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02 17:5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 (欧阳易佳)“三北工程是我国启动实施的第一个大型生态建设工程,至今已经实施了45年。”国家林草局三北局副局长岳太青在近日介绍举办的国家林草局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说,“经过几代人近半个世纪的接续奋斗,已顺利完成了前五期的建设任务。”

岳太青表示,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2021年至2030年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将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坚持系统治理和科学治沙,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 生态建设工程成效显著

三北工程地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万里“绿色长城”。

岳太青介绍,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在遏制风沙危害、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牧场上取得重大成就。

“首先风沙危害得到基本遏制,因地制宜采取造林种草、封育飞播、封禁保护等措施,累计治理沙化土地面积5亿亩,工程区4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得到初步治理。重点治理的毛乌素、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科尔沁等四大沙地生态状况得到整体改善。”岳太青介绍,水土流失也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实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按山系、分流域规模推进、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亿亩,工程区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林草植被覆盖度达59%以上,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

岳太青表示,农田牧场得到了有效庇护。坚持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带片网结合,人工干预和封禁保护结合,在华北、东北等粮食主产区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带),有效庇护农田4.5亿亩,为促进粮食稳产高产和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绿色惠民富民成效卓著,也锻造铸就了“三北精神”。

岳太青表示,坚持生态治理与改善民生协同推进,在黄土高原、燕山山地、新疆绿洲等地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果产业基地,工程区经济林干鲜果品年产量从不足200万吨提高到4800万吨,1500多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稳定脱贫,重点地区涉林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50%以上。部分沙区转变发展思路,变沙为宝,大力发展中药材、优质牧草等沙产业,走出了一条治沙又致富的双赢路。

“近半个世纪以来,三北地区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坚持不懈防沙治沙,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涌现了一批造林治沙英雄、时代楷模,培育了河北塞罕坝林场、山西右玉、陕西延安、新疆柯柯牙等一批绿色治理典型。”岳太青介绍说,这些将成为新时代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巩固三北工程建设成果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而且荒漠化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高度耦合。荒漠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害,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构成挑战。

岳太青介绍,三北工程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从总体上看,三北工程区生态依然脆弱,林草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系统性保护修复不足,成果巩固难等问题尤其突出。

“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6个强风蚀区、34个风沙口、3条主要沙尘暴路径区和84%的沙化土地、73%的水土流失面积集中分布在三北工程区。加之,森林质量不高,老化退化林占比高,防护效益低下;造林密度偏大,树种结构单一,混交林占比低,科学绿化亟待加强;工程建设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投资标准不能满足造林实际需求等等。推进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亟需加强政策协调,健全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撑体系,切实解决用钱、用水、用地等问题。”岳太青说。

岳太青认为,应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坚持系统治理和科学治沙,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持续巩固工程建设成果,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岳太青表示,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将聚焦防沙治沙主攻方向,做好重点工作。

“坚持系统治理和科学治沙。强化系统治理,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发展,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强化联防联治,打破行政界限,布局一批跨区域的防沙治沙重点项目,实行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统筹治理。”岳太青强调,要强化部门协同,优化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建设农田防护林,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合力推进工程建设。

岳太青表示,将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一是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等为重点,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光伏治沙,减轻沙患、盐患等生态危害,为黄河“几字弯”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支撑。二是打好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通过科学部署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现区域内可治理沙化土地的全覆盖,稳步提升林草植被盖度,“斩断”影响京津冀地区的风沙源,构筑起黑土地保护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生态屏障。三是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加强重点风沙口治理和跨境沙源地的治理,突出抓好绿洲外围和沙漠边缘防风固沙林草带的建设,确保沙源不扩散。

岳太青介绍,将持续巩固工程建设成果,首先加大封禁保护力度,在风沙源区依法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从源头上减少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其次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开展退化林草修复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再次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全面保护和休养生息,严格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保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最后开展林草湿荒资源综合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破坏行为。

“近期,我们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基本完成了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目前正在征求有关部门和省份的意见。同时,抓紧编制三北工程六期规划,正在对接各省区,调度规划任务、重点项目,同步编制三大标志性战役实施方案,确保六期规划任务可落地实施、可考核评价,确保到2030年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岳太青补充说。(实习生陈瑾对本文亦有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2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决战“三北”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前,已完成造林种草约4000万亩,加快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新时代“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是重中之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这里正在以日均治沙1
2024-06-07 08:51:00
...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也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甘南州出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26个,颁布《甘南州生态保护条例》《甘南州洮
2024-12-06 23:05:00
...溉浇水,拉水车来回穿梭,一幅追青逐绿、绘就绿色生态屏障的和谐画卷映入眼帘。今年46岁的梁喜梅告诉记者,之前田佛山光秃秃的一片,没有任何植被,去年实施绿化造林后,最明显的感受就
2024-04-05 00:26:0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科学防沙治沙 筑牢美丽中国绿色屏障
...治理,防沙治沙取得巨大成就,进一步筑牢美丽中国绿色屏障。从高空俯瞰,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也是防沙治沙的重点标志性工程——“三北”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在横跨我国北方400多万平方
2023-08-12 12:06: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驱车驶入库布其沙漠,只见上百台推土机在沙地上来回穿梭,推沙开路、平沙整地,方便光伏板安装。不久的将来,这片漫漫沙海将变身为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洋”
2024-06-07 15:24:00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座座水利工程与江河湖泊交织成网。2022年以来,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连续3年超1万亿元,今年前5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089.7亿
2025-07-09 12:15:00
筑牢绿色屏障 专注绿色发展(美丽中国)
...年努力,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筑起了一道生态安全屏障。戈壁荒漠变身生态绿洲的同时,绿化事业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盛夏时节,新疆阿克苏市。驱车沿着柯柯牙路北上,只见宽阔的道路
2023-07-05 06:07:00
山水之间  向美而变
...态为民,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山水林田相融,筑牢安全屏障洋峪河发源于秦岭山脉月牙山北坡,流经蓝田县焦岱镇,滋养两岸田地、养育当地百姓。4月25日,记者站在蓝田县焦岱镇东光村的石
2024-05-07 10:59:00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青海重点项目正式开工
...对深入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筑牢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图为开工仪式现场。李江宁 摄青海共和盆地位于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曾经,这片区域
2023-09-29 10: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