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以军和哈马斯宣布在加沙南部临时停火5小时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0-16 15:30: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以军和哈马斯宣布在加沙南部临时停火5小时)

据阿拉比亚电视台当地时间16日上午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和哈马斯双方宣布在加沙南部暂时停火5小时,以便让外国人从拉法口岸撤离出境,同时让外国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停火时间从当地时间16日上午9时开始。

以军和哈马斯宣布在加沙南部临时停火5小时

当地时间10月15日,一辆以色列装甲车在加沙边境附近田野上行驶

据以色列媒体同一天凌晨发布的消息,位于加沙地带和埃及之间的拉法口岸将于当地时间16日9时开放。届时加沙的外国人可以通过该口岸出境,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可以通过该口岸进入加沙。

据阿拉比亚电视台报道,现场已有超过100辆卡车等待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地带。(

以色列海陆空立体包围加沙但围而不攻 中东国家"避战"

当地时间10月14日上午,以色列国防军发布通告称,加沙地带北部居民应在当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期间,通过“疏散走廊”离开。此前,以军已向联合国通报,要求加沙地带北部地区的一百多万巴勒斯坦人在24小时内全部迁移到加沙南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前一天在参加安理会巴以局势闭门磋商前警告称,将超过100万居民从一个被彻底围困、人口稠密的战区迁往一个没有食物、饮用水和住房的地区,是“极度危险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可能”。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军步兵部队和坦克13日进入加沙地带进行“局部袭击”,目的是清除该地区的“敌对武装人员”并寻找失踪的以色列人。当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讲话称,“以军正在猛攻哈马斯,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也表示,哈马斯不被彻底消灭,以军誓不罢休。

随着以色列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地带,巴以两边的伤亡人数进一步增加。14日,在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进行了一周的空袭和炮击后,本轮巴以冲突进入第八天。以色列已经统计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300人,而加沙的死亡人数迅速飙升。据巴勒斯坦卫生部本周五的统计,加沙至少有1900人死亡,7600多人受伤。

战时内阁成立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这次能够成功奇袭以色列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以色列情报部门的失误难辞其咎。以色列民众认为,造成国内极端分裂的内塔尼亚胡政府上应承担主要责任。

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内塔尼亚胡向所有的在野党发出邀请,并最终与团结党领导人甘茨一起成立战时联合政府,即以色列建国后的第38届政府,并设立战时联合内阁,形成最大范围的统一阵线,以赢得战争,渡过国家困局。

这次战时内阁的主要成员为内塔尼亚胡、甘茨和现任国防部长加兰特。内塔尼亚胡也为自己的头号反对党领导人拉皮德留有职位,但是后者并没有正式加入。除了3名内阁成员,还有2名观察员,分别是前总参谋长埃森科特与战略事务部长德默。

12日,以色列国会在一场紧急会议中以66票赞成、4票反对的结果批准了组建战时内阁的决定,同时还以65票赞成、0票反对批准了新卫生部长的任命。内塔尼亚胡感谢了国会的信任,并表示所有党派都搁置了分歧和争议,将精诚合作让国家渡过难关。

战时内阁同时表态,战争期间国会和政府都不会通过任何与战争无关的法案,这意味着从今年年初开始的遭受民间强烈反对的司法改革将被暂时搁置,政府所有部级或以上官员的任期将自动顺延。

值得注意的是,内塔尼亚胡联合政府中的极右翼政党也都在新一届政府中留任,包括没有任何安全背景但是强行出任国家安全部长的极右翼代表格维尔。这种政治形态让位于专业性的人事任命很有可能直接导致了以色列的情报误判,所以这一届新政府也很可能只会存在几个月。一旦哈马斯力量被彻底控制且冲突不再扩大化,临时内阁也将迅速解散,并开启情报失误的追责,以色列政局将重新洗牌。

以军和哈马斯宣布在加沙南部临时停火5小时

内塔尼亚胡向所有的在野党发出邀请,并最终与团结党领导人甘茨一起成立战时联合政府

地面战的考验

7日凌晨遭受哈马斯攻击以后,以色列国防军花了不到48小时的时间完成了约30万预备役部队的集结。加上现役的12.6万名陆军部队,以色列已经做到了对加沙的海陆空立体式包围。

从11日开始,哈马斯下属的卡桑旅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下属的圣城旅仍然向以色列南部和中部发射了少量火箭弹,再次展示了与以色列誓死一搏的决心。卡桑旅宣称对加沙百公里以外的海法和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发射了火箭弹,造成当天特拉维夫的航班起降全部暂停。

完成集结的以色列国防军并没有第一时间开进加沙,持续四天围而不攻,而是继续采取空袭和定点清除来消耗哈马斯的有生力量。国防军这么做可能还有其他几方面的考量,包括尝试与哈马斯谈判解救人质,加沙内部的军事力量侦查还需要一些时间,以及预备役部队集结后还需完成其他准备工作等。

虽然以色列的军力远远在哈马斯之上,但是想要把哈马斯彻底消灭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以色列官方宣称已经消灭了2000名的哈马斯成员,但哈马斯有4万人,外加上其领导成员分布在卡塔尔、黎巴嫩等不同阿拉伯国家,单纯依靠一次军事行动很难做到彻底铲除。而且,加沙的哈马斯一直化整为零,与普通加沙人没有任何区别,进入加沙后以色列军可能有大量误伤,越进入后期越会让以色列和支持者承受巨大压力。开战理由虽然充分,以色列仍然需要遵守相关的国际法,而拜登政府虽然明确表达会全力以赴支持以色列,但同时也要求以色列国防军遵守战场规则。

不过,以军很难在完全遵守战场规则的情况下完成对哈马斯的剿灭,特别是考虑到哈马斯手上还有约150名人质。从已有的情报看,在加沙的哈马斯主要成员和人质很可能都躲藏在加沙地下约500公里长的地道内。即便把加沙夷为平地,也很难把他们都炸出来。以色列国防军不会轻易进入地道,最好的办法是用毒气把哈马斯武装人员逼出来,但是这也会造成人质的大量伤亡。所以,这次以色列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剿灭哈马斯的进程不会那么顺利。

虽然这对以色列全国上下都是一个重大考验,但是拜登明确将哈马斯比作“伊斯兰国”(IS)组织,某种程度上为以军提供了比以往更大的道德空间来进行本次军事行动。2016至2017年,美军领导的联合部队曾经在伊拉克摩苏尔和部分叙利亚地区清缴IS组织势力,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

以军和哈马斯宣布在加沙南部临时停火5小时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黎巴嫩和以色列临时边界紧张局势加剧 资料图片 环球网

中东国家“避战”

和美国围剿IS组织不同,加沙的220万居民在面对以色列的地毯式轰炸以及正在进行的搜捕时,却没有任何逃生的去处。他们唯一能去的地方只能是南部接壤的埃及,但是埃及政府已经明确表态,不会开放唯一的口岸拉法,人道救援物资可以过,但是人不能过。埃及虽然在第一时间就表明了对巴勒斯坦人的支持和对以色列攻击加沙的谴责,但即便是在美英都承诺将与埃及共同负担难民接收费用的情况下,埃及也绝不松口接收难民。

沙特、卡塔尔、伊朗、土耳其等中东国家都表达了对以色列的谴责,认为只有建立巴勒斯坦国才能解决冲突。但是,上述国家都没有也不大可能直接卷入这场冲突。

其他阿拉伯国家则大多自保为上,谴责的多,观望的更多,实际下场参与的几乎没有,除了北边的黎巴嫩真主党和叙利亚的部分反对派。以色列已经在北部边境加强了军力部署,并在近日挫败了真主党数次越境造杀伤的企图。目前来看,北方战事对以色列来说是无伤大局。

不过,需要引起以色列特别重视的是西方各国日益激烈的反犹主义情绪和大规模的示威活动。以阿拉伯人和穆斯林为主的亲巴勒斯坦团体开始密集在欧美的中心城区和大学校园组织活动声援哈马斯,抨击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采取的种族隔离措施,要求解放巴勒斯坦。

反犹一直是欧美社会的禁忌,任何冒头的单一反犹分子都会遭到欧美犹太社群的猛烈打压乃至“社死”,但是本轮冲突中对以色列的谴责已经蔚然成势,以色列和欧美的犹太力量也不可能完全压制。这可能是比其他阿拉伯国家下场支持哈马斯更让以色列担心的不利局面。

现在的内塔尼亚胡政府无疑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在他们认为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已经和他们建交,甚至与“头号”阿拉伯国家沙特邦交正常化都指日可待的时候,哈马斯给了他们当头棒击,也让他们明白巴勒斯坦建国仍然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靠战术性拖延阻止巴勒斯坦建国的做法,面临着巨大风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加沙可能在“24至48小时内”实现停火
据法新社3月3日报道,哈马斯一名高级官员3日对法新社记者说,如果以色列接受哈马斯在正进行的谈判中提出的条件,加沙可能在“24至48小时内”实现停火。报道称,这名哈马斯官员要求匿名
2024-03-04 16:55:00
以色列突然做出让步,新的转折点会出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的暂停距离加沙地带停火还非常遥远,但这已经是10月7日哈马斯与以色列爆发武装冲突以来以色列做出的最大让步,这是否预示着本轮巴以冲突转折点已经来临?战后的加沙南部又将何去何从?
2023-11-13 10:06:00
巴以双方首次达成停火共识,长期停火还会远吗?
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临时4天临时停火。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张磊 校对 吴兴发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六周后,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了为期4天的临时停火协议,双方将在此期间实施换囚,哈马斯
2023-11-23 09:24:00
...称,为了确保被扣押在加沙的50名妇女和儿童获释,以及哈马斯与以色列停火协议的顺利推进,美国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无人机将每天停飞6个小时。CNN上周早些时候称,哈马斯要求以色列
2023-11-23 09:56:00
布林肯九访中东,能推动哈以达成停火协议吗?
...来第九次中东之行。上周,在卡塔尔重启的停火谈判中,哈马斯方面缺席,谈判将于本周在埃及继续进行。在布林肯抵达几小时后,哈马斯对此访提出质疑,指责谈判受阻的背后是以色列在捣鬼,以
2024-08-20 14:34:00
...停火持乐观态度,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仍释放出双方存在较大分歧的信号。布林肯第9次访问中东,寻求推动停火根据安排,布林肯将于19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2024-08-19 17:49:00
...能够化解爆发全面、更广泛的地区战争的风险。7月31日,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暗杀,伊朗似乎即将对以色列采取报复行动。美国向中东派遣了军舰、潜艇和战机来保卫以色列。哈马斯
2024-08-15 21:34:00
终于,传来一个好消息
...一系列复杂的前提条件。1,从11月23日开始,停火四天,哈马斯释放50名还活着的以色列公民——儿童、母亲和其他妇女,每天至少释放10人。2,作为交换,以色列将释放150名被关
2023-11-23 08:13:00
突发!以军发动多轮空袭
...对巴勒斯坦人民的罪行。以军称针对拉法的袭击是为打击哈马斯高级成员当地时间27日凌晨,以军发布通告称,26日晚间以军战机在以国家安全局(辛贝特)支持下,对位于拉法西北部地区目标
2024-05-27 13:44: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近期,有中国游客在马尔代夫浮潜时不幸溺亡,令人痛心。驻马尔代夫大使馆郑重提醒来马中国游客,务必高度重视涉水安全,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025-11-04 09:05:00
中国网11月4日讯据“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有中国游客在马尔代夫浮潜时不幸溺亡,令人痛心。驻马尔代夫大使馆郑重提醒来马中国游客
2025-11-04 04:24:00
中国网11月3日讯 在11月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据了解,中方已经同意恢复中国公民赴加拿大团队游。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2025-11-04 04:24:00
中国网11月3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将于11月10日至1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25-11-04 04:24:00
福州新闻网11月3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宋亦敏)记者3日从中国东航处了解到,为落实东航集团与福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东航将于2025年12月6日起开通长春—福州—吉隆坡往返航线
2025-11-03 18:53:00
1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问:中方对有关国家的单方面免签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该政策是否会延期?答: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03 21:12:00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阿富汗当地时间3日0时58分(北京时间3日4时28分),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胡勒姆西南35公里处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来源 新华社编辑
2025-11-03 13:22:00
商务部:推动尽快恢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1月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韩国庆州会见韩国产业通商部长官金正官。双方就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5-11-03 06:52:00
王文涛部长会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
中国网11月2日讯10月30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韩国庆州会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双方就中日经贸关系等交换意见。王文涛表示
2025-11-03 06:52:00
英国火车袭击案嫌疑人身份公布 警方称暂无恐袭迹象
△事发现场附近当地时间11月2日,英国警方在剑桥郡亨廷登举行发布会,通报此前在火车上发生的持刀行凶事件的相关情况。英国警方表示
2025-11-03 01:55:00
伊朗总统:伊朗将重建核设施 但不寻求制造核武器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资料图)当地时间11月2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前往伊朗原子能组织,并同核工业高级管理人员举行会议
2025-11-03 00:53:00
根据俄罗斯法律门户网站11月1日发布的信息,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舒斯京于10月30日签署决议,将乌克兰总理斯维里登科、财政部长马尔琴科
2025-11-02 15:00:00
10月31日,全球华人华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中心在千年古邑闽清揭牌。
2025-11-01 17:48:00
海外网10月31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10月30日报道,因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路易斯安那州五分之一的居民正因援助断供而面临饥饿
2025-10-31 17:14:00
韩国现一中高中男排访问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冯小伟)2025年10月29——30日,韩国现一中高中男排访问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并举行了友谊赛
2025-10-31 13: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