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世界计量日丨“碳”寻每一度电:电碳计量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0 16:20: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陈禧硕 通讯员 郭轶敏 王者龙 高颖 刘潇 刘科李燕

5月20日是“世界计量日”。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精准掌握产业链各环节碳排放水平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电碳计量技术作为连接电力消费与碳排放的关键环节,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量化每一度电的碳排放强度,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仅2025年一季度,山东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068.5亿千瓦时。若这些电全部来自煤电,将消耗约6309万吨标准煤,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为改变这一局面,山东电网持续接入清洁能源,逐年降低煤电占比,从而有效减少碳排放。然而,要更加精准地掌握电力供应与碳排放的关系,仍需应用电碳计量手段。

目前,电碳计量主要采用“排放因子法”。电力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中,不同时段、不同区域风电、光伏、煤电等比例不同,会影响电碳因子的变化,进而影响碳排放量的计算。清洁能源占比越高,电碳因子越小;煤电占比越高,电碳因子越大。准确计量分时动态电碳因子,成为掌握碳排放规模的关键。

世界计量日丨“碳”寻每一度电:电碳计量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为此,国网山东电力建成了国内规模和技术领先的电碳计量监测平台。该平台已接入181台统调燃煤机组及地方电厂、新能源场站的相关数据,结合实时计量采集和比例潮流追踪算法,实现了山东省级电网15分钟级的电碳流更新,覆盖“源-网-荷”全链条,实现电碳因子的动态更新。

世界计量日丨“碳”寻每一度电:电碳计量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这一体系不仅提升了碳排放监控的精准度,也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数据支撑。以某年产千万吨的钢铁企业为例,按山东省2024年固定电碳因子核算,其年电碳排放量为92.72万吨二氧化碳;采用动态、分时电碳因子后,排放总量降至87.48万吨,减少了5.24万吨。此外,该企业结合生产特性优化排产,将部分可调节工序的用电时间从凌晨(0:00-4:00)调整至中午(10:00-14:00),利用光伏发电量较高、电碳因子较低的时段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年减排量达到1.56万吨,实现了低碳生产。

在威海、聊城两地,作为国网首批电碳计量监测示范区,已有3400多家钢铁、化工等企业部署电碳表,碳减排效果明显,减排幅度超过15%。同时,山东电网依托丰富的电碳监测数据,不断优化电网调度,将减碳任务全面融入调度生产,推动向电碳协同的新型调度体系转变。

为支持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国网山东电力依托“火石”平台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碳金融数字服务平台,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随着电碳计量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在能源结构优化、企业节能减排、绿色金融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将日益显现。精准计量每一度电的“碳足迹”,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和强度“双控”转变,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碳排放计量精准。传统电力碳排放测算方法是采用固定的电碳因子,即用平均每度电碳排放的理论数值乘上总电量进行估算。这种方法不能体现电力
2023-10-17 06:31:00
...到,该局近期正式批准以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大连市电能计量器具检定站)为载体建立“辽宁省碳计量中心(电碳)”。碳计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环节
2025-02-26 18:08:00
...电 近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大连市举办辽宁省碳计量中心(电碳)筹建和辽宁省容量计量检定站建成揭牌仪式,标志着全国首家省级碳计量中心正式落户大连。碳计量,是碳市场、碳交易的
2023-05-22 09:58:00
...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5月13日,在第25个“世界计量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从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近年来该局取得碳计量科技成果10项,制修订碳计量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2024-05-14 15:24:00
打造两级“碳画像”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能力,能够实现对于全社会用能主体的碳排放自动高精度计量,极大降低传统碳计量成本,同时利用电力数据实现了对碳排放数据的交叉检验。近日,该局将在该系统的基础上创新建立园区级和产线
2024-05-23 04:14:00
...甸)笔者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了解到,首款电碳融合计量表计(以下简称“电碳表”)已于元旦前后陆续在广东省东莞市多家企业挂网试运行。这款电碳表能够实时计算并给出企业用电带来的碳
2024-01-12 07:14:00
降碳求新,国网湖北电力创新碳管理手段服务“双碳”落地
...放量占能源行业碳排放量的40%以上。把碳排放量监测好、计量准,是电力行业精准控碳、有效减碳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12月2日,大别山电厂值长张鹏飞登录电力碳计量与碳核查一体化
2024-12-22 20:13:00
...日前,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大连市电能计量器具检定站)筹建“辽宁省碳计量中心(电碳)”,这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批准筹建的省级碳计量中心,将助力我省“双碳”工作目标实
2023-05-10 05:58:00
...项目在江苏苏州投入试点应用。这种表兼具电能和碳排放计量功能,可实现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环节碳排放量实时精准计量,让碳排放量像电能一样方便记录。该表可让电力用户和有关部门实时
2023-08-14 06: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皖新闻讯 网上流传广泛的网红“求婚”视频竟是为吸粉引流、推广带货所策划的剧本闹剧。近日,西安警方对策划低俗“求婚”剧本并持续进行炒作的5人处行政拘留
2025-09-06 20:17:00
众点关注 | 东营“谷子经济”悄然崛起 何为“谷子”?记者实探东营多家“谷子店”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近年来,“谷子经济”成为消费领域的热词,(注:“谷子”是英文goods的音译,指二次元相关产品)这一以二次元文化IP为核心的新兴经济形态
2025-09-06 20:32:00
四十斤铅衣下的生命重托 一位冠脉介入医生的使命与担当——泰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一科主任孟宪亮
鲁网9月6日讯(记者 周宁 通讯员 张男)“主任,如此复杂的病变如何处理才更稳妥?有何诀窍?”“老师,面对这类病变,您是如何制定手术方案的
2025-09-06 21:07:00
小院不大,却装得下二十代的杂技传承。在这里学艺的不仅有吴桥娃娃、全国各地的杂技爱好者还有国际面孔。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回家”之际,看小院如何把绝活传遍天下。
2025-09-06 21:21: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亳州市谯城区接连发生多起诈骗案件,多人中招,亳州谯城警方汇总了近期案例,以案示警,提醒群众提高防范意识
2025-09-06 21:25:00
临沂市中心医院PET-CT正式启用
医疗技术的进步,是守护生命健康的重要基石。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精准诊疗水平,满足市民对高端影像诊断的需求,经过前期精心筹备
2025-09-06 22:58:00
临沂市肿瘤医院实施带蒂侧胸及肋间血管穿支皮瓣乳腺癌保乳整形
在乳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患者对术后外形恢复需求日益迫切的当下,优质专科建设的核心,不仅在于攻克肿瘤根治的技术难关,更在于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2025-09-06 22:56:00
【多彩新论】“七月半”火爆网络,意义不止于祭祀
夜幕低垂,火光点点,宛如大地上的星河。近日,贵州“七月半”的祭祀场景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民众在指定区域焚烧纸钱,绵延的火光构成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面
2025-09-06 21:23:00
村民被马蜂蜇伤多处命悬一线 休宁警民携手救援
大皖新闻讯 据黄山市警方消息,日前,休宁县公安局流口派出所接群众求助称有位村民不慎惊扰蜂群,被马蜂蜇伤数十处,晕倒崖底
2025-09-06 21:25:00
重病老人忘密码取不出钱 武平农行上门服务解燃眉之急
东南网龙岩9月5日讯(通讯员 黄国栋 温慧娟) “这可怎么办啊?我爸躺在ICU里,补助款取不出来,这可是要用来治病的钱啊……”2025年8月的一个上午
2025-09-06 13:56:00
中国田径队世锦赛名单公布 巩立姣杨家玉冯彬等参赛
北京时间9月5日晚,世界田联在官网发布了2025年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参赛名单。中国田径队将派出73名运动员(男运动员41人
2025-09-06 13:34:00
广平镇焦集小学二年级学生用平面图形拼出创意世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闫泮泮暑假的余温尚未散去,广平镇焦集小学的数学课堂却已迎来了一场充满惊喜的展示。新学期伊始
2025-09-06 11:10:00
吴桥杂技博物馆将于9月10日试运行,总展览面积1744平米,分为7个单元,囊括吴桥杂技艺术的11大类,讲述吴桥杂技的发展史以及吴桥对中国杂技和世界杂技的影响,并运用科技的手段为文
2025-09-06 10:42:00
4小时,187毫升!聊城“02后”民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通讯员 刘宝虎“希望他在接收到我的造血干细胞后,能够战胜病魔、摆脱痛苦……”9月1日,在济南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
2025-09-06 10:36:00
温情救助暖人心——平阴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救助流浪老人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真不知道我父亲还要受多少苦……”9月5日上午,在平阴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门口,两位中年妇女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
2025-09-06 0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