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院校研究应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01 05: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张晓报

对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而言,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支撑。作为“以单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特定院校的特定问题”的高等教育研究范式,院校研究在推进高校改革、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中具有相当价值。

然而,当前院校研究或由高校的发展规划部门实施,或由高校的教育学科组织(如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高教所等)负责,其研究内容较为单一。这种封闭式的操作方式制约了其价值的充分发挥,亟待转为开放式的院校研究。

高校高质量发展需院校研究提供支撑

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高校在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其背后一般都有一流高等教育和高校体系作为支撑。当前,我国之所以面临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表面上看是科技水平问题,根本上则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可以说,高校的高质量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我国能否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的现实与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以高校的根本职能——人才培养为例,当前不少国内高校在培养的理念、模式和机制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不小差距,在培养质量上还无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分、有力的人才支撑。以往我们总是关注科研差距,殊不知,人才培养亦是我国高校的短板。

在其背后,固然有办学经费不够充裕、师资力量不够雄厚、设施设备不够先进等硬件原因,但亦与一些高校高质量谋划不足、粗放式办学有关。

院校研究主要以本校为研究对象,其宗旨是“为高校提供有关的信息咨询,以改善学校管理,为高校政策的制定出谋划策”,根本目的和指向在于研究和解决本校问题、推进和改进本校工作。

例如,跨学科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方向。然而,当我国某些高校还在推进单列、专项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形式时,美国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已在将学科专业教育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相融合,突出表现为学科专业教育具有浓厚的跨学科色彩,跨学科人才培养也借助于学科专业教育实施。

我国高校要利用后发优势,在更高水平上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无疑需要研究国际高等教育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由于我国高校具有不同的体制机制,不可能照搬美国模式,而如何充分结合自身情况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亦需深度研究。

从历史经验看,一些高校的改革之所以卓有成效,原因就在于做了扎实的基础研究工作。例如,北京大学为了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对其基础理论、实践方式与域外经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该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封闭式院校研究的多种弊端

从目前来看,封闭式院校研究存在着诸多弊端。

首先,片面的研究内容无法为高校改革与发展提供全面支撑。高校发展涉及多个方面,从管理工作到学术工作,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从战略到战术,从宏观到微观,从软件到硬件都需要研究和谋划。然而,侧重于数据分析、绩效评估、学科评估等内容的院校研究不仅覆盖内容狭窄,而且往往沦为单纯的技术性工作,无法在高校的整体改革与事业发展中担负起全面收集信息、分析问题与提供咨询的职能。

至于给校领导写讲稿、写文章之类的院校研究,更沦为了“秘书班子”,失去了其原有特征。

其次,正如前文所说,目前院校研究主要由高校的发展规划部门或教育学科组织负责。这两大组织及其人员知识与经验的局限性,可能导致院校研究的质量不佳。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高校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其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不仅范围大、涉及面广,而且复杂多样、形式多变。但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看,单个组织与学者的个体智慧是有限的,对于超越自身知识、经验与视野的内容往往缺乏判断力,所能看到的发展矛盾与问题、所能想到的发展举措与手段也往往有限。

相对于封闭式院校研究,开放式的院校研究由于可以让更多组织和人员,尤其是相关组织与人员参与进来,便可以运用集体智慧,在最大程度上弥补两大组织及其人员的局限性,切实提升院校研究的质量。

最后,院校研究工作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将使相关组织人员不堪重负。在高校体系中,教育学科组织除了承担院校的研究任务以外,其学科组织而非行政组织的属性,决定了它们往往需要承担教学与科研职能。而在当前高校评价与教师评价压力增加的时代,教育学科组织及其人员面临的科研压力亦随之增加。同时,随着高校规模扩大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凸显,高校及其各职能部门对院校研究的需求愈加迫切。

然而,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组织的规模一般较小,根本无力负担大面积、长期性的院校研究。即使是体量较大的师范院校教育学科组织,其人员要处理好本校的院校研究与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之间的平衡,也是一个巨大挑战。而对于发展规划部门而言,要对涉及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全部问题进行研究,在时间和精力上亦不现实,而且该部门人员往往缺乏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在分析问题和提供咨询方案上常常很吃力。

院校研究必须走开放式道路

为助推高校高质量发展,院校研究应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组织与人员三个方面的开放上。其中,研究内容的开放性是前提。唯有实现研究面向的开放性,才能实现研究主体的开放性。

一是面向发展全体。高校任何领域与事业的发展都具有专业化特征,不能单纯依靠过往经验,更不能凭空摸索,而是要以研究为基础。这意味着院校研究要面向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改革与发展的全部内容,切实分析其本身高质量发展及相关支撑条件的现状,并拿出有效和有力的解决方案。

比如,主辅修制度在我国已实施多年,但在某些高校却仍未完全建立。即便实施相关制度的高校,也面临学生上课时间冲突、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无疑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当然,这么说并非倡导平均用力。相反,院校研究要结合本校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二是面向全体组织。院校研究并不仅仅是发展规划部门和教育学科组织的职责,更不是它们的专利。开放的院校研究是面向全校所有组织的,这意味着它们既要结合自身工作,承担一定的研究职责,并做到实践与研究高度结合、相互促进;也拥有参与院校研究的权利,可以此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方面,这些组织不仅可以主动命题,向学校提出相关需求,也可以(也应该)结合自身职责、实践以及自身优势,主动承接学校发布的院校研究任务。

三是面向全体人员。院校研究内容的全面性决定了研究主体的全员性,而组织的参与也必然由具体人员落实。这意味着凡是对高校某项工作有体会、有想法的人都可以申报。它既可以由全体人员就学校发展目标或某一改革发展问题自主命题进行申报,也可以在学校发布的研究选题范围内提出申请。

学校及相关部门需要做的是对申请人在某领域的事务经验与研究能力、课题设计的质量与水平进行评估。此外,高校也可以推进有组织的院校研究,根据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全校组建跨部门、跨院系的研究团队。

总之,开放式的院校研究超越了个别内容、个别组织与个别成员,从独立部门或院系的专项工作变成了高校全体组织与人员的系统行为。要做到这点,最根本的是高校校级层面要具有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意识,真想从院校研究中寻找推进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智慧。它不应是给予教职工群体的“福利”,也不应是为了丰富高校课题类型所做的“点缀”。需要说明的是,这样说并非否认发展规划部门和教育学科组织的作用。相反,它们除了作为独立的承担者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承担院校研究组织者与合作方的角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销开放式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相比于封闭式产品,开放式产品在申购、赎回、资金适时到账方面都具有优势。大额存单越来越难买了 与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的冷清场面相反的是
2023-01-20 23:52:00
晨星中国2024公募基金年度成绩单出炉 工银瑞信旗下50只产品居同类前10%
...近一年、近三年分别居同类2/1078、1/707,同类基金指中国封闭式基金-积极债券;工银添福债券A近一年居同类13/1078
2025-01-10 18:44:00
...他认为,开放式创新是艾恩德霍芬智慧港成功的秘诀。“封闭式创新意味着重复开发、低效和高昂的价格,而开放式创新提倡与外界合作共享、共同成长,你可以做得更省、更快、更好。”他解释说
2023-01-09 09:17:00
构建面向全体学生自我发展的开放式课堂
...地听了不少课,发现很多课堂呈现出来的都是一种“自我封闭式教学”状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几乎没有得到体现,教师累、学生苦,教学效率低。教师的“自我封闭式教学
2023-08-18 09:07:00
中秋国庆“特供”产品难觅 银行、理财公司“转战”常规理财营销
...高,银行及理财公司也会借此机会宣传理财产品。而相比封闭式理财产品,开放式理财产品灵活性更高,且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稳定性也比较高,更适合稳健型投资者购买。对于投资者在中秋节、国庆
2023-09-25 19:37:00
理财又“香”了 收益回升 产品募集上限跟涨
...品为主。业内人士表示,定期开放式产品结合了开放式、封闭式产品的优点,兼顾了流动性和收益性,所以受到稳健型投资者青睐。随着产品存续期拉长,投资者数量及募集资金在不断增长,理财公
2024-03-16 20:13:00
保时捷推出vision357speedster
...度节30周年推出了Vision357Speedster。这款开放式电动跑车是封闭式Vision357的姊妹车型,保时捷以它开启了75周年纪念
2023-07-16 21:54:00
收益率企稳回升  多只理财产品上调募集规模上限
...产品多为开放式固收类产品。 “定期开放式产品结合了封闭式产品投资期限长的优势和开放式产品灵活性的特点,便于理财公司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灵活调整投资组合以及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2024-03-26 18:57:00
开放式厨房与封闭式厨房的区别
...经常会看到外国人的厨房是开放式设计,中国的厨房则是封闭式。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开放式厨房,没有了隔断,厨房空间的光线好了,也没有了局促感,是现代家居设计中比较
2023-09-03 20:49: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大师课”助力美育新征程 “于海工作室” 落户济南稼轩学校
3月29日下午,济南稼轩学校综合楼音乐厅内气氛热烈,“于海工作室”成立暨稼轩管乐团揭牌仪式在此举行。本次活动以“乐韵启航 美育未来”为主题
2025-04-01 18:46:00
家校共育开新篇 初高衔接启征程 东营市实验中学2023级35班走进东营市二中
为深化家校共育,搭建初高中衔接桥梁,近日,东营市实验中学2023级35班师生及家长共同走进东营市二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探索之旅
2025-04-01 19:46:00
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大赵分园开展 “安全相伴,护‘幼’成长”主题活动
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切实提升幼儿安全素养,杜绝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大赵分园开展了“安全相伴
2025-04-01 19:50:00
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北岭分园开展 “趣探春日,寻绿之行”活动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为了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3月31日,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北岭分园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找春天”踏青活动
2025-04-01 19:51:00
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教师姜春彦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争分夺秒间,彰显师者担当;生死攸关处,尽显专业素养。3月19日下午,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课间时分,一名学生突然呼吸骤停
2025-04-01 19:55:00
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开展“春日暖阳 运动正当时”春季户外体育活动
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正是孩子们亲近自然、强身健体的好时节。为了抓住这美好的春日时光,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
2025-04-01 19:55:00
垦利区学前教育教研联盟二组举办专题教研活动
大众网记者 商永恒 东营报道3月31日,东营市垦利区学前教育教研联盟二组在第三实验幼儿园举办“绘本教学游戏化实施策略”专题研讨活动
2025-04-01 19:56: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初春的安师大附属肥东实验学校迎来双重盛事:在“国培计划2024”河北省110名卓越体育教师跨省访学交流之际
2025-04-01 14:55:00
全胜!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女子篮球队加冕CUBAL东北赛区冠军
3月30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CUBAL)东北赛区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收官。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女子篮球队以五战全胜的骄人战绩强势问鼎
2025-04-01 17:03:00
烟台理工学院特殊食品与健康产业学院,获批!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公布了2024年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烟台理工学院特殊食品与健康产业学院成功获批。学院紧密围绕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山东省“特殊食品专项攻关计划”
2025-04-01 17:03:00
河北涞水:“地面游戏”进校园 多彩课间乐翻天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现在每节课间都能玩到新花样!跳格子能学加减法,地面飞行棋教防溺水知识,闯关游戏也很有乐趣!”涞水县第二小学学生赵琳赫说
2025-04-01 17:20:00
郑州工商学院:创新“艺术+红色”育人模式 打造沉浸式思政实践育人新样板
大河网讯 作为河南省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郑州工商学院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路径,通过构建“艺术浸润+红色传承+实践育人”三维联动体系
2025-04-01 14:30:00
“创新之火” 薪火相传!青大附中第十七届科技节暨第十届创客嘉年华逐光前行
大众网记者 张玉 曲顺 青岛报道哪吒、悟空为何与宇树人形机器人同台?钻木取火、火炬传递又引出了哪些神奇的化学实验?3月28日上午
2025-04-01 14:41:00
中国共产党河南护理职业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大河网讯 3月30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河南护理职业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3月30日下午,大会召开预备会议和主席团第一次会议
2025-04-01 14:30:00
郑州工商学院:“五位一体”协同发力,打造高质量就业新生态
大河网讯 郑州工商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更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创新实施“五位一体”就业工程,构建起“机制优化、指导强化
2025-04-01 1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