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万山蝶变见文章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12 06:14:00 来源:贵州日报

费希曼

2023年,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旅游“成绩单”: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1.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95.28%。

朱砂古镇所在的万山,历史上因汞资源富集被誉为“丹砂王国”。由于资源枯竭,矿区实行政策性关闭,十多年来,当地围绕“城市异地转型、产业原地转型”重点发力,系统推进环境整治建设、深挖文化内涵,发挥比较优势,用好工旅融合、文旅一体转换发展新“赛道”,“千年丹都”变身旅游新贵,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措施,从发展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打造国内外知名工业遗址旅游目的地、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等方面,支持万山区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万山紧紧抓住朱砂文化的根与魂,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围绕丹砂艺术主题,把废弃的采矿遗址打造成集工业旅游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昔日矿场“伤疤”,旧貌变新颜。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来实现。万山的发展表明,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而变化。当曾经赖以生存的资源不复存在,那些见证时代发展岁月变迁的工业遗迹、千百年来孕育的朱砂文化,乘着旅游产业化的东风,成为一座可以“精开”的“富矿”。“那个年代”步行街、朱砂大观园、悬崖酒店、玻璃栈道……新旧碰撞、古今交融,一系列工业遗产游、研学知识游、休闲度假游、健康养生游等新业态重新点燃繁华。

用好用足政策、抢抓发展机遇,与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相向而行,努力在自身转型中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我们期待万山“千年丹都·朱砂古镇”特色旅游“金招牌”越来越响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2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废弃矿山到避暑目的地|朱砂古镇见证贵州万山转型之路
...沙市的李阿姨跟随老年大学的旅游团,来到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的朱砂古镇避暑,这里凉爽的气温让她流连忘返。朱砂古镇位于贵州东部,其所在万山区曾被誉为“中国汞都”“朱砂王国”。
2023-07-20 19:41:00
本报讯 (记者 陈阳)8月3日,位于万山区朱砂工艺品产业园的红运民族朱砂工艺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在精心雕刻,各类朱砂工艺品琳琅满目。该公司负责人吴宗国说:“这些昔日藏于地底的‘小
2023-08-08 05:45:00
...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开播,其中讲述了“中国汞都”万山的转型发展之路。据悉,纪录片《行进中的美丽中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生态环境部联合制作,聚焦中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
2024-04-20 10:35:00
“单业独撑”到多元发展!万山产业转型蹄疾步稳
多彩贵州网讯(郭刚)第四季度已经过半,万山朱砂工艺产业园的生产车间内机器声此起彼伏,雕刻、压模、选品、抛光、清洗……生产现场显得格外忙碌。为了确保如期交付客户的订单,红运民族朱砂
2023-12-11 15:09:00
万山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东部,朱砂开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万山曾累计生产汞(含朱砂)3万多吨,上缴利税15.6亿元,被称为“爱国汞”。如今,万山深耕
2024-04-03 05:52:00
贵州万山:转型十年“千年丹都”华丽转身
...地方走走,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据彭惠介绍,万山曾被称为“小香港”,当时汞矿职工最多的时候达到上万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下,朱砂开采矿道长达970公里,被称为“地下长城”
2023-07-04 18:13:00
...多年来无数矿工徒手开凿出来的工业遗址……”在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游客拿着手机拍摄短视频分享眼前工业文明的历史印记。这个在万山汞矿遗址上,打造出来中国首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
2024-01-25 06:23:00
(上接第一版)在产业原地转型方面,以万山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着力培育了新型支柱产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成九丰农业、牙溪生态农场、敖寨食用菌,让农业产业现代化取得新突破。同时,依托
2023-10-08 05:54:00
这个春天,到铜仁万山邂逅一场工业遗产之旅~
...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第一批贵州省工业遗产名单位于铜仁市万山区的贵州万山汞矿入选黔东丹都,万山之城万山,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是铜仁市的主城区从曾经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汞矿开采和冶炼
2024-04-02 22: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救护车清查、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疏堵结合引导医疗照护转运服务良性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6个部门11月3日发布通知
2025-11-04 08:04:00
记者11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于日前印发,要求有关高校要认真落实特殊类型招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的主体责任
2025-11-04 08:04:00
11月3日,贵州赴上海举办“爽居贵州”旅居产业(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邀请长三角地区游客、友商来黔定居。贵州自然风光一眼入心
2025-11-04 05:31:00
近年来,贵州文旅持续破圈,不少游客从“走马观花”到“停留居住”,2024年省外客群在贵州购房3.06万套,销售金额超百亿元
2025-11-04 05:32:00
11月3日《经济日报》以《主动靠前服务保障供暖入户》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出实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报道介绍,随着冷空气频繁造访
2025-11-04 06:4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十县(市、区)委常委会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小店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
2025-11-04 06:43: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1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2025-11-04 07:09:00
本报讯(万礼妍 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入住10年,吉水县山水豪城的住户帅先生还在为用水犯愁。近日,帅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记者反映
2025-11-04 07:09:00
11月1日,由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负责实施的北排洪汾西南路下穿通道(北岸)渗水治理工程完工,成功阻断了渗漏水对道路路基
2025-11-04 07:13:00
“晋闽携手,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交流座谈会,11月3日在晋祠博物馆举办。此次座谈是我市对接南方市场、深化区域协作的重要实践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阳曲县商贸新街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一次性解决了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远的双重痛点。该停车场对面积2375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改造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座检查井水位回落至正常范围,后王南街下游管道排水功能全面恢复,路面积水逐步消退,周边道路排水恢复正常
2025-11-04 07:14:00
实现全周期陪伴、助力“开业第一步”、提供定制化服务……近日,迎泽区税务局聚焦街区业态,以“线上远程帮办+线下走访答疑”模式
2025-11-04 07:14:00
六合引入7台移动式粮食烘干机粮食“不落地” 晒粮“不看天”南报网讯(通讯员胡宏记者孙敬清)不用“看天”晒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烘干服务
2025-11-04 07:41:00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大米“贴封条” 扫码可溯源收割机在田间作业,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在南京浦口正式开镰收割
2025-11-04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