支持
要是提起李世民,相信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可能是他和武则天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武则天在政治方面借助他的能力所获得的一些权力从而让自己当上千古第一女帝。总之,可能很多人在想起李世民时
2024-06-22 21:26:00
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为何不让儿女来奔丧
贞观十年,李世民的发妻长孙皇后去世,但是之后便发布诏令说不让他的孩子以及公主王爷回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并不是皇上的本意,而是遵从了长孙皇后的遗愿,那么长孙皇后又为什么会这么
2024-04-13 21: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