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人老了才明白,住儿女家养老,要做到“四不评”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17 06:35: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人老了才明白,住儿女家养老,要做到“四不评”

丹尼尔·戈尔曼曾说过:“情感是人类最深刻、最复杂、最神秘的体验之一。”情感是人类最为珍贵的财富,它们可以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01晚年时,人们选择多样化的养老方式,或者回归农村故乡,或者独自在城市生活,又或者追随子女远行。实际情况显示,很多人选择与子女同住共度晚年。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可以照料年幼的孙辈,同时父母也能得到儿女的关照,免去了奔波和照料之苦。然而,多代人同住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矛盾。毕竟,每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都不尽相同。那么,作为老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情况呢?有句俗语说得好:“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知理不争辩。”在这里,建议与子女同住的老人们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辞,避免过多干涉以下几方面事情。

人老了才明白,住儿女家养老,要做到“四不评”

02首先,夫妻间的矛盾和争吵是常有的事,不要评判谁对谁错,因为每个人的看法都有其道理。社交中有个原则叫做“邻近原则”,指的是距离自己最近的人最容易受到自己的影响,也成为自己的依靠。父母与子女距离较近,因此父母很自然成为子女的依靠。尽管父母年事已高,但在精神上依然能够提供支持。例如,儿子和儿媳因琐事争吵,儿子可能会说:“妈,你来评评理。”儿媳也许会跟着说:“妈,你看,你的儿子说得对吗?”这时,老人要非常谨慎,因为很可能会偏向儿子。保持中立是明智之举。每个人都有其道理,各有所长。夸奖和批评要公平公正,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如果小夫妻没有请你评理,保持沉默即可。常言道:“夫妻不讲理,讲理气死你。”明知无法说服对方时,保持沉默是最好的态度。老人的立场是小夫妻感情的缓冲区,这样做是明智之举。

人老了才明白,住儿女家养老,要做到“四不评”

03其次,对于孙辈的学业成绩,不要评判高低,只需给予肯定。许多中年人总以为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隔壁家的孩子总是学业优秀,也很听话。年老时,人们期待自己的子女也能长大成人。然后,将对子女的期望,同样套用在“孙子外孙”身上——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更优秀。鼓励孙辈努力学习是对的,但评头论足成绩显然不合适。对于教育来说,有一种看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看到孩子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如果孩子的成绩有所退步,但在其他方面有进步,也应给予鼓励。对孙辈要多加赞赏,这不仅能促进孙辈的成长,也能让儿媳、女婿感到高兴。取得多方面成就是双赢的局面。

人老了才明白,住儿女家养老,要做到“四不评”

04其三,不要评价儿女的事业选择是好是坏,未来尚未可知。古代东晋时期,有一位官员叫郗愔,曾任会稽内史、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等职。他为了儿女着想,尽力积蓄财富,存放在仓库里,以期儿女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的儿子郗超却认为父亲太过自私。有一天,郗愔说:“儿子,如果你需要钱,可以去仓库拿。”本以为郗超只会拿一些,没想到他几乎把仓库清空,将财宝分给了穷苦的亲戚朋友。郗愔大吃一惊,担心郗超将来会一事无成。事实证明,郗超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事业的成就,成为了权臣桓温的谋士,也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要明白,儿孙自有儿孙福。对儿女的前程过分担忧是多余的。儿女做出事业选择时,父母可以提供建议,但不应评论,也不要判断其成功与否。儿女创业失败也是积累经验,为将来的东山再起奠定基础。父母的过分担忧只会导致两代人关系僵化。

05最后,当儿女送礼物给双方父母时,不要评价礼物的价值,重要的是情意。很多老人秉承传统观念,认为儿子是传宗接代的重任,儿媳是外嫁女,结婚后应全心全意侍奉婆家。然而,时代已经不同,一些传统观念需要改变,尤其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儿媳离开父母,嫁到婆家,是最大的恩情,应该心怀感激。对于儿媳孝顺娘家的行为,也应理解和支持。孝敬父母是美德。为什么儿媳只能孝敬公婆而不能孝敬父母呢?为什么女婿只能孝敬岳父母而不能孝敬父母呢?别对亲家视而不见,也别将其视为“外人”。承担双方父母的养老责任,才是尽职尽责的好儿女。面对儿女可能对双方父母不公平的情况,应放宽心胸,不必挂怀。人与人之间无法完全公平,父母对子女难免有偏心之情,子女对双方父母也一样。例如,送给娘家父母一枚金戒指,送给公公婆婆一双鞋。价值不同,但都蕴藏真挚情感。无需评论,更无需对外评说。

06俗话说:“人与人走得太近了,是一场灾难。”许多老人不愿与子女同住。然而,随着年龄增长,生活变得不易自理,或者儿女需要有人照顾孙子,不得不“同住一屋”。学会应对不同情况的技巧,减少家庭矛盾是老人应该掌握的技能。多一些甜言蜜语,胸怀宽广一些,眼光干净一些,家庭将更加和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到晚年才看懂,在儿女家养老,要做到“四不说”
...彼此的生活。人到晚年才看懂,在儿女家养老,要做到“四不说”。02儿女夫妻之间的事,别干涉在儿女家养老,对于儿女夫妻之间的事,不要互相干涉,这样才能让生活更加和谐。儿女结婚后,
2023-06-11 17:21:00
层次很高的父母,会有的特征:四不管
...主见,有个性,有担当。层次很高的父母,会有的特征:四不管。02不管儿女的“烂摊子”一个朋友,他的儿子觉得自己很能干,毕业之后,就想自己创业开一个自助餐厅。父母不参与任何意见,
2024-04-12 10:08:00
儿女给父母养老,永远都突破不了的几大界限
...慢变老了以后,才会逐渐明白一些道理,当初他们以为的养老模式,似乎与现实有点出入。纵观大部分的家庭,养儿和养老,是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有的人生孩子、养孩子,不仅想延续香火、传宗
2023-05-05 05:39:00
人到老了,和儿女不再是一个家庭了,而是不同的利益群体了
...亲终于退休了,而这时的他又说:“你们不要惦记着我的养老金了,我得留着它养老,我看我也指望不上你们了!”这么多年,父亲彻底看透了我们两个家庭的关系。小时候,当我们看到父母顶着头
2023-05-05 20:22:00
难道人一到老了,脾气也跟着变好了?
...在外地投河自尽了。人家都说养儿防老,要想儿子给老人养老,老人也要先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有的老人在年轻时,对儿女不够尽责,有的人一心只顾着自己享乐,从来不为自己的儿女考虑一点。
2023-05-05 20:09:00
...,就请了一个保姆照顾自己。孟大爷虽然每月有7000元的养老金,但仍难以支撑基本生活费、药费和保姆费的开支。2个月前,孟大爷又生了一场大病,以前的积蓄都贴了进去,虽经住院治疗转
2022-12-19 07:00:00
退休后,父母的养老金对儿女来说有多重要?
人晚年后,有没有养老金,有时候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很大。如果有养老金,老人不用担心自己无法动弹的时候,完全断绝收入来源。但是如果没养老金,老人常常要数着日子花存款,生怕遇上“人还在
2023-07-21 11:09:00
养老院厨师发觉:儿女孝顺的老人食量小,没有儿女的老人身体更好
...去看望他们,也很少再给他们购买零食。这个变化与一位养老院的厨师有关。有一天,我带着一袋蛋糕去父母家,在小区门口碰到了李叔。李叔与我并无亲缘关系,我们只是住在同一栋楼里。李叔是
2024-02-03 18:31:00
在儿女家中养老,老人学会了“四不说”,最终获得了幸福
...讲述一个老人在儿女家中养老的故事,这位老人学会了“四不说”,最终获得了幸福。老人孙国荣,今年已经85岁了。他的儿女都已经结婚成家,自己却孤身一人,日子越过越难熬。后来,他的女
2023-05-18 10:0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紫云烟火味 一锅三烧牛肉揽尽人间炙热
来源:紫云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诗畅 唐梦合 编辑:王超 责任编辑:张小维 终审:谭力
2025-08-29 11:30:00
书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自我决定的孤独》
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刘金雨人为何选择成为自己的孤岛?众所周知,人是群体性的动物,远古时代的聚落遗迹就是最好的证明。那时候人们的力量是薄弱的
2025-08-29 14:59:00
网络中国节·七夕丨人间烟火处,最爱是潍坊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时,喜鹊都将飞到天上,去搭一座桥,渡一段情,续一个千年不断的约定。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2025-08-29 16:17:00
东湖评论:别把七夕节过成了“礼物节”
打开社交软件,七夕的“仪式感”被简化成了转账截图、奢侈品礼盒和餐厅排队长龙;年轻人抱怨“不送礼物就是不爱”,朋友圈晒的是鲜花
2025-08-29 18:03:00
最浪漫的事:参加集体婚礼的背后,是多年相守与余生托付
大皖新闻讯 “从大学时黄山山顶的依偎,到今天集体婚礼上的并肩,我们最浪漫的事,就是把‘在一起’从承诺变成了一辈子的约定
2025-08-29 19:02:00
用心暖“新”①|迎新第一站 你好,新同学!
视频来源|唐山海运职业学院
2025-08-29 20:31:00
最浪漫的事丨陪你一“路”到老 合肥“夫妻档”公交驾驶员的“错位陪伴”
大皖新闻讯 在合肥的城市脉络里,经开公交603路的“夫妻档”驾驶员陈亚敏和方伟,正用一趟趟往返的公交旅程、一个个细碎的相处瞬间
2025-08-29 20:48:00
年轻人最想要的理解,被他画出来了
在《蛋梦见自己是块石头》里,漫画家“我是白”再一次用夹杂着大量留白,简洁却有力的画面,吸引了许多读者。他说,创作有点像是一次小小的醒过来
2025-08-28 23:07:00
太平人寿:110万保险理赔款撑起破碎家庭 延续爱与责任
大众网记者 邹金利 烟台报道2023年10月,47岁的李先生(化姓)在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中,被查出肝脏指标异常。进一步检查后
2025-08-28 08:34:00
学医这事儿,确实让人挺“秃”然的~
说起来这事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自从成为一名医生之后最让我头疼的事儿既不是收入太低也不是工作太劳累反倒是我明明岁数也不是很大怎么头发就先没了呢?坊间还流传有一张图……这样对比我至少
2025-08-28 10:57:00
七夕“法”式浪漫:菏泽法院的“爱情法律秘籍”请收好
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空气中都弥漫着玫瑰与巧克力的芬芳。在这充满爱意的日子里,菏泽法院的法官们翻阅了成摞的卷宗,从那些因“爱”而生
2025-08-28 15:23:00
长沙女生带脑瘫男孩北京看升旗,陌生人托举轮椅感动网友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则题为“无数的余华举起了铁生”的短视频走红网络。长沙女生小范带着脑瘫朋友小龙到北京看升国旗,陌生男生合力抬起轮椅的一幕
2025-08-28 17:03:00
CP已磕,超甜的!
七夕佳节将至河南文明网联合大河网特别邀请77对夫妻以真挚誓言传递爱情温度用镜头定格幸福瞬间他们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最坚定的承诺诠释“执子之手
2025-08-28 19:11:00
现实版父母爱情!集体婚礼现场,烟台金婚伉俪分享婚姻秘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别看我们那个年代什么都没有,但照常幸福快乐。”8月28日,在“情定山海间”烟台市移风易俗主题集体婚礼现场
2025-08-28 20:14:00
失散多年 曾是“忘年交”;杨叔 有人在满世界找你!
今年38岁的鹿毅是西安市灞桥区人,目前是西安市一所中学的高中音乐老师,8月28日,鹿毅联系到华商报,希望通过华商报寻找10多年前的一位故人“杨叔”
2025-08-28 2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