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南昌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毛卫被大家称为肝脏的“拆弹专家”。他用人文关怀为患者传递温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患者心中的“好医生”
毛卫今年53岁,从医30年间,他一直把患者当成亲人,“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医生角度解决问题”,是他和他率领的团队一直以来遵循的宗旨。
“你恢复得挺好的,明天做完检查后如果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出院了!”8月17日上午,在普外科病房里,毛卫和同事正在查看患者周阿姨的术后恢复情况。
周阿姨的女儿小万告诉记者,周阿姨此前患上的是肝硬化引起的脾大。“我们8月7日住院,当天做完术前检查后,第二天毛主任就给我妈妈安排了手术。”小万说,毛主任非常和蔼可亲,妈妈能这么快恢复,多亏了毛主任的妙手回春。
当走进普外科住院病房医生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些都是患者康复后送给我们团队的。”毛卫淡淡地说道。
毛卫清楚记得,今年2月,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一名孙姓小伙来医院找我看病,他患有肝右叶超巨大肝癌,只有27岁。”此前,小孙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答复均是“肿瘤太大,无法手术切除”,不死心的他找到毛卫,期盼一线希望。
毛卫仔细察看了小孙带来的所有体检报告和影像资料,最后决定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进行分期手术,小孙在第二次手术后10天达到出院指征。
小孙出院一段时间后,毛卫收到了小孙姐姐送来的暖心礼物,除了锦旗外还有他们亲手制作的糕点。“这是患者和家属对我们的肯定。更开心的是,看到患者恢复了健康。”
带领普外科飞速发展
在毛卫看来,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保证每一台手术的质量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也非常重要。“我经常会参加一些同行之间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这也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毛卫还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接诊每一个病例、做每一台手术,他都会留存资料,包括手术影像资料和数据资料,为以后总结经验和科研做准备。“我分门别类保存的照片有几万张!”毛卫笑着说。
如今,南昌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在毛卫的带领下,诊疗水平飞速进步,肝癌手术成功率稳居高位。毛卫除了门诊,几乎每天都要做手术。“我现在一年做的手术差不多400台,最多的一天排了7台手术,其中4台是高难度手术。那天我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多。”当天所有手术结束后,他直接瘫坐在地上。
内心满是对家人的愧疚
“医生比其他职业要辛苦很多,要付出很多,很难顾及自己的小家。”毛卫说起自己的家人,眼里满是愧疚。毛卫告诉记者,当年他只身一人来到南昌发展,妻子和儿子都留在老家生活,几个月才能回家探亲一次,一直对家庭疏于照顾。不过,全家人都全力支持他来南昌工作的决定。毛卫坦言,医生这个职业最重要的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在普外科能够更直接地治疗患者,让他很有职业成就感。(全媒体记者 周野/文 杨紫韬/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