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438万人考研,连续递增8年后首降;300万人国考,同比增长趋势明显
一降一升,考研考公“冷热不均”
本报记者 张翼
近日,教育部官网正式发布公告称,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人,相比2023年的474万人,下降了36万人,系连续递增8年后首次出现下降。
与此相比,另一组数据同样引人关注——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今年国考报名人数达到303.3万人,国考报名热度近年来呈持续攀升态势。
一边是考研人数连续递增8年后首次下降,另一边是国考人数持续攀升。针对这种现象,记者走访了在镇高校,了解学生和高校教师的不同看法。
考研考公人数“一降一升”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考研报名人数自2015年的164.9万人,逐年递增至2023年的474万人。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在连续递增8年后首次出现下降。记者查询资料后发现,2021年全国共有在学研究生333.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增加到2021年的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5.8%增加到9%。
另一方面,国考持续高热。今年国考计划招录规模同比增加0.25万人,扩招约6.7%,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报录比也有所增长,报名阶段热度持续攀升。很多岗位报录比较高,最热职位报录比甚至达到了3572:1。
报考人数波动并未打乱学生计划
记者在江苏大学图书馆看到,馆内备考考生不少。一位女生告诉记者,前几天看到了今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的新闻,不过她和身边同学并没有太多关注,准备考研的同学和以前差不多,图书馆里基本都是满座。有同学认为报考人数下降是利好消息,“考研的录取比例本来就低,报考人数少了,竞争也就小了,录取几率更大了。”
有考生选择专心备考,也有些考生选择“务实路线”。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2002级学生郑欣盈告诉记者,“一开始,我是以备考研究生作为现阶段的主要目标,考公作为备选。但在备考过程中,时间和精力上的分配问题、焦虑的精神状态以及论文、考试和实习等各种琐碎事,打乱了我的备考计划,我开始思考读研和就业该如何选择。当前大环境下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实现‘毕业即就业’似乎比先考研再就业更具有吸引力。”郑欣盈说,“对于师范专业来说,应届本科生的编制报考条件相较于研究生宽松一些。毕竟读研之后还是要面临就业的选择,在缩编的大趋势下,能在本科阶段有机会就业,不如先就业再说,把‘坑’占住。倘若工作之后想要提升学历,选择非全日制的研究生进行深造也为时不晚。”
高校教师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近期,不少高校相继出台了关于报考研究生的要求,其中有些专业的报考门槛明显提高,有高校老师认为,这也是报考人数下降的一个原因。
“现在国内高校对研究生毕业要求也提高了,论文查重很严格。学习课程到期后,没有达到要求就直接拿结业证书。这些因素对学生来说,切实增加了毕业的难度。”江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曲云进告诉记者,“此外,一些高校延长研究生学习时间到3年,这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意味着工作、结婚、生孩子都比同龄人相对延迟。”
究竟是考公还是考研,曲云进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考研人数的下降,涉及多种因素。既有考研竞争的日趋激烈,也有对读研的理性思考。”曲云进说,“其实,数字上的变化实属正常,不要太过于关注,以免产生焦虑心理。读研不等于就业,只是将求职就业时间推迟了3年;同样,考公也不意味着永远‘高枕无忧’,因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更加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12:46: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