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美国“最危险”列车爆炸,发布会记者被捕!四大疑问待解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2-14 14:55: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来源:中新网

2月14日电(陈彩霞孟湘君何路曼)头痛、恶心、眼睛疼……这是美国俄亥俄州东北部居民这几天出现的症状。这一切,都是因为该州10多天前发生的一起列车脱轨事故。

由于脱轨的车厢载有氯乙烯等危险化学品,大量有毒气体被释放。有网友担忧,这起事件可能会成为美版“切尔诺贝利”事故。

此次事故为何发生?车上所载化学品到底有何种危险性?美国政府对已知信息是否有所保留?居民及网友为何如此担忧?当前,事故多重疑问,仍待解答……

疑问一:

事故发生早有预兆?事故原因究竟为何?

当地时间2月3日,一列运载危险化学物品的火车在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小镇外脱轨,引发火灾。现场火光冲天,升起了巨大的类似“蘑菇云”的黑色浓烟。

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报道,涉事列车共有20节车厢装载有毒物质,包括5节运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这些车厢在脱轨后继续燃烧,并发生了多起小范围爆炸事故。

当地救援人员紧急扑灭了大火,但为了安全起见,必须把车厢里装有的剧毒化学物质进行燃烧处理。

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瓦恩称:“五辆脱轨车厢的氯乙烯含量目前不稳定,可能会爆炸,产生致命的碎片和有毒烟雾。”

为了安全起见,诺福克南方公司把装有剧毒化学物质、仍在冒烟的罐车进行了“有控制地”燃烧处理。

据美联社报道,此次火车脱轨事件,事前或已有预兆。美国联邦调查人员表示,诺福克南方公司火车脱轨可能是由于车轴发生故障,而工作人员在事故前不久,收到了关于机械问题的警告。

机械问题会是引发事故的原因吗?调查人员仅表示,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但对于何时对外公布,尚不清楚。

疑问二:

车上物品有多危险?空气和水还安全吗?

列车脱轨事故发生后,俄亥俄州和临近的宾夕法尼亚州设置了强制疏散区,但在事故发生5天后,即宣布解除疏散措施,理由是环境监测机构的空气质量样本读数符合安全标准。

美国联邦和地方官员则对居民们表示,供水系统也未受到污染。

然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都没有公布该火车运载的化学品完整清单。EPA表示,这起事故中主要涉及的化学物质是氯乙烯、其副产品光气和氯化氢、丙烯酸丁酯等等。

资料显示,氯乙烯是一种用于工业制造的有毒易燃气体。短时间、高浓度接触后,会导致接触者急性中毒,引发包括眩晕、头痛、心率减慢以及血压降低等症状;重度中毒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的后果。

“燃烧氯乙烯可能会形成二恶英,而二恶英是比氯乙烯更糟糕的致癌物质,它可以在地下等环境存在多年。”卡内基梅隆大学化学教授尼尔·多纳休表示。

受影响区域的居民梅丽莎·亨利说,她早在4日的强制疏散开始前,就已带着两个孩子离开,前往疏散区外的父母家,因为小儿子当时“眼睛变得像西红柿一样红,并且咳嗽得很厉害”。

梅丽莎说,自从回到家后,她一直在洗衣服、清洁和更换炉子里的过滤器。“我不知道这是否会奏效,但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附近一家农场的老板说,他养的几只狐狸已经奄奄一息。他说:“火车产生的烟和化学物质是唯一的原因。我们被告知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是安全的,但对动物来说绝对不是安全的……或者还包括人。”

此外,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当地鸡、狗、青蛙、鱼等动物的尸体照片,还有人表示在镇上闻到化学品的气味。

事实上,单是氯乙烯这一种化学物质,就已经非常危险,更何况还有其他未公布的化学物品。至于这些化学物品泄漏后,对居民健康与生态环境究竟有何影响,当局的表态并未能服众。

疑问三:

发布会上节外生枝现场记者为何被捕?

当地时间8日,在俄亥俄州政府就列车化学品泄漏事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国家”媒体(NewsNation)非裔记者埃文·兰伯特在州长讲话时,被要求停止现场报道。原因是兰伯特当时“声音很大,具有破坏性”。

之后,其与执法警官发生冲突,继而被捕。

美国“最危险”列车爆炸,发布会记者被捕!四大疑问待解

当地时间2月8日,非裔记者兰伯特在美国俄亥俄州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被捕。图片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冲突发生后,兰伯特被要求离开新闻发布会,但他多次拒绝。随后两名警察抓住兰伯特的胳膊,将其强行带离现场。

“没有记者希望在工作时会被捕,我认为这在我们国家不会发生,这一点非常重要。”兰伯特获释后接受采访时说道。

“我们不会忘记兰伯特在报道俄亥俄州影响数千人的悲惨火车脱轨事故的努力”,“新闻国家”华盛顿分社社长迈克·维凯拉在声明中写道,“我们感谢他作为一名记者的承诺。”

疑问四:

还有更多未知危险?美版“切尔诺贝利”来了?

记者被捕,引发了社交媒体上外国网友的热议,对于俄亥俄州这次事故,他们也纷纷表达了意见。有网友质疑:“俄亥俄到底出了什么事?”

美国“最危险”列车爆炸,发布会记者被捕!四大疑问待解

“这起发生在俄亥俄州的化学物质泄漏事件看起来很糟糕,但媒体几乎没有谈论它。环保人士在哪里?”

美国“最危险”列车爆炸,发布会记者被捕!四大疑问待解

“俄亥俄州巨大的爆炸和化学物质泄漏危及美国居民生命安全,理应是更重大的故事……为什么媒体不对这一事件多加报道?”

美国“最危险”列车爆炸,发布会记者被捕!四大疑问待解

外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发出疑问。

还有网友担心,这起意外事故,可能会成为美版“切尔诺贝利事件”。

美国“最危险”列车爆炸,发布会记者被捕!四大疑问待解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称,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13日积极评价拜登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成果时,却对本月初发生在俄亥俄州的大规模火车脱轨事件保持沉默。他的沉默引起了很多网友和政治人士的不满。

“当谈及高速公路或建筑工人的话题时,布蒂吉格就滔滔不绝。”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前共和党国会候选人戴维·吉利奥发推文说道,“但是,当谈到俄亥俄州发生的生态灾难时,他就像是战场上失踪的士兵。”

除了生态灾害,此次化学物质泄漏事件还引发了人们对美国铁路安全问题更大的担忧。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铁路每年向全国运送的3000万件货物中,含危险物质的货物比例约占7%至8%。但由于铁路货运采取混合放置的方式,除了运送谷物或煤炭的车厢外,几乎所有车次上都可能找到运送危险品的车厢。

报道称,铁路行业通常被认为是大多数货物最安全的选择。但由于铁路穿过全美几乎每个城镇的中心地带,只要发生一次危险事故,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尤其在人口稠密地区。

不过,对于当地民众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首先是,是否还有其他有毒化学物质仍在泄漏,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美脱轨列车有毒气体“受控释放”以避免爆炸,当地居民担心长期风险
...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消防队长曾在8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基于对空气监测数据的分析,空气中的毒素含量已经低于危险标准,因此宣布解除疏散令。在该发布会上,当被问及泄漏物质
2023-02-13 23:38:00
美有毒化学品列车脱轨事故殃及数州,巴菲特曾重仓肇事公司
...TSB)已介入调查,该委员会成员Michael Graham在上周五晚间的发布会上表示,脱轨的车厢中,有4节车厢载有氯乙烯
2023-02-14 17:34:00
...济日报当地时间2月3日晚,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部脱轨。这起事故看似意外,但从其发生以及美国政府随后一系列应对来看,暴露出美国社会治理诸多弊病,是美国真实社
2023-02-16 05:05:00
事发地周边开始动物死亡,俄亥俄真成了美版切尔诺贝利?
...的照片,一名俄亥俄州官员不得不在此后的一场相关新闻发布会上承认——河流里出现了死鱼。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那些网上流传的死亡照片不虚!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方面又通知返家的
2023-02-14 15:37:00
氯乙烯气体泄漏!半个美国濒临灭绝?这可能不是一场意外
...在附近的警察直接逮捕。 东巴勒斯坦镇长在随后举行的发布会上说:“别来我们这里。”态度非常坚决。事故发生后的三天里,被疏散在外的几千名普通民众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这座城市的
2023-02-15 13:57:00
可怕!美国爆发“切尔诺贝利级”灾难?毒雾漫天、民众撤离、动物死亡…
...死。”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万(Mike DeWine)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亲口敦促居民。他还告诉在现场报道发布会的记者
2023-02-14 10:49:00
来源:看看新闻Knews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国密苏里州发生一起列车脱轨事故。当地媒体报道称,该列车部分车厢运载有危险化学品,但脱轨的车厢不涉及危险货物。该列车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
2023-09-17 16:07:00
美国一列车车厢爆炸产生有毒烟雾 民众紧急疏散
...国新闻网中新网9月15日电综合美媒报道,当地时间14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一节列车车厢发生爆炸,由于车厢内一种化学物质起火时“产生有毒烟雾”,附近民众被迫紧急疏散,高速公路也被
2023-09-15 12:52:00
美国又一列运载危险品的列车脱轨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美国一列运载危险品的货运列车15日夜在亚利桑那州莫哈维县脱轨,暂时没有脱轨造成危险品泄漏的报告。莫哈维县治安官办公室发言人证实上述消息。据
2023-03-16 16:56: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就对高通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立案调查事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5-10-12 21:44:00
澳大利亚航空公司12日披露,遭黑客窃取的该公司570万客户的隐私数据已被泄露于网络。澳航7月曾通报表示,有黑客通过攻击一个由第三方机构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2025-10-12 22:47:00
塞舌尔选举委员会12日凌晨宣布,塞反对党联合塞舌尔党候选人帕特里克·赫米尼耶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来源 新华社编辑 徐微微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12 13:24:00
Dennis Song高级珠宝2025特别系列在连卡佛发布
今年十月,由华人珠宝设计师Dennis Song于2017年创立的法国高级珠宝品牌Ming Song Haute Joaillerie在连卡佛独家发布2025特别系列-Abyssal Whispers(深海的低语)
2025-10-12 13:33: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10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宣布针对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实施反制答记者问
2025-10-11 11:18:00
法国总统府10日晚发布公告,总统马克龙再次任命数日前辞去总理职务的勒科尔尼为新一任总理。公告说,马克龙责成勒科尔尼组建政府
2025-10-11 12:55:00
中国网10月11日讯 据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消息,2025年10月10日,新任驻泰国大使张建卫在曼谷安蓬王宫向泰国哇集拉隆功国王递交国书
2025-10-11 14:22:00
中国网10月11日讯 据中国驻智利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针对日前部分智利渔民对中国渔船进入智海域和靠港表达关切,中国驻智利使馆声明如下
2025-10-11 08:06:00
中国网10月10日讯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就拟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答记者问。问:中方宣布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2025-10-10 15:55:00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10日发生7.4级地震。菲律宾有关机构已发布海啸预警。消息说,地震于当地时间9时43分在菲律宾圣地亚哥以东20公里处发生
2025-10-10 16:04:00
中国网10月10日讯据“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0日,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发布安全提醒:据日本气象厅消息
2025-10-10 14:53:00
他是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李白的粉丝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克拉斯诺霍尔卡伊( László Krasznahorkai )
2025-10-10 14:53:00
印度药品监管机构8日说,对多家印度药企的最新检查发现,一些制药厂存在违规行为,未按要求检测每个批次的药物原料。此前,已有至少17名5岁以下儿童服用含有毒成分的止咳糖浆后死亡
2025-10-09 19:44:00
央视新闻记者获悉,当地时间9日中午12时,第一阶段加沙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埃及开罗新闻电视台此前报道称,埃及、卡塔尔等斡旋方已宣布
2025-10-09 22:51:00
当地时间10月9日,波兰安全局搜查了“北溪”爆炸案嫌疑人沃洛迪米尔及其妻子在华沙的住所。此前,德国方面指控沃洛迪米尔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2025-10-10 0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