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7 09:35:00 来源:新周刊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有一种呼声认为,住在集体宿舍,学生会像孩子一样被学校管束。况且集体宿舍多是六人间、八人间,几乎没给成年人留隐私空间。但对价格敏感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在经济问题面前,隐私、个人边界自由等,统统可以被放在一旁。

作者 | 刘车仔

编辑|晏非

题图 | 《二十不惑》

住房焦虑,提前到了大学。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研究生学子发现,自己正面临“无宿舍时代”。好不容易考研上岸,学校却不给研究生分配宿舍了。

根据多所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一般不分配宿舍的为非全日制学生、专硕学生以及户籍为本地的学生,这意味着部分学生必须自行租房。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考研上岸第一件事,租房。(图/图虫创意)

这部分不提供宿舍的大学,很大部分是985大学,均分布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以市场租房价格来看,学生额外开销陡增。

为什么大学不再提供宿舍了?这显然与高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多有关系。在大扩招背景下,学校后勤管理为何无法跟上?当学校无法再提供宿舍,是否有更人性化的措施出现?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这届研究生,多了一笔房租支出

2022年7月26日凌晨,西南交通大学迎新网有五六千名硕博新生同时登录,他们为的是“抢宿舍”。

欢天喜地地收到录取通知书三个月后,这群学生在新生入学手册上发现,不是人人都能分配到宿舍,住宿名额需要“抢”。当天,由于同时登录迎新网的人太多,网站一度卡住。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读研3年,意味着一笔不菲的支出。(图/图虫创意)

早在2018年,北京大学就曾因为宿舍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当时开学在即,学校临时通知,由于宿舍资源紧张,需要靠抽签决定谁能住进万柳学生公寓,大约有45%的新生需要自行解决住宿问题。

为此,几名专硕新生给学校写了一篇名为《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万元》的文章,在网络上形成刷屏之势。在汹涌的舆论下,北京大学改变做法,通过调整圆明园校区进修教师、访问学者原定住宿安排,帮助有需要住宿的学生解决住宿问题。

虽然当时学生的住宿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时间来到今天,高校不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的趋势,似乎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

新周刊记者查阅各大高校公布的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发现,包括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985、211学校,都不为非全日制专硕生或者定向生提供宿舍。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密集的学生公寓,床位也不够用了。(图/图虫创意)

其中,也有大学延续住宿申请制。需要住宿的学生预先申请,学校将酌情安排。

围绕“不为研究生提供宿舍”的讨论,有一种呼声认为,住在集体宿舍,不仅会有内务要求,还有门禁的要求,学生会像孩子一样被学校管束。况且集体宿舍多是六人间、八人间,几乎没给成年人留隐私空间。

但对价格敏感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在经济问题面前,隐私、个人边界自由等,统统可以被放在一旁。

没有了公益性的学校宿舍,走读带来的读研费用陡升。根据往年数据,中国公办大学住宿费几乎20年没有涨过价格,费用基本在1000元/学年到2000元/学年之间,以1200元/学年居多。如果在校外租房,以一二线城市的地价,一个月的房租就几乎够得上一学年的宿舍费用。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传统大学宿舍空间局促,几乎没什么隐私可言。(图/短剧《3元女子宿舍》)

小诺于2022年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得知学校不予分配宿舍后,她在北大南门租了一个两人间,一个月2300元。好处是离学校比较近,日常上学、参加学校活动比较方便;坏处显而易见,就是贵。

她出身农村家庭,心里过意不去、也没办法向父母要那么多钱。读研3年的学费加上住宿费需要近30万元。入学后不久,她就开始了各种紧锣密鼓的兼职。

“又被没钱的生活叫醒了”,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每天满满当当的日程。

除了每个月600元的研究生补贴,她还通过在学校办公室实习、不定时接各种活动、帮人做翻译等兼职获取收入,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但这也意味着,她要见缝插针地接活儿,合理安排兼职和学习的时间。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扩招大背景下,宿舍迟早不够用

筒子楼是上世纪流行的一种宿舍形态。1950年代后,受到苏联集体宿舍筒子楼的启发,中国高校纷纷建起了筒子楼形状的宿舍。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苏联集体宿舍筒子楼的启发,中国最早一批大学也建起了筒子楼形状的宿舍。

筒子楼的房间紧密排列在楼道两边,每层楼设有公共卫生间,可以最大程度节约空间。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基本上都采用了筒子楼的形式来建宿舍。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上海著名的筒子楼——隆昌公寓。(图/图虫创意)

集体大宿舍,可以把学生、老师会聚到一起,既方便管理,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基本生活。1998年起,学校基础设施改造之风盛行,甚至出现了“决不把高校的筒子楼带入21世纪”的呼声,后来这类宿舍才逐渐消失。

之所以会有如此举措,一方面是因为校舍越来越破,另一方面也与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有关。1998年11月,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量。这份建议被采纳了。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大学宿舍也许过于宽敞了。(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1999年,全国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到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47.4%,到了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人。

当时的持续扩招,造成学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著名的北大万柳公寓,便是为了缓解校内学生住宿紧张的矛盾而于2002年建设的。万柳公寓系外部承包商建设,是当时高校探索后勤社会化的产物。2003年,北大资源集团花了5.35亿元购买了万柳公寓的产权和使用权。

不仅本科生扩招,研究生也在扩招。1999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为7.3万人;2017年,这个数据达到了80.5万人,在读研究生总共达到263.9万人。

扩招是基本大趋势,并且这种趋势会持续一段时间。2021年5月13日,教育部在新闻通气会上宣布,研究生将再次扩招。有研究人员(论文《基于网络大数据分析研究生扩招后 校内、校外宿舍建设问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预测,2023年扩招生率将稳定在约10%以上,并在5—7年内持续增长。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扩招是未来的大背景。(图/图虫创意)

这样的研究生规模,是否能与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相匹配,有待商榷。更何况,近些年来,为缓解就业压力,部分高校还把研究生学制从2年调整为3年、博士学制从3年调整为4年。

另外,博士延毕现象也越来越多。教育部数据显示,2003年博士研究生延毕率为46.5%,这一数据在2012年突破60%,在2018年已经达到64%,超过六成的博士生无法正常毕业。

种种因素下,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导致部分高校宿舍床位越来越紧张。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为什么不多建宿舍?

既然宿舍不够住了,并且未来5—7年扩招仍是大趋势,那为什么不多建宿舍?

1999年到2010年,为了满足教育部“生均一分地”的要求,很多高校开始扩建,或者搬迁新校区。当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部属高校“银校合作”问题有关意见的通知》,鼓励学校向银行融资兴建校舍。也就是说,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学校自筹资金。

2022年,论文《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提到,有研究人员调查了中国某省份重点大学的财政状况,发现该高校只有约50%的预算来自财政拨款。

不少高校公开的宿舍建设工程招标文显示,全部由财政拨款的少之又少。多数情况下,资金来源有企业自筹、部分拨款部分自筹、公益捐赠等三种情况。

比如2021年,福州中医药大学在旗山校区新建宿舍,工程招标的4000多万元全部来源于自筹。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图/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再或者,寄希望于争气且舍得花钱的校友。2023年11月29日,小米创始人、武汉大学校友雷军便给母校捐赠了一笔13亿元的巨款,用于校园硬件、软件的建设。有赖于此,武汉大学一直显得财大气粗,曾于2020年兴建了4栋宿舍楼,保证了2021年9月的新生入学。

那份论文还指出,不少学校在借贷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借贷规模过大、逾期负债、利息负担过于沉重的情况。出于资金压力,高校近些年来也不敢贸然兴建基础设施。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兴建学校需要大笔资金。(图/Unsplash)

在西方,人们在精英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了“宿舍条件好所以价格贵”的共识。在美国非虚构作品《一个乡下人的悲歌》中可以看到,许多家境普通的学生需要申请奖学金才能上得起好大学,更别说住进昂贵的学校宿舍。因此,西方高校的住宿模式对于中国而言,参考意义并不大。

事实上,在我国台湾,高校宿舍床位紧张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2017年高教工会统计,台湾大学宿舍床位缺口为26万余床,近一半的学生无宿舍可住。位于大城市的大学,情况更为严峻。

2019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宿舍提升计划”,预计在5年内花50亿台币推动改革。除了兴建宿舍外,还有加强校内弱势学生租金补贴、兴办校外社会住宅等举措。

所谓“兴办校外社会住宅”,即是由学校包租、担任“二房东”,并给出一定的价格补贴,优先租给学生。目前,我国高校周围的确有不少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市场的住宿,但价格普遍比较高,租客鱼龙混杂,户型也不是专门针对学生而设计调整的。如能整合这些资源,既能缓解高校宿舍床位压力,也可以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

但实际上,房源开发需要一定专业能力,也需要配套的资源。在这方面,高校并不擅长。这样看来,在招生简章上打出“不提供宿舍”几个大字,也是一种无奈。

与大动干戈、兴建宿舍相比,给校内弱势学生补贴租金,看起来是最软性且容易操作的。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图/《复旦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交通补贴发放管理办法(试行)》截图)

例如:从2019年起,复旦大学便给走读专硕生发放800元/月的交通补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若不住宿,可领500元/月的补贴。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图/保研声公众号截图)

在精细考察学生的住宿需求后,按照家庭条件划分;给予学生一定的租房补助;或者根据学生经济条件、课程、课时,决定学生是否可以申请宿舍……都不失为人性化的内部调节。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西南交大研究生新生网上抢宿舍,未抢到的上百人需校外租房 | 大河报

廖庭辉、彭扬凯/大学生住宿问题有改善?体检教育部「宿舍提升计划」

新建校区对高校债务形成与偿还的影响——基于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证分析 | 教育经济评论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S省重点高校为例| 曲阜师范大学财务处

为什么很多985大学的宿舍那么破烂 | 浪潮工作室

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万 | 脂肪社会学

北大床位风波背后,不安排住宿的原因竟然是...... | 经济观察报

高校后勤服务从福利性到公益性的转变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基于网络大数据分析研究生扩招后 校内、校外宿舍建设问题 | 中国新通信

运营:嘻嘻、排版:付赢、校对:赖晓妮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击碎985大学的滤镜,只需看看宿舍
...,直到无数新晋大学生踏入了校园才追悔莫及——这就是宿舍的住宿条件。很多大学坐落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然而走进它的宿舍,仿佛穿越回了上世纪。逼仄的空间,昏暗的采光,八人寝、水泥地
2023-07-04 15:43:00
在大学里,对学生来说宿舍就是家,而且是三四年的家,所以宿舍的环境确实蛮重要的。近日,湖北荆州的一位女士就吐槽:被分到了男生宿舍,卫生间还有小便池。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宿舍环境确实很
2024-03-02 09:51:00
高校宣布不提供宿舍,考研人都破防了|大胆开麦
...管有理有据地说点实话。本期话题:多所高校明确不提供宿舍,积累租房经验从硕士抓起?大学学生宿舍不够用这事儿,又上热搜了。多所985高校在今年研考招生简章里,明确写明不提供宿舍,
2023-12-14 23:04:00
...的陆续到校,校园里处处跃动着勃勃生机。为了尽快完成宿舍、教学区域周边的施工,确保不影响学生学习,春节刚过,安徽农大校园内的施工便迅速恢复。工人们分秒必争,加快进行侧石铺设和人
2023-02-11 09:05:00
住不进校内的专硕生
随着多所高校不再为全日制专业硕士提供宿舍,他们在“考研上岸”后的校园生活与传统的大学校园生活不太一样:因为学校不提供住宿,他们在外租房,提前成为“漂”在城市中的一员。据极目新闻报
2023-12-18 09:45:00
专项整治宿舍“床帘”,高校管理大可不必如此小题大做
近日,有媒体关注到有不少高校禁止学生在宿舍悬挂床帘,多所高校还为此开展了“学生宿舍床帘专项整治”行动,会“帮忙”拆除或由学生主动拆掉床帘。校方此举并非“爹味”作祟,理由通常可以归
2024-04-24 10:52:00
自选床位、夫妻宿舍……大学宿舍不再“开盲盒”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 (邵萌)临近开学季,“宿舍分配”成了2023级新生们的热议话题。在以往随机分配为主的模式下,要同檐生活好几年的室友是谁,事前无法预见,宿舍
2023-08-24 09:53:00
北京理工大学在宿舍分配前统计MBTI
北京理工大学在宿舍分配前统计MBTI,我认为这一事件具有积极的、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首先,通过对学生的MBTI类型进行统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
2023-08-12 09:36:00
寒假期间,这些学校为留校学生送上“温暖的爱”!
...校学生总人数近十分之一为了减少能源浪费寒假期间学校宿舍区停止集中供暖但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学习环境学校免费为每名留校学生所在的宿舍充了480度电低调地为留校学生送上“温
2024-01-25 19: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