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尚杰 赵明昊 王艺钊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5日 03版)
【春运进行时】
凌晨6点,零下20摄氏度的乌鲁木齐雪花扑簌飘落,“哐哐哐……”在乌鲁木齐站的股道间,一位年轻人戴着头灯,迎着飞雪,挥舞铁锤,敲击着列车的污物箱排污口。
“冬季极寒天气下,列车污物箱排污口易被异物堵塞,导致吸污受阻,容易结冰,我们用锤子敲击,让吸污管能够顺利工作。”工作开始没多久,清污工柳世豪身上已披满白雪。
2月18日正值新疆铁路返程客流高峰,又受大雪天气影响。在乌鲁木齐站,每天发出客流达6万人次。几乎趟趟旅客列车都处于满员状态,卫生间使用十分频繁。普速列车吸污作业不同于高铁,作业环境基本在室外,需要在列车停靠间隙完成吸污作业。
随着列车发送量增加,清污工作量较日常要增加2到3倍,柳世豪所在班组每天都要完成72节车厢的吸污作业,负责140个集便器的清污工作,每天作业往返于股道间,行走2万到3万步。
清污工作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稍有不慎就会“危及自身”。“吸污是靠压力将污物吸走,在我刚上手时,有一次本应将扳手拧到底,防止漏气。但因为操作不慎,管道脱落,溅了我一身。”柳世豪说。
在乌鲁木齐房产公寓段乌鲁木齐高铁房建车间,清污队伍多为50多岁、年近退休的老员工。柳世豪本是电工,工作调整让他接触到清污工作,也给团队增添了青春气息。
“说实话,刚来的时候确实不适应,不过我觉得工作环境越恶劣越能磨炼自己,心智成长更快。”聊到为何来到这个岗位,柳世豪这样解释。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团队的老师傅说起一个消息:“今年还有两个大学毕业生要来这支队伍。”
“那今后我们青年人可以挑大梁了。”柳世豪说。
(本报记者 尚杰 赵明昊 王艺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