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书店的“纸杂”展台,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纸张。
小渔岛书店收藏了上万册闽台地方文献。
读者可以在书店寻找自己出生那年那月的杂志,看看当年发生了什么事。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许舒昕)采访当天上午,老岛正坐在书店门口,整理从一位刚刚过世的老人那里回收来的上百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海报,他准备把这些海报贴到新定制的书柜后侧,让这个刚开业的书店更名副其实——书店名叫“时光书店”,位于沙坡尾艺术西区主楼一楼右侧。
“小渔岛书店”这个名字,对于爱读书、买书的厦门人来说,不算陌生。老岛创立的这家二手书店在厦门已经开了14年,最早开在民族路145号,如今拥有厦港店、厦大店、时光书店三家直营店。
近年来,实体书店遭遇诸多困境,众多实体书店为了生存被迫改变销售服务方式,有的直接关门歇业。沙坡尾一带的店铺换了一批又一批,14年了,小渔岛书店却如磐石般屹立不倒,它是如何做到一直营业,还持续盈利的呢?近日,记者来到小渔岛书店,与老板老岛聊聊他的经营之道。
秘诀:
选对地址 找准赛道
对于上述问题,老岛谦虚地表示,是自己运气好。2010年沙坡尾还没成为网红打卡点,因为租金低廉,老岛选择将这里作为小渔岛书店的落脚点。后来随着沙坡尾的开发,客流量渐渐上升,无形之中也为书店带来了一波人气。
除了选址“正确”的好运气,他还找对了赛道——卖二手书。老岛说,相比于卖新书的实体书店,二手书店的生存压力小得多,“二手书回收成本低,平均一本5元。有些书已经绝版,其他渠道买不到,读者只能到书店来买,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此外和新书相比,二手书的定价也比较亲民,“平装书均价在15元左右,精装书或者绝版书会稍贵一些。一般一天能卖二三十本书,有时候还不止”。
老岛坦言,最难的时候,是书店创办的头两年,一来不知道到哪里收书,二来书店还没有名气,需要想办法让别人知道书店并愿意过来淘书。“对于二手书店来说,收书比卖书重要,只有收到好书,才能卖得起好价格。”作为一家厦门本土书店,小渔岛书店的一大特色是收藏了上万册的闽台地方文献,“这类书不会贬值,还有收藏价值”。
14年的摸索,老岛也积累了一些对分众图书市场的见解,他对三家书店进行了区分:厦港店书比较杂,适合读者去旧书堆里“寻宝”;厦大店主要面向厦大师生,图书偏向文史哲的精品书;时光书店面向年轻人和游客,偏文艺类。如今,他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群,除了厦门的读者,外地的读者也会通过微信朋友圈、孔夫子旧书网等平台找他买书,一年下来基本能做到收支平衡。
特色:
怀旧复古 打捞时光
今年上半年,沙坡尾艺术西区文创扶持计划的负责人找到了老岛,规划在园区内开一家书店,并提供了相对实惠的租金。老岛觉得可行,10月初就开始将这个200平方米的空间慢慢打理起来,11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
不少书店通过引入咖啡、文创、讲座等方式营销,而老岛走出了一条怀旧复古之路。时光书店陈设了很多老物件,除旧书外,还有很多是老岛收藏多年一直没机会出来“见光”的“宝贝”——旧影碟、旧磁带、老字画、旧年历、旧地图……在书店,有一个名为“纸杂”的展台,堆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卡片,里面有写满字的明信片、使用过的旧票据、黑白老照片等,老岛把它们统称为“纸杂”。“这些纸杂很多都是回收的旧书里夹的,留有上一任主人生活的痕迹。之前一直收着没丢,这次有了这个空间,我想着可以展示出来”。老岛说,通过这些旧物,可以看到时光以各种形式被保留了下来,就像书店名字一样,一纸时光,一曲回响。
因为坐落在游客密集的区域,老岛还特别设置了几个可以和顾客互动的角落,比如花十来块钱给未来写信;花三块钱买一张老式明信片给朋友留言;花五块钱买本出生那年那月的杂志,看看发生了哪些事……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寻找过往,对话未来。
不过事实上,小渔岛书店的命运也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中间经历了不少波折,老岛在岛内外开过不少分店,有几家也因为经营不善而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时光书店能坚持多久,老岛自己心里也没底。他说自己做的这个事情,主要是想让好书避免化为纸浆,可以继续流通,让有需要的人拥有它,这不仅是环保,还是对文化的传承。他说:“至于能开多久,走一步看一步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