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水城杨梅乡 “一村一策”强村兴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22 06:10:00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谢勇勇)眼下,入秋已一月有余,天气渐渐转凉,但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杨梅乡白牛村的水城区犇鑫养殖场里却依旧热闹。工人耿连超每天都忙着清理料槽、喂草换水、清扫圈舍,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在牛舍里咀嚼着草料,哞哞的叫唤声此起彼伏。

这一景象得益于杨梅乡抢抓机遇,结合白牛村优势资源,通过“强村”带“弱村”,采取“公司+合作社+村民”组织方式,在该村发展养牛产业,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经过调查研究,依托白牛村海拔低、气温高、牧草丰的优势,杨梅乡慕尼克村、台沙村、杨梅村等6个村共同投资在白牛村成立了犇鑫养殖场。”慕尼克村党支部书记耿和祥说:“‘抱团发展’不但激发了村民发展牛产业的内生动力,还为今后各村大规模集约化养牛总结了经验。”

近年来,杨梅乡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夯基础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通过“一村一策”模式,用集体经济“金钥匙”打开农民“增收门”。

杨梅乡台沙村采用“村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组织方式,注册成立了贵州阳宇石材加工有限公司,由该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共同开展石材加工,带动10人长期务工、50余人临时务工,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台沙村实现从2021年的“空壳村”到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70余万元的转变。台沙村邻村姬官营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方式,以退耕还林等为契机,发展山桐子产业3190亩。2023年育苗500万株,年初出苗12.98万余株。2023年以来,带动村民就近务工3527人次,发放土地流转金40605元。

像这样的发展故事在杨梅乡随处可见。如今,该乡突出“一村一策”,将资源要素转化为“自主造血”功能,因地制宜深挖闲置资源,通过流转土地、租赁场地和入股分红等方式,走出一条以资源利用型、抱团发展型、筑巢引凤型等为主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以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2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报讯(通讯员 江弢)时下,水城区发耳镇的5300余亩杨梅进入采摘旺季,吸引了不少周边客商前来抢购。6月初,走进发耳镇双井村杨梅基地,错落有致的枝叶间,一颗颗浅红或深紫的杨梅压弯
2024-06-11 06:18:00
...产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入秋,走进六盘水市水城区杨梅国有林场,绿叶茵茵、红果满枝。这叶与果“斗艳”的植物就是被写入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纳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2023-09-18 04:47:00
与“梅”好生活相约,无锡马山喊你来吃杨梅啦!
...喜爱。近年来,马山街道以杨梅为特色,已获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现有杨梅面积达万亩,种植杨梅农户近2500户。真正成为“杨梅特色产区”和名副其实的“江南果篮”。2020年
2023-06-10 15:50:00
...桐子果,保留芽是明年要挂果的。”10月30日,六盘水市水城区杨梅乡光明村,漫山遍野的山桐子树挂满了一串串红色的果实,远远看去,就像红艳艳的玛瑙。光明村党支部书记黄瑶正指导村民
2024-11-05 06:21:00
... 胡耀元盛夏,本是菌菇“苦炎热”的时节,而六盘水市水城区却长出了冬日里才能吃到的平菇。水城区董地街道中坝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内,一排排一尺多长的平菇菌包整齐排列,菌包开口处
2023-08-07 05:13:00
顺昌:杨梅成为村民的“致富果”
...俏市场,使种植户尝到甜头。于是,上村村将杨梅作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进行打造,采取“合作社+农户”形式,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品牌化发展,成立高阳红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
2023-06-11 07:26:00
...惠农户2万多户。民富的同时,村集体也得强起来。依托强村公司,青田推出“片区组团消薄”法,以一镇三乡或多镇多乡的方式组成各个发展片区,资源共享、项目共建,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温
2023-08-06 08:59:00
水城区春耕正当时  山桐子育苗忙
...料原料树种,具有速生高产、出油率高的特点。近年来,水城区依托丰富的野生山桐子种质资源,开展山桐子苗圃建设与示范种植,持续打造具有特色、可持续的山桐子绿色产业发展体系。三月春光
2023-03-15 09:30:00
...文转自:贵州日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顾冰洁冬日的水城区发耳镇新光村的山间寒风阵阵,但十余名村民还是一大早就背着肥料上山。“冬季正处于柠檬橘管护的重要节点,这个时候把管护做好
2022-12-20 03:01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