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深夜,他们给地铁轨道做“B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5 05: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张周楠

11日23时06分,南通轨道交通一号线最后一班列车在平潮终点站稳稳停靠。乘客散去,车内灯光渐暗,预示一天工作的完结。但对于轨道探伤工班来说,今日工作才刚刚开始。

探伤工班的工作,是在每日列车停运后,利用钢轨母材探伤仪探查轨道内外结构是否完好,保障地铁每日安全运行。“通俗地说,就是给铁轨做‘B超’。”工班成员肖路路匆匆吃了几个饺子,就与4名工友开始更换工服、清点设备,分配今日工作任务。

0点整,记者戴上头盔,随工班成员准时进入轨道内部开始探查作业,4名成员两两负责一侧轨道,一人负责统一记录。寂静的轨道上,只有机器探测时发出的“嘀嘀嘟嘟”声音,在空旷的隧道里响起阵阵回音。

探伤仪虽然有滑轮辅助,但本身重量近60斤,而且操作时只能侧身推行,因此每过一段,工班成员都会做一次轮换。乘着轮换间隙,记者上前尝试操作,只几分钟就感觉腰酸背痛。“我们第一次使用这个机器,回去之后哪儿都疼,现在已经练出‘钢筋铁骨’了。”肖路路轻松接过探伤仪,开始新一段铁轨的检测。

“滴……”一阵尖锐的警报打乱探测的正常进度。“0401第三根铆钉附近发现异常。”工班成员刘文斌反复探测后,呼叫了进行记录作业的肖路路。“这个位置我知道,上一轮检测这里已经检修完毕。”肖路路和他的团队以一个月为周期反复检测,哪里有问题,哪里做过替换,他都烂熟于心。

说着,他翻开上一轮检修记录,果然查到在同样的地方记录“消除隐患”标识。仔细翻阅检修记录册,大到一根轨道何时何人发现问题,维修完毕,小到带来的一张无纺布用在哪里、是否回收,都一一记录。“关系公共交通安全,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默契合作,老练操作,5人团队的工班虽然话不多,但手里的活却干得飞快。“我们班组共负责40公里,分解到每周,最少需要完成15到18公里的全面检查,每天来回一站路距离是最基础的。”工班工作还未过半,记者已经有些跟不上他们的步伐,而工班5人额头上已经冒出汗珠。

凌晨3点,在终点站的菱形道岔口,探伤工班完成了安排中的检测任务,再次确认了一遍数据和装备无误后,5人在休息室内终于喝上了一口水。今天他们的工作算是提前完成,比起平时收工早一个多小时。“每天都是伴着鸟叫和朝阳回家,一般人可享受不到。”肖路路打趣地说。

“快过年了,你们有什么打算吗?”记者询问。“当然是回家过个好年。”肖路路说,去年由于各种情况,许多外地工友们都选择坚守岗位,没有回家过年。“今年虽然也只能回家两三天,但能回去一趟就是最好的了。”

出站口处,刚布置上的火红灯笼与喜庆的窗花,为寒夜增添不少喜气。“接下来,我们的工作还加上探测即将开通的轨道交通二号线,希望我们能用脚走过南通轨道交通的每一米铁轨,保障好列车安全运行第一关。”肖路路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京地铁将用机器人“探伤”列车焊缝,作业周期可缩短一周
...焊缝,作业周期缩短一周记者了解到,由于列车运行时与轨道接触会产生振动,转向架构架焊缝容易出现肉眼不易发现的疲劳裂纹。当前,房山线电动列车转向架构架探伤工作需要将构架拆解后运输
2024-04-12 13:44:00
4月8日下午,在位于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的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测试基地里,西安地铁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企业工程师及交大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们一起,正在对工电隧巡检机器人进行测
2024-04-10 07:49:00
...自:人民网-湖南频道“双节”期间,长沙地铁1号线北延轨道项目200余名建设者们仍然坚守岗位,在湖湘大地上卷起施工热潮,以辛勤劳动献礼中秋、国庆。9月30日,中建五局参建的长沙
2023-10-04 13:05:00
高质量推动智慧城轨建设 成都轨道集团揽下七项大奖
...协会2023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交流大会上,成都轨道集团一次性揽下七项大奖,包含四项技术创新一等奖、两项技术创新二等奖和一项优秀组织单位奖。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交
2023-07-10 12:25:00
“劳动者风采”——杨海滨:“地铁卫士”护“宁”出行
...班长。18年来,杨海滨长期扎根维保一线,从一名普通的轨道巡检员,成长为技术骨干和团队带头人。杨海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工匠”等荣誉称号。匠
2023-05-05 17:16:00
...言,却是意外之喜。惊喜背后,是武汉这座城市坚持发展轨道交通的坚毅和情怀。地铁“分分钟”,三镇路路通。如果说67年前的武汉长江大桥连接起了武汉三镇,令“天堑变通途”,那么67年
2024-03-23 21:50:00
高温下的钢轨“医生”:步行50余公里  护航列车通途
...)夏日的东海之滨,酷热难当。趁着夜色,浙江台州畅行轨道钢轨探伤员徐健淞推着探伤仪,结合手工检查给台州市域铁路S1线钢轨进行“体检”。从线路的起始站一路步行至终点站,每隔25米
2023-08-14 18:32:00
...她从未出现过错探、漏探。今年46岁的王丽萍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长客”)质量保证部转向架质控室探伤质检组组长,目前的工作对象是CR400BF智能型动车组。
2023-03-08 09:45:00
...事电力电子技术、智能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研究。 轨道交通是宝鸡市重点产业链之一,2017年,张文娟在宝鸡工务段调研过程中发现,铁路工人探伤用的还是单轨手持式探伤仪,既笨重效
2023-06-05 14: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