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港澳频道
人民网香港6月21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理工大学20日召开记者会公布,理大科研团队发现两种治疗超级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新方案,显示出良好疗效和临床应用潜力。
据介绍,2017年,由理大微生物学讲座教授、化学生物学及药物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及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系主任陈声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病原体“肺炎克雷伯菌”的新变异株,具多重耐药性和超强毒力,人体受到感染后可能无法治愈,死亡率高达25%至45%。

由香港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讲座教授陈声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两种治疗超级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新方案。香港理工大学供图
陈声当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团队深入研究数年,破解了“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机制,并在设计疗法上取得突破。“具体而言,病原体入侵宿主后,会触发‘细胞激素风暴’的信号途径,诱导病人激发不受控制的免疫细胞反应,最终引发致命感染性休克。”
团队实验发现,抑制“细胞激素风暴”的爆发,可显著降低感染者死亡率。陈声介绍,研究实验证明,“乙醯水杨酸”类免疫抑制剂(即广泛用于纾缓轻至中度疼痛和炎症,俗称“阿斯匹林”的成药)可有效抑制“细胞激素风暴”爆发,显著降低感染患者死亡率。
此外,研究团队又在另一个独立相关研究中,成功从市面已研发的药物筛选了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再配合抗生素使用,可成功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这两种药物也可与“乙醯水杨酸”共用,令病人不必经过漫长新药开发和审批周期,可更快受惠。
陈声表示,很高兴在发现“肺炎克雷伯菌”新变异株仅仅5年后,就同时找出两种具潜力治疗方案,既可单独也能混合应用,以化解病原体的威胁。“让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不但可减低感染死亡率,也减少病原体传播。研究成果会在临床验证,相信最终将惠及病人,显著降低‘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死亡率。”
据了解,有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自然》旗下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以及《Journal of Infection》。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