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2-14 15:3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他们想隐藏什么”,难道仅仅是氯乙烯爆炸吗?

文 | 笑 饮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一列运载危险化学品的火车2月3日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起火,城市上空升起黑烟

“我养殖的几只狐狸已经奄奄一息了。”一家奶牛场的老板泰勒·霍尔泽,对前去采访的当地媒体WKBN记者如此说。泰勒·霍尔泽的家,距离因俄亥俄列车脱轨事故而设置的疏散区不远。

当地时间2月3日晚间,俄亥俄州东北部靠近东巴勒斯坦镇的一列火车脱轨,车厢载有的氯乙烯等剧毒品大量释放。尽管当时俄亥俄州应急部门紧急疏散了事发当地1英里的、主要生活在东巴勒斯坦镇的4800位居民,可在2月8日这些居民被允许返家后,他们以及临近的宾夕法尼亚州居民,有不少人依然居家感受到了刺鼻的气味。

动物死亡预示着什么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霍尔泽和他饲养的狐狸 图:WKBN画面截屏

霍尔泽称,他养的狐狸中,有的已经病危,其中一只总剧烈咳嗽,还出现腹泻症状。哪怕情况稍好的狐狸,也出现流泪和浮肿症状。这些狐狸还连续几天不肯进食。令霍尔泽疑惑并逐渐愤怒的是——当列车脱轨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告知当地居民,空气是安全的。官方通报称,“在事故区域和周边居民区所采集的数百个空气样本中的毒素水平低于危险标准”。

当闻到奇怪的味道,看到自己的狐狸的惨样,霍尔泽说:“这明显是对人与动物不安全的!”那么,谁在说谎呢?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事故现场惨状

另一接受采访的居民埃里克·惠廷称:“我只能相信官方没有撒谎,否则怎么办呢?”但惠廷表示,自2月3日以来,有几天的晚上,空气闻起来像是氯化的游泳池,自己的眼睛也有灼热感觉。

东巴勒斯坦镇居民也并未悉数返家。原因在于先期返家者通过社交媒体发帖称,闻得到刺鼻气味。更“有图有真相”——看到社交媒体上那些鸡、狗、青蛙、鱼、狐狸等动物的尸体照片,返家者也在为自己未来长期的健康状况担忧。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当地居民为自己的健康担忧

根据附近居民拍摄到的照片,一名俄亥俄州官员不得不在此后的一场相关新闻发布会上承认——河流里出现了死鱼。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那些网上流传的死亡照片不虚!

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方面又通知返家的居民尽量打开窗户、打开风扇,并用稀释的漂白水擦拭家具。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受控释放”可能影响的范围。 图:俄亥俄州州长办公室

托莱多大学环境工程教授阿肖克·库尔玛更是指出,吸入氯乙烯气体会引起头晕、恶心、头痛和呼吸并发症。“这种化学物质还会导致肝癌和其他器官的癌症。”库尔玛说。

尽管东巴勒斯坦镇镇长特伦特·科纳威称,该镇有封闭的自来水系统,供水100%安全;尽管美联社的报道也援引了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教授乔治·格雷所言,认为这些剧毒物质会在空气里挥发,阳光、气流、温度都能改变它的形态,可这些话并不能释放当地人心头的疑虑。

毕竟,美联社的报道中,还同时出现卡内基梅隆大学化学教授尼尔·多纳休的话:“燃烧氯乙烯可能会形成二恶英,而二恶英是比氯乙烯更糟糕的致癌物质,它可在地下等环境存在多年。”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当地时间2月3日晚,一列货运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火光冲天。图:美联社

尽管直至目前,尚未有此次事故出现人员因剧毒品泄漏而死伤的报道,但综合动物死亡、各路专家分析,无疑可以看出——

此次泄漏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至于是否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那么严重,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实,在美国,自工业革命以来,直到近年来所谓去工业化的阶段,曾经经历了起码上百年的工业化污染。正如乔治·格雷说的,这些污染如果传播到空气里,或许会被稀释,但在水体里的污染,则会存在很长时期。

笔者曾在宾夕法尼亚州至纽约州沿线看到过一些化工企业——由于美国乡村一些地方地广人稀,这些企业的排放也是能在距离尚远的高速公路上一眼望见的。但空气污染指数总体并不高。但美国朋友亦向我表示,美国人不吃河鱼。

为什么不吃河鱼?难道是美国人不擅长吐鱼刺吗?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那些上百年的污染过的水道,如今看来水体比较干净,可许多美国人仍相信这些水体是有毒的!

如今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故之后,专家分析,综合来听,其实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当局想遮掩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动物死亡,以及大量记者仍扑到现场,也许,俄亥俄列车脱轨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就被掩盖过去了。

从2月3日脱轨事故发生,起码此后四五天时间,该起事故在美国都没有成为网络热议,没有成为社交媒体热搜,也没有上媒体头条。

直到2月8日,疏散居民被允许返家的时候,俄亥俄州召开新闻发布会。此时,出现了两个情况——第一个情况,返回家园的居民发现,周边环境依然不太适合人们生活;另一个情况,则是发生在新闻发布会现场。

当时,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瓦恩讲话的时候,“新闻国家”(NewsNation)记者兰伯特在现场进行直播报道时,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

之后,这名非洲裔记者就被警察强行给带走、逮捕。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兰伯特被打断报道 图:新闻国家

美国警方公布的原因是,兰伯特“非法入侵”发布会现场。

在被拘押了5个小时以后,兰伯特才获得保释。

不得不说,因为一些美国媒体强调了兰伯特的非洲裔身份、被压在地反剪双手,引起了更多媒体进行探讨,才将俄亥俄列车脱轨、毒气事件推上了热搜头条。

但问题在于——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兰伯特被捕现场 图:美国全国新闻台

这一事件是简单的美国的“政治正确”问题吗?如果兰伯特的肤色是白的,那俄亥俄毒气泄漏就不是件事儿了吗?

难怪一些网友质疑——

“他们在隐藏什么?”

和“流浪气球”什么关系

在笔者看来,俄亥俄列车脱轨事故是个大悲剧!

毕竟,美国至今为止都是世界上铁路运营里程最多的国家。其一大特点是——货运占铁路运输比例较高,铁路公司繁多。但路网、车辆状况许多是较为陈旧的了。

美国铁路之陈旧,是美国基础设施逐渐陈旧的一大标志。

美国铁路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何在运营管理、方式上做符合时代特点的变革?这是美国当政者该考虑的问题。

毕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5G时代即将来临的时候,如何让列车运输保障安全,该是题中之义。特别是氯乙烯这样的剧毒品运输,该如何确保安全?如果列车脱轨,就只能通过释放部分气体来减压,来希望不引起爆炸,就显得非常进退失据了。这一被美国癌症研究所认定为致癌物的气体,凭什么如此草率的、未经任何措施就释放到了空气中?

何况,即使在释放剧毒气体的情况下,根据现场画面显示,列车还是燃起了熊熊大火。换言之,正如网友所质疑的——“他们想隐藏什么”,难道仅仅是氯乙烯爆炸吗?看来,得派第三方调查,以查出事故原因,以及俄亥俄当地官员是否做出了错误的应对!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玛乔丽·泰勒·格林

更感觉搞笑的是——

美国国会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有关事件的视频。她暗示政府想以“流浪气球”变身“不明飞行物”(UFO)的新闻来掩盖毒气严重泄漏这一事件。呵呵……

(来源:新民周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1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卫星看“美国切尔诺贝利”之祸!
...持续令人关注。这场生化灾难被美国网友类比为美国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当地政府对有毒物质的处理方式也引发质疑。请看卫星记录下的“美国切尔诺贝利”之祸!卫星图卫星还拍摄到2月6日
2023-02-17 08:32:00
美国遭遇“切尔诺贝利”,军方却忙着打“UFO”,民众大骂转移矛盾
...们正在跟外星人较劲儿,其实只是为了转移民众对“美国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注意力,显然这一回,美国民众不好骗了。近日,美国俄亥俄州一辆运载化学品的火车脱轨,导致车厢内的氯乙烯泄露,
2023-02-13 16:21:00
可怕!美国爆发“切尔诺贝利级”灾难?毒雾漫天、民众撤离、动物死亡…
俄亥俄州事件严重到什么程度?4号发生的,新闻被捂了一个星期,现场报道的记者也被抓了。大家感受一下:推特上的消息满天飞:无人机拍到的,河里全是死鱼:飞机上拍到的,巨大的毒云:俄亥俄
2023-02-14 10:49:00
我以最美国的方式,写了一篇关于俄亥俄泄露事件的报道
...俄亥俄河。这场泄漏事故所引发的生态灾难,堪比第二个切尔诺贝利。02这辆出轨的列车,一共有150节车厢,141节装载了货物,其中20节装的是有害物质,从伊利诺伊州开往宾夕法尼亚
2023-02-17 14:38:00
自动播放近日,美国的科学家指出,切尔诺贝利核灾难遗址附近的流浪狗展现出对辐射、重金属和污染的免疫力。科学家从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内的116只流浪狗身上采集血液样本,发现两个种群在基因
2024-12-13 10:51:00
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在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等四个核电站派驻专家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人民视觉 资料图据俄罗斯卫星网23日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消息称,准备在乌克兰四个核电站,也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罗弗诺核电站和南乌
2022-12-25 12:54:00
美国“最危险”列车爆炸,发布会记者被捕!四大疑问待解
...毒气体被释放。有网友担忧,这起事件可能会成为美版“切尔诺贝利”事故。此次事故为何发生?车上所载化学品到底有何种危险性?美国政府对已知信息是否有所保留?居民及网友为何如此担忧?
2023-02-14 14:55:00
俄方称乌有意实施信息挑衅:污蔑俄军造成核污染
...施大规模挑衅,在联大特别会议召开前夕指责俄罗斯导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地区发生放射性污染。报道称,俄人道主义响应跨部门协调总部发布声明表示:“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支持下,基辅当
2023-02-17 15:52:00
切尔诺贝利又炸了,这次是安全壳
...官方账号,当地时间2月13—14日夜间约 01:50,用于保护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 号反应堆残骸“新安全壳”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
2025-02-20 05:3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朝鲜武器装备展览会“国防发展-2025”于10月4日在首都平壤开幕,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2025-10-05 13:36:00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
9月29日,滨海快线开始载客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迈入6线运营时代。
2025-09-29 20:16:00
印度南部集会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印度泰米尔纳德邦27日发生的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踩踏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27日19时45分左右
2025-09-29 20:07:00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5-09-29 2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