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德宏团结报
“查一下配种档案,这头牛应该就在近几天分娩了。”
“这头牛有攻击人的苗头,平时要注意防范,为安全考虑,建议出售宰杀。”
“引进肉牛需重视布病。”
“这个堆粪间必须装围栏,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
这是今年州农业农村局开展科技人才“进村下田”行动以来,由州畜牧站、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州动物监督所的9名专技人员组成的“进村下田”芒市服务团畜牧组服务芒市肉牛产业发展时提的建议。畜牧组从动物环境、繁殖与育种、饲料与营养、疾病防治、市场经济等方面为切入点,以培育养牛示范村、示范基地、示范主体为落脚点,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遵循,深入农村、企业及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着力补齐牛产业发展短板,打通畜牧科技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针对肉牛养殖场普遍存在的前期犊牛群出现的生长缓慢、脱毛等问题,畜牧组专家综合发病犊牛的临床症状及未进行驱虫等信息,诊断该情况是由体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及时指导养殖户选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进行驱虫;针对当前国内部分地区布病形势严峻的情况,专家提醒养殖户向州外引进牛时要注重布病防控;针对养殖场不重视犊牛饲养管理的情况,专家强调要实行早期补饲,由少到多逐渐添加青贮饲料,合理搭配投喂优质干草;针对有养殖户对活牛调运需办理手续不清楚的问题,专家还就动物标识和调运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讲解。
尤其针对目前肉牛市场行情低迷,专家建议养殖场要充分利用地方农作物秸秆饲料资源优势,降低饲料日粮成本;趁行情低迷,调整牛群结构,精简核心牛群;自主培育与适当引进优势品种相结合,丰富牛群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
自开展“进村下田”服务行动以来,畜牧组走进德宏盈瑞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芒市任远蛋鸡养殖场、芒市邵加家庭农场、勐戛镇芒丙奶水牛养殖小区、芒市华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勐戛镇团箐村、芒市镇上东村、轩岗乡芒棒村等企业和养殖重点村寨,从肉牛生产的选址建设、品种选择、杂交改良、高效繁育、疫病防控、生产销售、安全生产等全过程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累计服务92批次,出动科技人员358人次。为提升乡土人才技能水平,畜牧组还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通过专家现场讲座、发放技术资料、实地答疑解惑等形式,不断更新乡土人才思想观念、促使技能提升,现已累计召开乡土人才理论培训3期、实操培训2期,涌现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肉牛养殖大户、经营能人。为解决新品种培育、基因组选育等高深技术难题,特别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张毅教授团队、俞英教授团队、吉林农业大学丁赫博士团队、云南大学陈善元教授团队、云南农业大学毛华明教授团队等8批次31人次到我州现场指导。我州新品种培育、基因组选育等关键技术研究正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畜牧组已为35个(次)养殖重点村寨、56个(次)企业、120余个(次)规模养殖场、50余个(次)企业负责人、500余名(次)养殖技术员提供技术指导,解决问题600余个。初步建成了德宏盈瑞等稿瘤牛纯繁场、南相章优质肉牛育肥场、邵加家庭农场、芒丙奶水牛养殖小区、勐戛大新寨肉牛养殖村等一批养牛示范村、示范基地、示范主体。
下一步,畜牧组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人才赋能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持续服务好牛产业,助力芒市牛产业健康发展。(州农业农村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